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为什么反奉?
关东军通过交战,了解了奉军的真实实力,为后来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其次,张作霖为了打败郭松龄,和日本人签了很多条约,结果打赢郭松龄之后,立马耍赖,拒不履约,导致了日本人非常痛恨张作霖
张作霖之所以能从一个绿林成为“东北王”,并不是他对东北有着强有力的控制权,而是他实际上是作为各方利益妥协的最终一个结果。他的背后是无数人借着他的名义去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特别是日本人,还是东北四分五裂的各方的势力。无论从做人做事上,还是思想上,郭鬼子郭松龄其实原本就和张作霖不是一路人。
郭松龄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更信奉武力。他信奉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郭松龄的情商不高,偏孤傲。而张作霖信奉的是“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张作霖做事不会在一个点上去纠结,钻牛角尖。他懂得进取,更懂得妥协。
张作霖经常说郭松龄是“书生意气”,本质上在郭松龄落魄的时候,张作霖还盛情邀请郭松龄本身的意愿就是,希望郭松龄能够感恩卖命,至于郭松龄如何卖命,还得看自己的需要。
第一次直奉之战,使得张作霖意识到,他们江湖的那一套再往以后就不行了,以后再进取,靠的是枪杆子,是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
也是第一次直奉之战,使得郭松龄在军中彻底冒头了。如果有未来,郭松龄的做法本质上就是某个选项。但是张作霖考虑得更多的是,把郭松龄这杆枪留给张学良来使用。这个做法本质上和千百年来有为的帝王做法都一样。
在很多场合下,郭松龄的成功代表的不只是自己,而是代表张学良。所以他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却集中了别人的矛盾,还得不到相应的奖赏。
张作霖可以培养张学良,为以后接自己班做准备,另外也是希望张学良能够靠过硬的军功,去在奉军中,乃至整个东北形成强有力的威信。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郭松龄实际上非常尴尬。因为他几乎吸引了奉军中所有其他势力的敌意。别人对张作霖如此捧张学良心里即便不满,但是也不便表达,所以把矛头针对郭松龄是再说难免的。
另外郭松龄在对东北的发展理念上,和张作霖是有很深的矛盾的。
郭松龄是反对张作霖入关逐鹿中原的,奉军本质上除了自保以外,还有担负守边的责任,更何况日俄都早就对东北虎视眈眈?一旦奉军开拔关内,东北空虚容易引狼入室。但是张作霖在当大元帅的路上,实际上也是无法回头的。因为军阀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偏安一隅的,自己不努力往前拱,不断给追随自己的手下人带来新的利益点,各种矛盾就会丛生,别人就会搞到他的头上,久而久之东北王实际上是坐不稳的。
如果军阀们都偏安一隅,不去扩大地盘是实力,也就没有民国军阀混战的乱象了。
和杨宇霆、姜登选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两个派系的最大矛盾。
士官系和陆大系的矛盾,一直到最后东北军散了,这个恩怨都没最终有个了结。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的功劳很大,但是使得张作霖得益最大的,其实还不是战场上的那点胜利,而是劫取直系的几千万军火,这个功劳,杨宇霆首当其冲。但是这个是恰恰是以前的那种惯用手段得来的,而不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而且在战争的过程中,原本故意让给张学良打榆关吃的桃子,结果愣是打成了攻坚战;结果反而被姜登选在九门口摘了桃子,而姜登选要扩大战果的时候,预备队又被郭松龄未经请示就给调走了。所以这里面的矛盾一言难尽。
这就导致了杨宇霆刻意打压郭松龄,使得郭松龄真的就“走投无路”了。原本张学良保举郭松龄做安徽督军,结果杨宇霆从中作梗,他就出不了东北。的确张作霖也担心这个不安分的郭松龄。
冯玉祥承诺郭松龄如果反奉成功,就把东三省都给郭松龄,这是郭松龄铤而走险的一个很大的诱因。
用张作霖的那句话,郭松龄还是太书生气了,谁的话都敢信。其实直系是怎么败的?最终真正原因还是不是因为冯玉祥反水?冯玉祥这一辈子为了革命理想,背叛了无数的带头大哥,忽悠孙中山进京,结果连孙中山都病逝北京。
本来郭松龄就面对两个为难的抉择,要么离开,要么反奉。离开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只能铤而走险,反奉。但是郭松龄一开始还是挺聪明的,打着张学良的旗号,部队也挺有战斗力,眼看还就真能成事。
张作霖立马求救日本人,签了一堆条约,关东军派兵打了郭松龄。张学良一看形势不对,立马调转和张作霖站到了一起,少帅一表态。再加上败仗,郭松龄反奉的合法性立刻就支离破碎了。
“郭松龄反奉”虽然责任是多方面的,但是遗患无穷,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很深的伏笔。
首先,关东军通过交战,了解了奉军的真实实力,为后来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其次,张作霖为了打败郭松龄,和日本人签了很多条约,结果打赢郭松龄之后,立马耍赖,拒不履约,导致了日本人非常痛恨张作霖,为后来的皇姑屯事件埋下了伏笔。再次,为张学良上台后,自毁封疆,处理掉杨宇霆和常荫槐埋下了伏笔。
郭松龄是奉系军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是奉系历史上唯一一个公开大规模武装反对张作霖的人,事实上,郭松龄之所以能够发迹,全靠张学良的举荐,可以说张家对他有知遇之恩,张学良对他也是如师如友,为什么他最后还是要反奉呢?
我个人认为,郭松龄之所以要反奉,根本原因是他自己的野心太大,一直不甘居于人下,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大的作为,而直接导火索则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他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和自己的功劳不成正比,心生不满。
我们先来分析郭松龄的性格。早些年,郭松龄曾和奉系的另一个军阀张宗昌闹矛盾,在张学良的调解下,才勉强握手言和。他甚至对张作霖给自己的任命不满,还曾宣扬自己要参选议员,当大总统。
很明显,综合种种事迹,我们不难看出,郭松龄是一个飞扬跋扈、野心极大的人,不仅看不起同僚,连上司都看不起。这样一个角色,因为对自己的待遇不满而反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此外,学术界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郭松龄反奉是因为他接受了一些新思想,特别是受孙中山影响很深,内心存在着反对军阀、建立民主的理想,同时他坚持认为要保住东北、安定民生,这些都与张作霖存在很大的冲突,两人必然会分道扬镳。
对于这种观点,我个人认为不太站得住脚。首先就是郭松龄反对军阀,事实上他不仅不反对军阀,反而自己还想成为军阀。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期,他就打得非常卖力,第二次直奉战争也是如此,根本看不到丝毫反对军阀的迹象。
至于他支持民主、宣布支持三民主义,不过也是个口号罢了。那个年代,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太多了,他通电表示支持三民主义,不过是为了赢得支持。事实上郭松龄曾明确表示,他支持各省自治,为什么他支持自治?就是为了他自己也能占一个地盘当土皇帝。
在后来的反奉过程中,郭松龄倒还是表现出了一些骨气,他要跟张作霖打仗,日本人曾表态支持张作霖,不过郭松龄并没有退缩,但后来还是打了败仗。郭松龄被捕以后,为了保命,还写了一封信给张学良。
在信中,郭松龄的姿态放得很低,一直在叙述自己跟张学良的师生、朋友情谊,希望张家对自己网开一面,这一下就把他硬汉的形象给毁了。如果说兵败之后英勇就义,倒还是条汉子,但被捕以后就立刻求饶活命,实在是算不得英雄。而他这封信也没能送到张学良手里,所以他还是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