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如何提高高中
2017-05-19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政治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何把理论性强的政治课讲的生动、具有时效性、趣味性是对每个教师的考验。这里仅对我个人的经验谈谈。
一面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选用教学方法
平时我们都喜欢吃对自己胃口的食物,学生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对于普通班学生,要立足基础知识,不能有过高的要求,现在教育界注重研究性学习,通过老师的主导,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题,最终形成研究性成果。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确有它先进的一面,但从已产生的成果和实践上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开展的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能形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性成果的是少数优秀学生,大多数人是一个看客,这种教学方法难以避免的走向“精英教育”,与现代教育原则相背离。我个人觉得研究性学习本身有一个悖论,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但至少没有一个教学方法是“包治百病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快班的学生,成绩好知识面广,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在骨子里有一股傲气,不甘心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他们要提前说明本框体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以方便他们自学。注意把知识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分析热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视野
对于普通班学生,他们本身不是祖国未来的研究性人才,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因此重在教材知识的把握。如何把握教材知识?关键是提高课堂的效率,因为靠他们课外下功夫学习政治是天方夜谭。让他们记住教材知识,一定要保证在课堂上知识要不断重现,当然知识的重现不是同样的话反复说,因为这样容易导致教学的趣味性较差。知识的重现除了常规的:新课讲解----习题巩固---知识复习的模式外,还应通过讲授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表现出来。例如,在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运用的分析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质变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讲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要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征和意识的能动性特征。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时,要注意区分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在这些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中实现了知识的重现。
二如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思想政治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内部信息得到加工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也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讲清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很重要。
首先我觉得联系的实际,应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提高兴趣。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引入乡土教育内容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从而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讲高一经济学宏观调控中的市场经济的缺陷时,我就引用“掉渣烧饼”的兴衰为例。又如,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三党性教育的重大课题,挑选家乡籍的先进人物,模范党员干部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
其次,有个问题也值得每位同仁思考:思想政治课中理论联系实际时是不是应该总是要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新课教学,面对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时,我们的关键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上我的课有用,有可以卖弄的地方。对于知识和热点的结合,我个人觉得不必放在主要方面,因为他们对社会热点不会感兴趣,国家主席是谁不一定知道,但知道周杰伦的生日和他谈了几次恋爱,因此对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妨先下里巴人,从学生习以为常的实例入手,让他们通过我的课掌握些课外知识。当然,这些实例的讲解要幽默,要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如我讲“联系的条件性”时,我就问学生“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我和长白山的老虎有联系吗?”如果学生回答有联系,我就问……学生就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个知识,当我复习时学生都还记得这个事例。
讲“实践决定认识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奥运会游泳项目和滑雪项目上很少有来自炎热非洲的运动员?自然科学中哪门学科最先产生?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让学生想为什么东方人大多保守、尊老、不愿迁徙;而西方人大多爱冒险、不在乎漂泊。这些都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有关系。这些知识能很大的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自然他们听到后会在闲谈中卖弄,下次还会认真听课,慢慢学习兴趣就来了。
再次,联系实际时,要注意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讲政治学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因为地缘政治毕竟是政治学中很重要的派别。讲“内外因时”,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内部原因和导火索。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结合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只能是空想的原因。这样既符合文综高考的要求,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这门学科的有用性。
不过,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事实上政治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大杂家。多阅读些书报,就可以做到。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上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觉得是教学方法上的最高境界,好似无招胜有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老师来主导,你怎么来主导?你有多少时间来主导?我觉得为什么不能也发挥老师的主体地位呢。在课堂上应该有学生和老师的双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老师的主体地位不是老师一堂课讲到底,林彪说“大海航行靠舵手,革命成功靠毛泽东思想”课堂教学一样。面对普通班学生必须让他们紧紧围绕在我的周围,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更应该根据高考的试题,了解教材中那些重要知识点在高考中是怎样考察的,重点考察什么知识点。如“实践决定认识”是重点,但高考怎么考?在高考中他往往给你一段材料让你判断是哪一种决定作用,因此在讲授这一内容时,要注意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如高考题中,常能看到这种问法—“谈谈你对某种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要回答这个现象是什么?是好是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问题光靠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此外,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对他们放松要求,学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不尊重你,也影响了你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纪律。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政治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何把理论性强的政治课讲的生动、具有时效性、趣味性是对每个教师的考验。这里仅对我个人的经验谈谈。
