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音乐分析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集大成
在沿袭海顿、莫扎特等人钢琴奏鸣曲基础之上
同时也初步显露出贝多芬个性
——英雄性、史诗性。
各个乐章的曲式:
第一乐章是带有慢速引子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是五部回旋曲式
基本图示结构是:A-B-A-C-A
那么在分析回旋曲式的时候
实际上只需要分别三个部分即可
第一就是反复循环再现的主部主题A
第二就是第一次出现的新的主题材料插部一B
第三即插部二C
(当然,有时候主部会有变化,或者还有更多插部主题等等)
主部主题A
主部主题旋律线条很清晰
两个对比关系的ab乐句构成,4+4的结构。
第一句a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两小节的乐节结构
第一乐节主要音是C-降B-降E的下二度上四度的进行。
第二乐节其实也是从C开始上行运动到降B最后下降五度到降E
第二乐节相当于是第一乐节的稍加变奏发展。
调性是降A大调
a乐句这里的和声进行比较简洁
依次是:T-D2-T6-D6-D56-T-D6-TSVI-DD34-D
b乐句四小节不能划分乐节结构
实际运动内核来自于a句第二乐节中的下行五度大跳 降b-降e。
b句旋律主体就是一小节一个五度大跳
并且依次往下模进发展
f-降b;降e-还原a;d-g;
最后一小节二度下行解决结束乐段。
b乐句和声依次是:DVII34-D2-T6-D7/SIISII-D7-T.
主部主题初次呈示结束后
紧接一次主部A的变奏发展
织体更流动一些
其余一致
插部一B
B段的结构是一乐句乐段c。
主体结构是七小节,
其后两小节是和声的补充终止,
最后三个小节便于进入主部形成连接。
插部的调性最初是由f小调进入,
其后转为降E大调。
和声分析如下:
f小调D(写t不太好)-D6-t-D34-t6(作为中介和弦变为降E大调SII6)-D7-D7/TSVI-TSVI-SII56-K46-D7-T-D7-T.
由和声来看,可看出,
前七小节是一个整体连贯发展而来,
其后两小节为和声补充终止。
其后是主部A的第一次再现
与之前无异
仅仅变成一个乐段
而非最初的乐段+乐段反复。
插部二C
调性由降A大调转为同主音小调降a小调
后转E大调最后回归主调降A大调
主体结构为4+4 d+d'
其后有三小节补充性终止与三小节连接过渡。
d乐句四小节能够继续细分为2+2的两个同质乐节结构,
并且在左手低音区可见一条向下运动的旋律
与插部一中的补充部分有同工之妙。
d乐句的和声是:t-D34-t-D.
d'乐句与d乐句同头进入
但其后调性作远关系转调
从降a小调转为E大调
中介和弦可以用原调t(降a-降c-降e)作等音变换为(#g-b-#d)
即E大调的DTIII完成调性变化
和声分析依次是:
降a小调t(变为E大调DTIII)-D2-T6-D34/D-K46-D7-T.
补充三小节的和声为:T-D34-T.
连接过渡起到完成调性变迁作用
以E大调的T(e-#g-b)作等音变换为(降f-降a-降c)
即降A大调的降六级。
连接过渡的和声依次是:
E大调T(变为降A大调降VI)-DVII56/D-DVII56/D-降五音SII34-D7.
主部第二次再现
将中声部织体延续插部二的伴奏风格——三连音贯穿。
其余与最初主部无异
结束后又移高八度反复演奏一遍。
Coda为7小节
和声主要由属和声导向主和声
趋向平稳
最终结束全曲。
最后总结:所有乐段排列出来可见
AAB连接三小节AC连接三小节AA尾声。
那么
可见主部第一次再现结构减小的意义
以主部第一次再现为轴对称展开排布。
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这个曲式很容易混淆成为减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但并不适合,理由是
假若是复三部曲式,那么中部结构是C
而中部C与主部之间的对比太大
主部再现单三部曲式
中部单一部曲式,结构失衡
所以
做成五部分均衡展开的回旋曲式更恰当
也更符合曲式的美感!
