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摘录8
展开全部
胡林翼的性格特点是明敏、坚毅、精于权术。
作为抵抗太平军的主力,主帅穿着破旧衣衫,军官们寒俭如农民,来了客人来不及备饭,天下军队做到这个程度的,仅湘军一家。
因此赵烈文才感动到“可为流涕”的地步。湘军攻城的时间,通常不是以一天、两天,也不是以一月、两月算,而往往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因为湘军攻城,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挖沟。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一座城市活活困住,等着里边的人被活活困死饿死。
为什么采取这种笨拙的方式攻城呢?这也是基于曾国藩“以静制动、反客为主”的战略思想。湘军的作战原则也非常能体现曾国藩的性格特点,那就是“以静制动”“自固为本”。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这种打仗风格,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笨”。
湘军行军,是半天行军,半天扎营。“湘军行军作息表,是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后就不走了,干什么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
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外面的一条壕沟宽要达两米,深要近三米。里面的一条,尺寸减半。“作墙如城,其高七尺,其厚六尺,子墙半之。”营墙也是两层,外面的一层,高两米多,宽两米;里面的一道尺寸减半这种做法确实极为笨拙,因为修墙挖壕是极为费工费力的事。
其实曾国藩一生做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扎实,做得牢靠。这种作战方式,也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曾国藩打仗的第一秘诀是“稳”,先立于不败之地。
两个人打仗,在那儿等着对方进攻的是主,主动进攻的是客。主占优势,客占劣势。所以打仗,一定要为主,而不要为客。
要善于变客为主。正是因为这种“主客”思维,导致湘军采取“挖沟法”围城。曾国藩说:“守城者为主,攻城者为客。”守城的人是主,你去攻城,你就是客。曾国藩的这种打仗方式,看起来很笨拙,其实是很高明的,非常符合《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你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等着敌人给你机会。
有人比较曾国藩和胡林翼,认为曾国藩不如胡林翼“忠纯”。确实,在胡林翼的心中,国重于家。他一生立身行事很少虑及家族和亲人,为朝廷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杂念”要多很多。曾国藩一生有两个核心焦虑:一个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圣贤,挽救国家;另一个是曾氏家族能不能光大和永久。
在曾国藩心目中,家族的分量,不亚于朝廷的兴亡。曾国藩在家书中不停地在讨论自己家族的兴衰,“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他自己的进退考虑,很多时候都是和对家族命运的考虑联系在一起的。儒家的理念是家大于国,孝高于忠。一个人,可以为父绝君,却不能为君绝父。因此,曾国藩必须家国兼顾。
江南大营的失败是偶然中了围魏救赵之计的原因,实际上,则是咸丰皇帝的错误战略原则导致的。江南大营的失败,标志着咸丰皇帝战略思想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清代旧军事体制的彻底失败瓦解。
事实证明,要消灭太平天国,只能按曾国藩说的“先剪枝叶,再拔本根”,从上到下一步步来。古今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用兵者,无不能够始终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能够透过暂时的纷乱看到重点,在利害交织中看清本质,牢牢把握好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曾国藩始终具有强烈的全局观念,他曾经夫子自道地说:“我对于大利大害所在,都能悉心考究。”王安定在《湘军记》中曾评曾国藩成功在于“坚决不动摇,排众意而孤行己意,其成功亦卒以此,由学力胜也”。李瀚章曾经说,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战略上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迫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说白了,就是将战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得知胡林翼病逝,曾国藩伤痛不能自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曾胡二人,可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砥砺、相互敬佩的人际交往的典范。
作为抵抗太平军的主力,主帅穿着破旧衣衫,军官们寒俭如农民,来了客人来不及备饭,天下军队做到这个程度的,仅湘军一家。
因此赵烈文才感动到“可为流涕”的地步。湘军攻城的时间,通常不是以一天、两天,也不是以一月、两月算,而往往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因为湘军攻城,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挖沟。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一座城市活活困住,等着里边的人被活活困死饿死。
为什么采取这种笨拙的方式攻城呢?这也是基于曾国藩“以静制动、反客为主”的战略思想。湘军的作战原则也非常能体现曾国藩的性格特点,那就是“以静制动”“自固为本”。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这种打仗风格,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笨”。
湘军行军,是半天行军,半天扎营。“湘军行军作息表,是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后就不走了,干什么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
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外面的一条壕沟宽要达两米,深要近三米。里面的一条,尺寸减半。“作墙如城,其高七尺,其厚六尺,子墙半之。”营墙也是两层,外面的一层,高两米多,宽两米;里面的一道尺寸减半这种做法确实极为笨拙,因为修墙挖壕是极为费工费力的事。
其实曾国藩一生做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扎实,做得牢靠。这种作战方式,也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曾国藩打仗的第一秘诀是“稳”,先立于不败之地。
两个人打仗,在那儿等着对方进攻的是主,主动进攻的是客。主占优势,客占劣势。所以打仗,一定要为主,而不要为客。
要善于变客为主。正是因为这种“主客”思维,导致湘军采取“挖沟法”围城。曾国藩说:“守城者为主,攻城者为客。”守城的人是主,你去攻城,你就是客。曾国藩的这种打仗方式,看起来很笨拙,其实是很高明的,非常符合《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你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等着敌人给你机会。
有人比较曾国藩和胡林翼,认为曾国藩不如胡林翼“忠纯”。确实,在胡林翼的心中,国重于家。他一生立身行事很少虑及家族和亲人,为朝廷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杂念”要多很多。曾国藩一生有两个核心焦虑:一个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圣贤,挽救国家;另一个是曾氏家族能不能光大和永久。
在曾国藩心目中,家族的分量,不亚于朝廷的兴亡。曾国藩在家书中不停地在讨论自己家族的兴衰,“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他自己的进退考虑,很多时候都是和对家族命运的考虑联系在一起的。儒家的理念是家大于国,孝高于忠。一个人,可以为父绝君,却不能为君绝父。因此,曾国藩必须家国兼顾。
江南大营的失败是偶然中了围魏救赵之计的原因,实际上,则是咸丰皇帝的错误战略原则导致的。江南大营的失败,标志着咸丰皇帝战略思想的彻底失败,也标志着清代旧军事体制的彻底失败瓦解。
事实证明,要消灭太平天国,只能按曾国藩说的“先剪枝叶,再拔本根”,从上到下一步步来。古今中外,具有雄才大略的用兵者,无不能够始终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问题,能够透过暂时的纷乱看到重点,在利害交织中看清本质,牢牢把握好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曾国藩始终具有强烈的全局观念,他曾经夫子自道地说:“我对于大利大害所在,都能悉心考究。”王安定在《湘军记》中曾评曾国藩成功在于“坚决不动摇,排众意而孤行己意,其成功亦卒以此,由学力胜也”。李瀚章曾经说,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战略上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迫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说白了,就是将战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得知胡林翼病逝,曾国藩伤痛不能自已,彻夜难眠,“惘惘若有所失”。曾胡二人,可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砥砺、相互敬佩的人际交往的典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