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上出现白色絮状物是什么病?
刚买不久的盆栽桂花,今天刚发现有叶子枯掉了,掉的叶子干枯有点变黄,局部褐色,叶子根部有白色絮状物,树干上也出现大块的白色絮状物。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病,该怎么治。...
刚买不久的盆栽桂花,今天刚发现有叶子枯掉了,掉的叶子干枯有点变黄,局部褐色,叶子根部有白色絮状物,树干上也出现大块的白色絮状物。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病,该怎么治。
展开
展开全部
桂花树患了白绢病的现象,防治措施:
1、圃地选择:育苗地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2、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前用优质拌种剂拌种,下雨后及时排除田中积水。
3、冬季深耕:感病苗圃地,每年冬季要进行深耕,将病株残体深埋土中,清除浸染来源。
4、加强管理:在苗木生长期要及时施肥、浇水、排水、中耕除草,促进苗木旺盛生长,提高苗木抗病能力。夏季要防暴晒,减轻灼伤危害,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扩展资料:
白绢病发生在苗木的根茎部或茎基部。感病根茎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腐烂。苗木受害后,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致生长不良,地上部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严重时枝叶凋萎,当病斑环茎一周后会导致全株枯死。
在潮湿条件下,受害的根茎表面或近地面土表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后期在菌丝体内形成很多油菜籽状的小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以后变茶褐色。
菌丝逐渐向下延伸及根部,引起根腐。有些树种叶片也能感病,在病叶片上出现轮纹状褐色病斑,病斑上长出小菌核。
展开全部
你的描述很准确,应当有两种情况:
1、细菌感染引致的白绢病。特征就是在病症初发时,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状物质,其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气温过高、空气过湿、土壤积水,易得此病。
你可以将白色物挑开,如果发现里面有虫,即可排出此病。
解决方法,是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并用石灰粉治疗及预防。
2、有吐丝功能的昆虫幼虫为害,如各种螨虫、蛾、粉蚧,特点就是在植物茎、叶基部、芽根部结成白色絮状或网状物质。
识别方法是用细树枝、铁丝等挑开白色物体,可以见到里面有白、黑或肉红色幼虫蠕动。
杀灭方法:不建议用农药,可以到花店选购针对性的或广谱花卉专用杀虫药。初发时,一般可奏效。安全性会好些。
3、其实,以上两种问题,在夏秋两季较常见,尤其对木本花卉、树木危害严重。除了桂花以外,我最近在一些小区、花圃种植的茶、竹、果树上也常见到。不过,在户外大的空间里发生类似问题,随着季节、气候更替,植物一般可以自愈。
而你作为家庭盆栽,预防途径是:将木本盆花尽量放置于通风好、光照足、有一定湿气的地方摆放,基本上用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方法浇水,初春、秋末,修剪病枝、枯枝、弱枝、徒长枝。
4、介壳虫大部分危害花叶的叶背部位,而不是叶根和树干部位。
1、细菌感染引致的白绢病。特征就是在病症初发时,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状物质,其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气温过高、空气过湿、土壤积水,易得此病。
你可以将白色物挑开,如果发现里面有虫,即可排出此病。
解决方法,是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并用石灰粉治疗及预防。
2、有吐丝功能的昆虫幼虫为害,如各种螨虫、蛾、粉蚧,特点就是在植物茎、叶基部、芽根部结成白色絮状或网状物质。
识别方法是用细树枝、铁丝等挑开白色物体,可以见到里面有白、黑或肉红色幼虫蠕动。
杀灭方法:不建议用农药,可以到花店选购针对性的或广谱花卉专用杀虫药。初发时,一般可奏效。安全性会好些。
3、其实,以上两种问题,在夏秋两季较常见,尤其对木本花卉、树木危害严重。除了桂花以外,我最近在一些小区、花圃种植的茶、竹、果树上也常见到。不过,在户外大的空间里发生类似问题,随着季节、气候更替,植物一般可以自愈。
而你作为家庭盆栽,预防途径是:将木本盆花尽量放置于通风好、光照足、有一定湿气的地方摆放,基本上用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方法浇水,初春、秋末,修剪病枝、枯枝、弱枝、徒长枝。
4、介壳虫大部分危害花叶的叶背部位,而不是叶根和树干部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09-02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应该是桂花吹绵蚧。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随时检查,用手或用镊子捏去雌虫和卵囊,或剪去虫枝、叶。
(2)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蚧,这是在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3)药物防治
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可喷施40%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随时检查,用手或用镊子捏去雌虫和卵囊,或剪去虫枝、叶。
(2)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蚧,这是在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3)药物防治
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可喷施40%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是“介壳虫”危害的结果,消除的方法一是喷专杀药剂防治,如杀扑磷、毒死蜱、国光蚧必死等。
二是人工刷除解决,此虫一旦离开植物体即不能成活,可用废旧的牙刷或其他刷子类东东仔细刷除即可。
此虫危害性很强,全年发生多代,危害性强。
二是人工刷除解决,此虫一旦离开植物体即不能成活,可用废旧的牙刷或其他刷子类东东仔细刷除即可。
此虫危害性很强,全年发生多代,危害性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