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go 的过去式是 went?
那是因为语言学上所用的一个术语 suppletion 所归类描写的一种语言现象所致。
这是不限於英语才有的现象。
以这题目的范畴动词来说, 因为语词在历史演进过程里, 一个动词的时态变位形当中,
有了来自 不同的词干(stem)/不同的词的变位形的现象。
go 的时态变位就是经历了这种过程。
我们现在所见所用的, go的过去时went, 原本是另一个意义很接近的词, 现在仍有使用的词,
wend的过去时 -- 它本是跟 bend/bent, send/sent, spend/spent, lend/lent 一样模式的变位。
但是, 约在中古英语时期(Middle English, 大致十二到十五世纪), 不知怎的,
wend的过去时went, 被 go 给"篡夺/劫掠"了, 并在一起填了go的过去时的位置。
以致有我们现在可见, 动词go 的 go/went/gone 这套时态变位。
至於wend, 在现代通行英语文, 多只见用於 wend one's way 这个固定套词的动词wend,
它的过去时(跟过去分词)的变位形, 便只能跟著其它许多动词一样, 作规则变化,
而成了 wend, wended, wended, 例:---
1/And so he wended his way home to be rewarded with a passionate hug and kiss, from his lovely Caitie, and that made every hurt of the day disappear.
2/Antony, in the mean while, had wended his way eastward again; and, instead of attending to his business in Asia, he once more joined Cleopatra in Egypt.
在日报上看到了这个问题,这多久之前的了都被日报挖出来了...sapereaude的答案是正确的,陈默的答案有误。并不是所有的不规则变化都是一种变化。go的过去式是went是suppletion的体现,指的是一个单词(go)借用了另一个不同源的单词(wend)的屈折变化形式(went)。罗曼语我不了解,但德语的gehen-ging是强变化的体现,指的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词根来进行屈折变化(也比如wend-went),并不是使用别的词的屈折变化,所以不是suppletion。因此,说“从go-went是这种变化是绝大部分欧洲语言的普遍状态”是完全错误的归纳。
英语减少变格变位也不是去复杂化,是分析化,并不代表英语更简单了。当然这和英语为什么能征服世界更八竿子打不着了。
suppletion这个概念前面答案讲的非常细致了。我来补充一点历史的视角。古代的语言一般都带有比较强的综合性质,词性变化比较复杂,倾向于用词的变化而非语序、动词来表达信息。现代语言更多的像分析语的方向发展 - 词形变化更加简单、虚词增多、词序慢慢固定。不仅是英语,现代法语的变格也在慢慢简化,汉语更是几乎彻底的发展成为了分析语。在这个趋势之下,古代的变格规则慢慢被抛弃。现代英语当中有大量的引入词汇。这些词汇就不再遵守古英语的变形规则。但是仍然剩余一些常用词,保留了它们的传统用法。只是在今天看来,它们反倒成为了不再符合规则的词汇。古英语(Old English)属于日耳曼语系的分支,有两种动词,强动词(strong verb)和弱动词(weak verb), 前者通过改变词根来成为过去时,比如gān(go),最初的过去式是ēode,再比如singan(sing),过去式是sang. 而后者通过改变词缀来改变过去式,比如说fremman(do)的现在式是fremme, 过去式是fremede. 这一点和德语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两类变化在古英语和德语当中实际上都是有规则可循的,例如强动词变成过去式有七种变化规则。我们现在讨论的现代英语的不规则动词,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这两类(有例外,比如说情态动词,也包括be动词和go两个suppletion现象),前者像sing, forbid, 后者像cost, keep. 这类动词, 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原来的古英语/日耳曼语系的词源,当然也有变化,比如说keept就由长元音变成了短元音,成了kept. 现代英语当中也有一些不规则动词今天慢慢消失,或者转化为规则用法,比如说bur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