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和李世民的比较
展开全部
导语: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认识,我们大多将其定位为昏君,事实并不完全如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鲁迅有篇文章,说一户人家生了孩子,亲友去道贺,有的说,这孩子能当官,有的说,这孩子能发财。家人很高兴。有个人说,这孩子迟早会死的。被扁了一顿。你要既不想说假话,又不想说实话,那你就说这孩子,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哈哈哈哈哈。
和李世民比较起来,杨广并不坏,和古中国的许多帝五比过来,杨广更不坏。杨广是个苦孩子,因为他遇到了表侄李世民了。杨广口碑越坏,声名越狼藉,越能说明历史的虚伪和丑恶。胡适比较文雅,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历史更像一个婊子,有时甚至还不如。分析杨广和李世民,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同时,顺便可以了解一下历史是如何被强权宽衣解带**蹂躏的。
第一,从做好事的角度看,杨广比李世民多
从政绩看,李世民除了早期出征以及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外加一些听得魏征意见以显英明的故事外,其它没有什么建树,而杨广呢?结束了从三国到南北朝长期南北对峙、分裂的局面,实现周秦以来第二次天下大统一;他复开学校,创置了科举制,为国家选拔人才,为后世提供招贤纳士的经验,科举制度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三原色之一;他整理古籍、经通西域、抚御外患、宽减刑罚,功不可没。特别是用6年时间完成了开凿运河,全长5000华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为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给运输和水利带来无限便利,润泽后世,时至今日不竭。
杨广顶着滚滚骂名干了一件大事,我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说过咬牙也要搞,因为对子孙后世有好处之类的话,但他出发点绝对不会像有的人想的那样,为了到扬州看琼花方便。杨广干这件事,对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困蚂好处,它谤毁自身,苦难当代,利润的是千秋后世,包括李世民都是受益者,一边得到了坐江山的种种实惠和便利,一家歪曲事实修史骂人家不是东西,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有失厚道。要论胸怀气度和目光,杨广更胜一筹。我们不能因为役民辛苦甚至累死,就全盘否定决策者。时至今日,修路架桥还有事故还有人不幸遇难呢,何况是有科学不发达的古代?!
第二,从干坏事的角度看,杨广比李世民少
说杨广为了当太子,虚伪矫饰,处心积虑,这未免有点求全责备,站着说话不腰疼。选拔知县知府的'科举考试,还得寒窗苦读若干年,竞争还那么激烈呢。何况是当太子,谁不想坐江山,作些努力做些手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杨广是这样,李世民也是这样,而且杨广夺嫡的酷烈程度远不及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
说杨广弑父,正史上没有记据。《隋书》是李家王朝编的,有骆驼绝对不说成马,该书都没有说他弑父。司马光根据野史的记载,在《资治通鉴》里面说杨广夺嫡很血腥,目的是警示后人,事实不一定如此。为增强教化效果而歪曲基本事实的事情并不少见,倒也没必要太较真。
杨广杀了大哥杨勇,而对几个弟弟并没有下刀子,小弟杨谅起兵谋反,按律当斩,被他打败后也不过把他幽禁起来,并没有杀死。看看李世民呢,玄武门兵变,用箭射死了大哥和三弟,不仅如此,将年前尺仔幼的侄子也喀嚓了,李渊“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己而禅位”。
杨广三征高丽、三幸江都、两巡塞北、三临涿郡、一游河右,还亲自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南诏、琉求等国,好大喜功,消耗民财,破坏生产,人民痛苦不堪。李世民也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等国慧汪,两次亲征高丽,无功而还,在第三次出征筹备中身亡。史书没有关生产破坏人民痛苦的记载,但估计不能少,难道李世民打仗的成本会比杨广大幅度降低?
