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明知不是美国对手,为何还要坚持偷袭珍珠港?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一共波及了61个国家,美国的参战对于整个战争的局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参战的导火索,正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海军天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进行的偷袭。
这一仗日本谋划已久,也有另外一个事实让人感到关注,二战前两国实力如何?1939年,美国的工业占据世界的39%,而日本只有4%,美国的人均收入同样也超过了日本7倍。
这或许让人感到好奇,日本不是傻子,明知自己不会是美国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有偷袭珍珠港呢?其实他们的野心有要比想象中的还大。
首先在战前,虽然美国国力比起日本要强,但是他并不是处在战争状态,常备军只有10万人,而日本此时开启了侵华战争,军队人数已经提升到了500万以上,并且久经战场,这也给予了一些日本军官自信,错误判断了美国的战争动员能力。
在他们看来,只要弄一次大袭击,破坏美国的主要舰队,那么美国就会元气大伤,实际上在战争爆发后,美国人下航母比下饺子还快,这是日本人没有想到的。在中国陷入战争相持阶段之后,美国继续限制对日本的原油供应,因此日本军部有了两个作战计划,第一个是进攻苏联,并且和德国人会师,第二个便是南下太平洋,然而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也就意味着他们彻底要和美国翻破脸。
不少人认为,日本人不进攻西伯利亚,是因为诺门槛战役中被苏军吓破了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诺门槛战役是日本关东军自发的行为,未经过当时的日本大本营同意,无论是兵团的质量还是装备,都不是最精锐的,然而苏军却调动了十万人以上的优势兵力,才艰难的取胜,伤亡比起日军还要大。
很显然,比起攻打苏联,偷袭美国是一个更加冒险的决定,打苏联的话,纳粹德国能提供支援和牵制,而且历史上日本也有针对俄国作战的经验,但是对美国这个对手,他们是一无所知。为何还要进攻美国呢?原因无非一点,那就是石油。
西伯利亚冻土虽然有着丰富的石油储藏,然而当时却没有高科技进行开发,苏联当时的主要油田,也是在高加索地区。
日军无论是开采,或者是运输,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然而东南亚产油地,美英法等国家已经开发好现成的油井,包括婆罗洲东部的巴厘巴板百油田、苏门答腊岛油田都是重要的产油地,而且方便运输,日本也就选择和美国开战了。
更为重要的在于,在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当中,占领东南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还能够切断中国在海上的援助通道,这也就是他们为何要向美国发动进攻的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