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主要在什么时期使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盛行于殷商时期。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最初的甲骨文
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烧甲骨出现的“兆”(细小的纵横裂纹)预测未来的吉凶。甲包括龟的腹甲与背甲,骨多为或牛的肩胛骨与肋骨。甲骨文初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一带,距今约三千馀年,经过鉴定是比篆文、籀文更早的文字。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上的“龙骨”片发现有古文字,经过查证后才知道是商代国都所在地。
但后人考证王懿荣并非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其他尚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最初,在古物中获利的人为垄断甲骨文,故意把出土地点说成是汤阴或卫辉,学者多受其误导。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