一面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选用教学方法
平时我们都喜欢吃对自己胃口的食物,学生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老师的教学活动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对于普通班学生,要立足基础知识,不能有过高的要求,现在教育界注重研究性学习,通过老师的主导,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题,最终形成研究性成果。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确有它先进的一面,但从已产生的成果和实践上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开展的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能形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性成果的是少数优秀学生,大多数人是一个看客,这种教学方法难以避免的走向“精英教育”,与现代教育原则相背离。我个人觉得研究性学习本身有一个悖论,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但至少没有一个教学方法是“包治百病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快班的学生,成绩好知识面广,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社会责任感强,在骨子里有一股傲气,不甘心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他们要提前说明本框体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以方便他们自学。注意把知识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分析热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视野
对于普通班学生,他们本身不是祖国未来的研究性人才,我们应该把他们培养为应用型人才。因此重在教材知识的把握。如何把握教材知识?关键是提高课堂的效率,因为靠他们课外下功夫学习政治是天方夜谭。让他们记住教材知识,一定要保证在课堂上知识要不断重现,当然知识的重现不是同样的话反复说,因为这样容易导致教学的趣味性较差。知识的重现除了常规的:新课讲解----习题巩固---知识复习的模式外,还应通过讲授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表现出来。例如,在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运用的分析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质变就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讲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要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特征和意识的能动性特征。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时,要注意区分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在这些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中实现了知识的重现。
二如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思想政治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社会生活,我们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提出的触及社会生活的深层问题,必须靠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其内部信息得到加工后,才能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也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因此,作为教师,除了讲清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很重要。
首先我觉得联系的实际,应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提高兴趣。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引入乡土教育内容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从而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讲高一经济学宏观调控中的市场经济的缺陷时,我就引用“掉渣烧饼”的兴衰为例。又如,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三党性教育的重大课题,挑选家乡籍的先进人物,模范党员干部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
其次,有个问题也值得每位同仁思考:思想政治课中理论联系实际时是不是应该总是要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新课教学,面对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时,我们的关键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上我的课有用,有可以卖弄的地方。对于知识和热点的结合,我个人觉得不必放在主要方面,因为他们对社会热点不会感兴趣,国家主席是谁不一定知道,但知道周杰伦的生日和他谈了几次恋爱,因此对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妨先下里巴人,从学生习以为常的实例入手,让他们通过我的课掌握些课外知识。当然,这些实例的讲解要幽默,要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如我讲“联系的条件性”时,我就问学生“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我和长白山的老虎有联系吗?”如果学生回答有联系,我就问……学生就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个知识,当我复习时学生都还记得这个事例。
讲“实践决定认识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奥运会游泳项目和滑雪项目上很少有来自炎热非洲的运动员?自然科学中哪门学科最先产生?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让学生想为什么东方人大多保守、尊老、不愿迁徙;而西方人大多爱冒险、不在乎漂泊。这些都与他们的生产方式有关系。这些知识能很大的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自然他们听到后会在闲谈中卖弄,下次还会认真听课,慢慢学习兴趣就来了。
再次,联系实际时,要注意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让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如讲政治学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因为地缘政治毕竟是政治学中很重要的派别。讲“内外因时”,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内部原因和导火索。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结合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只能是空想的原因。这样既符合文综高考的要求,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这门学科的有用性。
不过,这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事实上政治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大杂家。多阅读些书报,就可以做到。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
在教学上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觉得是教学方法上的最高境界,好似无招胜有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老师来主导,你怎么来主导?你有多少时间来主导?我觉得为什么不能也发挥老师的主体地位呢。在课堂上应该有学生和老师的双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老师的主体地位不是老师一堂课讲到底,林彪说“大海航行靠舵手,革命成功靠毛泽东思想”课堂教学一样。面对普通班学生必须让他们紧紧围绕在我的周围,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更应该根据高考的试题,了解教材中那些重要知识点在高考中是怎样考察的,重点考察什么知识点。如“实践决定认识”是重点,但高考怎么考?在高考中他往往给你一段材料让你判断是哪一种决定作用,因此在讲授这一内容时,要注意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如高考题中,常能看到这种问法—“谈谈你对某种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要回答这个现象是什么?是好是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会导致什么后果?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问题光靠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此外,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对他们放松要求,学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不尊重你,也影响了你的教学效果和课堂纪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