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甲午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他的子孙后人今何在?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98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5万
展开全部
引言

海洋广阔无垠,远古时期的人类曾畏惧汹涌波涛,迫不得已只能在各自的土地之上生存,各大陆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工匠励精图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打造出了领先世界的舰船,在明朝前期更是达到了鼎盛阶段,从而造就了“郑和下西洋”这段传奇故事,向世界彰显中国的强大实力。

可惜清朝年间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国人固步自封,船只建造技术也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水平,木船与西方建造的铁甲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虽然洋务派动用大量资金向西方各国购买先进的铁甲舰船,但技术的缺陷无法缩小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1894年的甲午海战便证实了这一点,指挥这场旷世之战的邓世昌也壮烈殉国。

01

邓世昌生于清朝年间的富裕家庭,父亲曾经经营着茶叶生意,其商品广布全国各地,并且在广州、天津、上海等重大城市设立了茶庄,因此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产。好景不长的是,战乱很快便蔓延至了全国,邓世昌的父母时常会接济那些家破人亡的流民,心中满是对这黑暗时代的叹息,所以他们为儿子取了“世昌”这个名字,希望他能够带领国民过上和平昌盛的好日子。邓世昌在父母的培养下变得愈发勤恳、聪慧,小小年纪便进入到来新式学堂,还很快掌握了洋文的基本用法,这让师生们为之震撼。

邓世昌的父亲原本只是打算让儿子继承家业,做一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后来还把他带到了上海跟随西方老师学习先进知识,没曾想邓世昌因此受到了一定启发。每当深入了解到西方先进 科技 、文化时,邓世昌都会暗自将其与中国相比较,他下定决心要学习船舶技术,振兴祖国的航海事业。1867年,邓世昌听闻福州官员开办了轮船制造、驾驶的学堂,他虽年龄超出了学堂要求,但因为懂得洋文、成绩优异而被破格录取,成为了接受西方教育的清朝学子。

02

经过五年的知识洗礼,邓世昌已经掌握了航海天文学、地理学等深奥的科学知识,毕业后他果断报名参军,随即被送往清朝舰船之上进一步学习。在舰船学习生活期间,邓世昌遇到了船政大臣沈葆桢巡视,沈葆桢见其身手不凡、才思敏捷,决定将其提拔为运输船的大副。

日后培养成可靠的海军将领。短短几年时间,邓世昌便被接连提拔为海军的骨干,在海上巡航时也曾与日本海军有过摩擦,对敌人的作战风格有了一定的认知,也为日后的甲午海战奠定了基础。

甲午海战爆发后,邓世昌率领“致远舰”与多艘日军舰船作战,凭借着过人的驾驶技术接连击毁了多艘敌舰,可惜“致远”舰身负重伤无力再战。邓世昌深知自己无法突出重围,遂下令让官兵驾驶舰船直冲日本“吉野”号,在半途中被敌舰鱼雷击中,邓世昌等官兵壮烈殉国,年仅45岁。

邓世昌半辈子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中国海军事业,他一生共娶过一妻一妾,分别生下了三个儿子——邓浩洪、邓浩洋以及邓浩乾。然而邓世昌常年在军队中操练,鲜有时间回家探望亲人,基本都是妻子和父母在操持家务。

03

邓世昌殉国后,光绪帝念在邓世昌的忠烈便特意为邓家人下发了抚恤金以及牌匾,以此赞扬这位忠臣的功绩。此外,光绪帝还希望邓世昌的子孙也能够投身海军之中,于是邓世昌的长子便被调入军队中任命,好歹也算一份体面的差事。长子邓浩洪在军队中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厌倦,或许是因为朝廷腐败、军纪混乱的原因,邓浩洪选择辞官并回到家中继承茶庄生意,保证了邓家的祖业不会中断。

次子邓浩洋则勤奋好学,他拒绝了朝廷的刻意提拔,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继承父亲的衣钵。邓浩洋经过多年苦学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不过后世关于邓浩祥的记载少之又少,除了邓家人以外恐怕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过得怎么样。

幼子邓浩乾出生时父亲就已经殉国,身为妾生的孩子他在家中、 社会 中自然会受到不少非议,但邓浩乾继承了父亲勇敢、奋进的品格,先是在海军中就职,后又来到政府部门进行工作,1969年在江苏无锡病逝。

结语

邓世昌牺牲后,曾与他交好的友人也自觉承担起了照顾邓家儿孙的责任,因此邓家后人一直过着低调、安稳的生活。如今邓世昌的后人已经过上了隐匿的生活,他们会以祖辈的功绩自豪,却不会用这份功绩来四处炫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