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麂子是三级保护动物,是国家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菲氏麂仅有标本报道。
麂,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猄”。
麂子习性及外形
麂类是典型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林缘灌丛种类,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湿性暗针叶林。
主要为夜行性,常单独活动,喜在林缘草坡处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鲜枝嫩叶。通常5~7月产仔,孕期5~6个月,每年1胎,每胎3~5仔,麂类是重要经济毛皮动物,其皮张是制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是国家外贸出口的传统商品之一。
麂属动物为中小型鹿类,最大体重不超过35公斤,雄兽有角,雌兽无角,只在相应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颇长,外有毛皮包裹。
成年雄兽长角后,未见脱落换角报道。有额腺(黑麂除外)以及眶下腺,但没有附跖腺。头部被毛短而细,泪窝颇大,额骨两侧缘隆起成骨嵴,向后延伸至角基部。
我国的麂子主要分为3种,其中黑麂的数量最为稀少,因此也被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允许人工繁育,但不能随意的贩卖,而赤麂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殖需要得到许可,而体型最小的野生小麂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麂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林地,我国的麂子主要分3种,在2000年8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有益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发布我国的所有麂子都属于保护动物。
其中黑麂是一级保护动物,赤麂是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小麂是三级保护动物,对于麂子的任何捕杀和贩卖行为都是违法的,特别是黑麂,因为黑麂的分布区很狭窄,而且数量极少,所以也是国际上的濒危动物。
麂子面临濒危原因:
麂子之所以会面临濒危,除了本身数量就稀少之外,人类对其生存的干涉才是最重要的原因。麂皮在19世纪风靡法国宫廷,因为麂皮的质地非常的舒服,而且麂皮材料制成的衣服和鞋子有一种哑光质感,穿搭在身上时会有一种优雅感以及绅士感,所以麂子就惨遭大范围的捕杀。
虽然时至今天麂子已经被列为了保护动物,捕猎以及吃麂子会被判刑,但是仍旧有许多不法分子冒险对其进行捕猎,这就导致麂子的数量急剧减少。
麂子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对人类有益,有科研价值,有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