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代表作品:《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题西乡南洲游猎图》等。
2、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4、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代表作品:《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
5、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等。
扩展资料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进步性:
(1)、经过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5)、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2、局限性:
(1)、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2)、还是回避了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4)、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文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元培
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代表作: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观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鲁迅---《狂人日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