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和生理意义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它的肝肠循环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在于使有限的胆汁酸重复利用,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正常人体肝脏内胆汁酸池不过3-5克,而维持脂类物质消化吸收,需要肝脏每天合成16-32克,依靠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可弥补胆汁酸的合成不足。
1
每次饭后可以进行2-4次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池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乳化作用,以维持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若肠肝循环被破坏,如腹泻或回肠大部切除,则胆汁酸不能重复利用。此时,一方面影响脂类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胆汁中胆固醇含量相对增高,处于饱和状态,极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胆红素肠肝循环:肝脏合成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下端的肠道细菌作用下,先脱去葡萄糖醛酸,再逐步还原为无色的尿胆原和粪胆原,总称胆素原,约80%~90%的胆素原在肠道下端或随大便排出与空气接触,进一步氧化成粪胆素(大便颜色来原)。
2
约10%~20%胆素原在小肠下段经门静脉重吸收入肝,其中大部分在经胆道排入肠腔,形成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通过肝静脉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尿中胆素原可进一步氧化成尿胆素,成为尿颜色的主要来源。
胆汁酸肠肝循环:肠道吸收的各类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肝细胞将游离胆汁酸再合成为结合型胆汁酸,重吸收和新合成的结合胆酸一起再排入肠道,完成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3
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
随胆汁进入肠道的各种胆汁酸大部分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回肝,经肝脏改造后,与肝内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起又随胆汁排入肠腔,此过程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意义:肝合成的胆汁酸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每天进行6~12次循环,使机体内有限的胆汁酸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胆汁酸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系统并通过再循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只有一少部分胆汁酸进入外围循环。
促进胆汁酸肠肝循环的动力是肝细胞的转运系统---吸收胆汁酸并将其分泌入胆汁、缩胆囊素诱导的胆囊收缩、小肠的推进蠕动,回肠黏膜的主动运输及血液向门静脉的流入。
扩展资料:
在肠道中,各种形式的胆汁酸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并再次决定了自身的命运。肠道上段胆汁酸与脂类的消化吸收有关。
肠道下段胆汁酸自身发生变化: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化,并在肠黏膜中大部分以原来的或转化的形式按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机理被重新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胆汁酸向胆汁的主动运输可促进水分和溶质的排出。胆固醇和卵磷脂的分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胆汁酸的分泌。胆汁酸和卵磷脂对维持胆汁中的胆固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肠肝循环的中断可能会引起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及卵磷脂/胆固醇比率的下降。这时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状态。胆固醇溶解度及胆固醇胆石的形成与循环胆汁酸库的大小密切相关。
生理意义:①保证了胆汁酸的量;②增加了胆汁酸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