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为学生创建快乐的学校生活

 我来答
专心致志b8
推荐于2016-02-19 · TA获得超过13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8万
展开全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它带给学生的快乐不仅仅来自合作探究活动的本身,还来自学生个体的快乐可以有很多人来分享。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习中的合作伙伴。他们一起合作,一起探索,一起面对困难,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可是,并不是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得到快乐,有的小组刚成立,矛盾就来了,最后搞得不欢而散。谁不希望自己的小组合作探索成功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 要更新我们教师的观念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我们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合作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在观察、诊断以及进行"积极的认知干预"的过程中较快地适应角色的不断变化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这也正是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的必备素质。
  
  二、要制定一个小组约定
  
  研究小组合作探索学习应该是自动化的,很多学习活动应该自主决定,自我约束,自负责任。因此,有的小组建立以后,会因为意见分歧而不愉快,这种不愉快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有的学生就会认为"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自己干,跟他们在一起除了争吵,就是浪费时间的闲聊。"为了保障研究学习的开展,应当事先讨论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然后,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这对以后开展研究很有帮助。当然,这样的约定要考虑周全,至少要回答以下问题:
  
  (1)当某一成员在小组讨论时不能集中精力,老是说闲话时,我们应该怎样?
  
  (2)当某一成员不能按时完成其承担的任务时,我们应该怎样?
  
  (3)当我们在讨论中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如何处理?
  
  (4)当某一位成员对其工作不负责时,我们应该怎样?
  
  (5)当我们很难确定目标,有的成员又不想坚持时,应该怎么办?
  
  (6)当小组成员为了某一个问题争吵起来,我们该怎幺办?
  
  (7)谁来当我们的组长?定期轮流做,还是事先确定一个?
  
  (8)我们应该为小组起一个什幺样的名字?
  
  (9)我们应该确定哪些小组合作的目标?
  
  (10)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下面是一个小组约定,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约定自我管理,并按照共同协商的约定,开展小组活动。协约内容如下:
  
  1、本组的共同目标:团结一致,宽容相待,严谨创新,争取优异。
  
  2、我们共同遵守:有计划地进行研究、讨论一切与本组合作学习有关的事务。
  
  3、我们承诺:有矛盾就用公开交流的方法解决。
  
  4、当本组某一成员不遵守协约时,我们应先听他的解释,然后讨论解决的方法,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在100中扣分,依据违反的程度,扣5、3、1分。
  
  协约要切实可行。有的小组制定协约的时候只想到严格惩罚不良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可行性。比如:有一个小组制定的协约中有这样一条:"本组成员违反协约中的条款时,应当予以开除。"这个规定首先不够具体,要指出针对什么样的条款,如果将"小组活动时迟到了几分钟"与"一点不参与研究活动"相提并论,就显得不公平。此外,不要轻易用"开除",这应该是最后的办法。
  
  三、要构建适合学生合作探索的环境。"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呢?
  
  (1)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2)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蜓点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
  
  (3)热情的帮助环境。全班十多个小组中,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的偏低,尚不成熟,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4)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四、要精心设计合作探索的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性活动的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活动是为目标服务的,明确目标以后,在活动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当前的认知需要
  
  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活动要能满足学生当前的认知需要,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是学生所急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问题只是为学生思考、创新提供了可能,只有当学生的迫切需要与目标发生紧密联系时,才会产生一定的内驱力,激励学生主动去思维、探索创新。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时候,所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因此,所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新奇感。
  
  2、合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探究性活动在设计上追求开放性,其目标不仅仅指向某种知识内容,而且指向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指向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儿童所发展的探究意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向儿童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可能没有确定的惟一答案、可能没有预定的惟一思路,它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联想,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上,学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或多层次去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出宽阔的思维地带,任其探索创新,发挥主体作用,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他们对一个问题做出更全面、更深刻的分析的能力。
  
  3、探究活动的设计应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在设计探究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吸收国内多年来的教改经验,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课堂教学实际的探究教学模式。我认为,义务教育教材中有许多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很好,在进行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将这些实验按照探究教学的要求进行改造。例如,将用于验证结论的演示实验,改造成先做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沦。这样,既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又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总之,对于每一项探究活动,教师都应当周密考虑,认真安排每一个环节。从学生的知识程度、技能掌握情况,生活经验等来设计探究活动,才能使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使能力得到提高。
  
  4、探究性活动的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
  
  活动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活动设计。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其次,活动的数量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探究性活动的要注重探索性。
  
  探究性活动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来设计的,源于书本中的知识或生活,整个探索过程充满了思考、试探、操作、实验,而探索的结果又运用于生活实际。活动的设计要有探索性,才能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从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特别要注重探究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得到答案,更要让学生知道答案是怎样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发现与学习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在空洞的理论和动听的口号中进行的,而主要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创造、创新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创造"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重言论,不重行动,只重思维.不重操作,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一事无成。因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必须把实践操作活动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经历探究,它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终生受益的。
  
  e时代的来临正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世界,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每一个正在经历变革的教师都在求索"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无穷的乐趣。"也许答案永远不会确定,但是,探索却永远比答案更重要。
°
7121579
2014-11-21 · TA获得超过669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99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1308万
展开全部
宽松教学 开发自主性 个性化培养 组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 学校间和各系、各专业间的交流互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