杨广杀高颎,李世民毁魏征墓碑,赐刘洎自杀;杨广信方士之言诛李浑一家,李世民信方士之言欲尽诛武氏,而且因张亮名字合了谶纬,杀死张亮,籍没其家;杨广信任道士潘诞配制长生不死药,但潘诞提出要用童子的骨髓入药,杨广大怒,立即将其处死,李世民自称不信道教长生不死传说,结果却吃延年药而死;杨广的孙子被李渊拥立为恭帝,不久篡位。李世民死后儿子继位为高宗,却被小老婆武媚所篡。
在奢侈程度上,李世民比杨广也好不到哪去。杨广迁都洛阳,不是单纯为了享乐,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原因,开凿运河同样如此。如果是爱下江南是为了看琼花纳美女,可他还去了山东,还去了塞北,还去了辽东,难道也是为了旅游观光?李世民呢,他干预史官修史,后人看不到太多他的劣迹。但屡偶也能窥见一斑,贞观二十二年,他快死了,对太子李治说: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人即将死,其心也善,其言也切呀。
第三,从个人能力素质看,杨广比李世民强
杨广和李世民都是排行老二,都是从兄长那里夺嫡当了太子。立长子为太子,是祖制和习俗,隋唐也不例外。但后面事情有变,不管是皇帝老子改变主意,还是其他皇子威逼改弦更张,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其他兄弟才能和实力超过了长子,而且超出许多,不仅是奥迪和奥拓的差别,甚至是汽车和骡车的分水。李家老大和杨家老大当太子时,他俩岁数都不大。年纪小,阅历少,谁高谁下还看不出来。随着岁月流逝,诸皇子逐渐长大成人,高下就分出来了。
李世民有列土开疆的万丈雄心,杨广难道没有?李世民有显赫军功,先后平定了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刘黑塔、萧铣、薛仁杲等武装集团,杨广难道没有?李唐的人有目光,发现李老二比李老大出色,杨隋的人就是瞎子聋子 哑子外加傻子,放着现成的太子不拜,吃饱撑的非要冒风险把杨老二架弄成太子?
我们再来看两人的业余爱好。李世民爱好比较单一,最擅长弓马骑射。杨广兴趣爱好比较多,善词诗,能草书,擅飞白,工丹青,富收藏。他在洛阳观文殿后修妙楷、宝迹两台,里面藏法书和名画。杨广的文学修养挺高,也过不少豪放雄浑的诗,后人认为唐诗受隋朝影响较多。
鲁迅有篇文章,说一户人家生了孩子,亲友去道贺,有的说,这孩子能当官,有的说,这孩子能发财。家人很高兴。有个人说,这孩子迟早会死的。被扁了一顿。你要既不想说假话,又不想说实话,那你就说这孩子,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啊哈哈哈哈哈哈。
和李世民比较起来,杨广并不坏,和古中国的许多帝五比过来,杨广更不坏。杨广是个苦孩子,因为他遇到了表侄李世民了。杨广口碑越坏,声名越狼藉,越能说明历史的虚伪和丑恶。胡适比较文雅,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历史更像一个婊子,有时甚至还不如。分析杨广和李世民,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同时,顺便可以了解一下历史是如何被强权宽衣解带**蹂躏的。
第一,从做好事的角度看,杨广比李世民多
从政绩看,李世民除了早期出征以及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外加一些听得魏征意见以显英明的故事外,其它没有什么建树,而杨广呢?结束了从三国到南北朝长期南北对峙、分裂的局面,实现周秦以来第二次天下大统一;他复开学校,创置了科举制,为国家选拔人才,为后世提供招贤纳士的经验,科举制度被称为中国文化的三原色之一;他整理古籍、经通西域、抚御外患、宽减刑罚,功不可没。特别是用6年时间完成了开凿运河,全长5000华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为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给运输和水利带来无限便利,润泽后世,时至今日不竭。
杨广顶着滚滚骂名干了一件大事,我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说过咬牙也要搞,因为对子孙后世有好处之类的话,但他出发点绝对不会像有的人想的那样,为了到扬州看琼花方便。杨广干这件事,对自己并没有直接的困蚂好处,它谤毁自身,苦难当代,利润的是千秋后世,包括李世民都是受益者,一边得到了坐江山的种种实惠和便利,一家歪曲事实修史骂人家不是东西,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有失厚道。要论胸怀气度和目光,杨广更胜一筹。我们不能因为役民辛苦甚至累死,就全盘否定决策者。时至今日,修路架桥还有事故还有人不幸遇难呢,何况是有科学不发达的古代?!
