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勤抄文言文翻译
1. 《张溥勤抄》的翻译
原文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笔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译文
张溥小时候就喜好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后大声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再抄写。这样进行六七遍才罢休。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头和手掌都磨成茧子了。冬天手也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洗好几次。后来他给自己读书的书房取名“七录斋”。张溥写诗作文速度很快。各地的人求取他写的诗文,(他)不打草稿,对着客人用毛笔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因此他在当时名声很高。
2. 【文言文阅读好战必亡、一举两得、张溥勤抄的翻译、寓意】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魏文侯问李克:“怎样治理国家呢?” 李克回答说:“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给付出劳动的人以衣食,封赏有功劳的人(按劳分配,论功行赏),推行赏罚得当的政策.”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国人还是不满意,为什么 ” 李克回答到:“国家有不劳而获的蛀虫!我认为: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祖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还能(继承)他们的待遇,出门就乘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鼓乐歌舞的享受,正因为这些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地方上的法规(按劳分配,论功行赏).因此(有必要)取消这些人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消灭蛀虫.”。
3. 张溥勤抄的重点词语翻译:汤;名;毫;就;以
汤:热水。
名:取名,命名。
毫:毛笔。
就:完成。
以:因为。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即“因此”。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裂),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张溥小时候就喜好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后大声读一遍就烧掉,然后再抄写。这样进行六七遍才罢休。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头和手掌都磨成茧子了。冬天手也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洗好几次。后来他给自己读书的书房取名“七录斋”。张溥写诗作文速度很快。各地的人要他写诗文,他不打草稿,对着客人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因此他在当时名声很高。
命名意图:记录自己求学时的勤奋刻苦,同时也是表明自己成功的经验,以勉励他人。
4. 张溥嗜学的注释译文
(01)嗜(shì ):特别爱好,喜好
(02)钞:通“抄”,抄写
(03)已:停止,完
(04)一过:一遍
(05)即:就,立即
(06)焚:烧
(07)如是:像这样。是:这样
(08)始:才
(09)管:笔管
(10) 皲(jūn):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11) 沃:浸泡
(12)汤:热水,开水
(13)名:命名
(14)斋:指书房
(15)征索:索取
(16)草:草稿
(17)毫:毛笔
(18)俄顷:一会儿
(19)就:完成(靠近)
(20) 以故:因为这个原因
(21)名:命名
(22)录:抄写
(23)数:多
(24)索:索取
(25)之:的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之后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数次。
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
文学常识
强。“强”这个词有两个读音。读qiáng的意思,主要和“弱”义相对,是“刚强”、“坚强”、“强悍”等意思,和今义差不多。读qiǎng,主要是“勉强”、“竭力”、“硬要”的意思,如本文“聊以强记耳”,句意是“姑且用这种方法勉强背诵罢了。”有如《问说》“强以为知”,这个“强”,就是“硬要”的意思,句意是“硬要装作懂得”。
文史常识
《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三十卷。清代张廷玉等编撰。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64年)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而其修攥时间之久、用力过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修成以后,其中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