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 10

谁有生态文明权威一点的哲学依据,急急!... 谁有生态文明权威一点的哲学依据,急急!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04-05
展开全部
21世纪的人类需要一场文明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不仅需要制度变革和科技革命,而且需要哲学的革命。真正伟大的哲学是引领文明的哲学。18世纪笛卡尔、康德等人开创的西方现代性哲学之所以伟大,便在于它引领了目前仍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但是,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双重危机:全人类的生存危机和物质主义的意义危机。如果说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辉煌是从未有过的,那么它带来的危机也是从未有过的。在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我们必须克服现代性哲学的某些错误,实现一次哲学的革命;必须扭转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实现一次文明的革命。21世纪的哲学面临着远比笛卡尔、康德时代艰巨复杂的任务。如果说21世纪的哲学必须具有现实性,那么它融入现实的根本途径就是呼唤一种崭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并推动这种崭新文明的建设。
  制度变革、科技革命、哲学革命与文明的革命同系于人类生死存亡的命运。哲学的革命就是以生态哲学取代现代性哲学。生态哲学(或生态主义)必须摒弃现代性哲学的如下教条:
  (1)简单的、排斥性的主客二分。这一教条把人凸显为唯一的主体和最高存在者,把非人的一切都归入客体,设定主体能以外在于客体的方式认识客体,甚至以外在于自然的方式认识自然。
  (2)事实与价值的截然二分。这一教条设定人间秩序与自然秩序无关,伦理学与实证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无关,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对自然的理解无关。
  (3)物理主义世界观。这一教条宣称世界就是物理实在的总和,物理学规律是世界的根本规律,一切知识都应该奠定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
  (4)逻辑主义认识论。这一教条认为,最重要的认知方法就是逻辑或某一套操作程序,真理的发现与认知者的德行没有本质关系;自然是一本用数学语言写就的巨书,即自然秩序具有逻辑一致性,人类发现的真知(或真理)将逐渐汇聚于一个逻辑一致的体系,并将无限逼近对自然全部奥秘的完全把握。
  (5)还原主义方法论。这一教条认为世界万物归根结底都是基本粒子、场等物理实在的组合,认知归根结底就是认知各种事物的基本构成(如基因、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
  (6)个体主义价值观。这一教条认为,个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人是最终的权利主体,是价值源泉,是主体性的源头,人权原则是唯一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史和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日益表明现代性哲学的诸教条都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独断的、错误的。随着生态学的普及,一种崭新的哲学——生态哲学正在兴起。生态哲学的要点是:
  (1)人并不是最高存在者,也不是仅有的主体,大自然才具有绝对的主体性,大自然是人类生存所绝对依赖的终极实在,不同种类的自然物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
  (2)事实与价值是相互渗透的,人间秩序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伦理学与自然科学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生态哲学不能割断与生态学的联系;人类在追求自身的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自然的理解。
  (3)自然是具有创造性的,是运化不已、生生不息、包孕万有的;人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自然永远隐匿着无限奥秘,人类之所知相对于自然所隐匿的奥秘永远只是沧海一粟,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的无上力量,人对自然必须心存敬畏。人类还具体地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必须谋求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共生共存;人类的物质生产必须限定在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之内。
  (4)逻辑和各种科学方法都只是科学认知的必要工具,仅有这套工具不足以发现真理,探究者的德行是获得真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求真的真诚是探究真理的必要德行,真诚不是一种逻辑程序,而是一种德行;正因为自然运化不已、生生不息,故把自然奥秘之总和设想为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是荒谬的。人类知识不可能汇聚于一个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科学永远是多种多样的。
  (5)不仅作为终极实在的自然是无比复杂的,各种自然物或自然系统也是无比复杂的。事物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和事物永无休止的生生灭灭是事物复杂性的表现。还原论只是一种认知事物的简化方法,不能认为世间万物就是依还原论原则构成的。
  (6)“实体”、“关系”都是相对的概念,没有什么绝对的、终极的实体。人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个人自主性只能在特定文化传统和社群中得以形成。人权原则的有效性并非来自语言结构或逻辑形式,而源自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和德行培养。仅有人权原则已不足以应对当今世界的道德争论,须补充源自生态主义的整体和谐原则,才能帮助人们达成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共识。
  生态哲学批判现代性哲学,审视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呼吁文明的革命,呼唤生态文明。生态哲学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
  然而,文明的革命谈何容易!今天看现代工业文明,有人会说它危机四伏,也有人会说它如日中天。双方都能说出长篇大论,罗列无数证据。但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存在什么全球性生态危机,也还有不少人相信资本主义是最符合人性的制度,更有人相信科技进步能解决人类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难题(包括生态危机)。
  实现文明的革命必须先有观念(或思想)的革命。欧洲的现代化历程能证明这一点,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也能证明这一点。没有自文艺复兴以降的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就没有欧洲的现代化。正是现代性思想(包括现代哲学)的日趋成熟和日渐深入人心,导致了中世纪文明的衰落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即带来了欧洲文明的一次革命。我国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虽称不上文明的革命,但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显然也是从思想解放开始的,没有始于1978年的“思想解放”,就没有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剧变。
  因此,人类文明能不能从生态危机中走向生态文明,依赖于一次“新启蒙”。新启蒙的哲学就是生态哲学或生态主义。仅当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通过各种学科、各种渠道、各种媒体而深入人心时,生态文明的曙光才会展现于地平线上。仅当这个世界上信奉生态哲学的人们多于科技万能论者时,生态文明才会水到渠成!
匿名用户
2023-07-28
展开全部
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明:生态,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状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合乎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形式的一个新阶段,是人与自然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要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生态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其理念构思,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
天人互泰: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其理念构思,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一脉赓续。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力量。
生态文明、天人互泰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着平衡和稳定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永续发展。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诚然,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生态系统如出现恶化、甚至崩溃,人类一切文明将成泡影。而当代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与“天人互泰”,正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维和伦理意识,立足全球与未来,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文、图/啠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