第二,从干坏事的角度看,杨广比李世民少
说杨广为了当太子,虚伪矫饰,处心积虑,这未免有点求全责备,站着说话不腰疼。选拔知县知府的'科举考试,还得寒窗苦读若干年,竞争还那么激烈呢。何况是当太子,谁不想坐江山,作些努力做些手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杨广是这样,李世民也是这样,而且杨广夺嫡的酷烈程度远不及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
说杨广弑父,正史上没有记据。《隋书》是李家王朝编的,有骆驼绝对不说成马,该书都没有说他弑父。司马光根据野史的记载,在《资治通鉴》里面说杨广夺嫡很血腥,目的是警示后人,事实不一定如此。为增强教化效果而歪曲基本事实的事情并不少见,倒也没必要太较真。
杨广杀了大哥杨勇,而对几个弟弟并没有下刀子,小弟杨谅起兵谋反,按律当斩,被他打败后也不过把他幽禁起来,并没有杀死。看看李世民呢,玄武门兵变,用箭射死了大哥和三弟,不仅如此,将年前尺仔幼的侄子也喀嚓了,李渊“两子十孙同日并命,不得己而禅位”。
杨广三征高丽、三幸江都、两巡塞北、三临涿郡、一游河右,还亲自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南诏、琉求等国,好大喜功,消耗民财,破坏生产,人民痛苦不堪。李世民也出征吐蕃、吐谷浑、高昌、薛延陀等国慧汪,两次亲征高丽,无功而还,在第三次出征筹备中身亡。史书没有关生产破坏人民痛苦的记载,但估计不能少,难道李世民打仗的成本会比杨广大幅度降低?
杨广杀高颎,李世民毁魏征墓碑,赐刘洎自杀;杨广信方士之言诛李浑一家,李世民信方士之言欲尽诛武氏,而且因张亮名字合了谶纬,杀死张亮,籍没其家;杨广信任道士潘诞配制长生不死药,但潘诞提出要用童子的骨髓入药,杨广大怒,立即将其处死,李世民自称不信道教长生不死传说,结果却吃延年药而死;杨广的孙子被李渊拥立为恭帝,不久篡位。李世民死后儿子继位为高宗,却被小老婆武媚所篡。
在奢侈程度上,李世民比杨广也好不到哪去。杨广迁都洛阳,不是单纯为了享乐,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原因,开凿运河同样如此。如果是爱下江南是为了看琼花纳美女,可他还去了山东,还去了塞北,还去了辽东,难道也是为了旅游观光?李世民呢,他干预史官修史,后人看不到太多他的劣迹。但屡偶也能窥见一斑,贞观二十二年,他快死了,对太子李治说: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人即将死,其心也善,其言也切呀。
第三,从个人能力素质看,杨广比李世民强
杨广和李世民都是排行老二,都是从兄长那里夺嫡当了太子。立长子为太子,是祖制和习俗,隋唐也不例外。但后面事情有变,不管是皇帝老子改变主意,还是其他皇子威逼改弦更张,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其他兄弟才能和实力超过了长子,而且超出许多,不仅是奥迪和奥拓的差别,甚至是汽车和骡车的分水。李家老大和杨家老大当太子时,他俩岁数都不大。年纪小,阅历少,谁高谁下还看不出来。随着岁月流逝,诸皇子逐渐长大成人,高下就分出来了。
李世民有列土开疆的万丈雄心,杨广难道没有?李世民有显赫军功,先后平定了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刘黑塔、萧铣、薛仁杲等武装集团,杨广难道没有?李唐的人有目光,发现李老二比李老大出色,杨隋的人就是瞎子聋子 哑子外加傻子,放着现成的太子不拜,吃饱撑的非要冒风险把杨老二架弄成太子?
我们再来看两人的业余爱好。李世民爱好比较单一,最擅长弓马骑射。杨广兴趣爱好比较多,善词诗,能草书,擅飞白,工丹青,富收藏。他在洛阳观文殿后修妙楷、宝迹两台,里面藏法书和名画。杨广的文学修养挺高,也过不少豪放雄浑的诗,后人认为唐诗受隋朝影响较多。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