在沿袭海顿、莫扎特等人钢琴奏鸣曲基础之上
同时也初步显露出贝多芬个性
——英雄性、史诗性。
各个乐章的曲式:
第一乐章是带有慢速引子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是五部回旋曲式
基本图示结构是:A-B-A-C-A
那么在分析回旋曲式的时候
实际上只需要分别三个部分即可
第一就是反复循环再现的主部主题A
第二就是第一次出现的新的主题材料插部一B
第三即插部二C
(当然,有时候主部会有变化,或者还有更多插部主题等等)
主部主题A
主部主题旋律线条很清晰
两个对比关系的ab乐句构成,4+4的结构。
第一句a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两小节的乐节结构
第一乐节主要音是C-降B-降E的下二度上四度的进行。
第二乐节其实也是从C开始上行运动到降B最后下降五度到降E
第二乐节相当于是第一乐节的稍加变奏发展。
调性是降A大调
a乐句这里的和声进行比较简洁
依次是:T-D2-T6-D6-D56-T-D6-TSVI-DD34-D
b乐句四小节不能划分乐节结构
实际运动内核来自于a句第二乐节中的下行五度大跳 降b-降e。
b句旋律主体就是一小节一个五度大跳
并且依次往下模进发展
f-降b;降e-还原a;d-g;
最后一小节二度下行解决结束乐段。
b乐句和声依次是:DVII34-D2-T6-D7/SIISII-D7-T.
主部主题初次呈示结束后
紧接一次主部A的变奏发展
织体更流动一些
其余一致
插部一B
B段的结构是一乐句乐段c。
主体结构是七小节,
其后两小节是和声的补充终止,
最后三个小节便于进入主部形成连接。
插部的调性最初是由f小调进入,
其后转为降E大调。
和声分析如下:
f小调D(写t不太好)-D6-t-D34-t6(作为中介和弦变为降E大调SII6)-D7-D7/TSVI-TSVI-SII56-K46-D7-T-D7-T.
由和声来看,可看出,
前七小节是一个整体连贯发展而来,
其后两小节为和声补充终止。
其后是主部A的第一次再现
与之前无异
仅仅变成一个乐段
而非最初的乐段+乐段反复。
插部二C
调性由降A大调转为同主音小调降a小调
后转E大调最后回归主调降A大调
主体结构为4+4 d+d'
其后有三小节补充性终止与三小节连接过渡。
d乐句四小节能够继续细分为2+2的两个同质乐节结构,
并且在左手低音区可见一条向下运动的旋律
与插部一中的补充部分有同工之妙。
d乐句的和声是:t-D34-t-D.
d'乐句与d乐句同头进入
但其后调性作远关系转调
从降a小调转为E大调
中介和弦可以用原调t(降a-降c-降e)作等音变换为(#g-b-#d)
即E大调的DTIII完成调性变化
和声分析依次是:
降a小调t(变为E大调DTIII)-D2-T6-D34/D-K46-D7-T.
补充三小节的和声为:T-D34-T.
连接过渡起到完成调性变迁作用
以E大调的T(e-#g-b)作等音变换为(降f-降a-降c)
即降A大调的降六级。
连接过渡的和声依次是:
E大调T(变为降A大调降VI)-DVII56/D-DVII56/D-降五音SII34-D7.
主部第二次再现
将中声部织体延续插部二的伴奏风格——三连音贯穿。
其余与最初主部无异
结束后又移高八度反复演奏一遍。
Coda为7小节
和声主要由属和声导向主和声
趋向平稳
最终结束全曲。
最后总结:所有乐段排列出来可见
AAB连接三小节AC连接三小节AA尾声。
那么
可见主部第一次再现结构减小的意义
以主部第一次再现为轴对称展开排布。
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这个曲式很容易混淆成为减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但并不适合,理由是
假若是复三部曲式,那么中部结构是C
而中部C与主部之间的对比太大
主部再现单三部曲式
中部单一部曲式,结构失衡
所以
做成五部分均衡展开的回旋曲式更恰当
也更符合曲式的美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