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的卫灵公真的像孔子说的一样昏庸无道吗?

 我来答
满屋新鲜事
2020-10-01 · TA获得超过56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33
展开全部

卫灵公,姬姓,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在孔子的眼中,曾与他打过交道的卫灵公就是个无道昏君:“谓卫灵公之无道。”


首先,卫灵公早年励精图治,平定国内的叛乱。

《左传》记载:卫昭公二十年,公子絷、公子朝、齐豹等人在国内发动叛乱。内乱爆发时,刚满十八岁的卫灵公并不在都城。虽然,他在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返回都城,但这时的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了。所以,卫灵公不得不带着亲信逃往死鸟。

过了一段时间,北宫喜杀掉了齐豹,得到消息的卫灵公找到了突破口,立即返回都城与北宫家族联盟,为自己争取到一支力量。次日,卫灵公便借助这支力量平定了叛乱,然后,开始追究一干叛乱发起者的责任。

不过,北宫氏亦是叛乱的发起者之一,虽有帮助卫灵公平乱的事实,但该家族只是出于利益才帮助卫灵公的。靠着平乱的功劳,北宫氏逐渐崛起,已经威胁到卫灵公的地位。卫灵公十分聪明,他借助了外国的力量。

在与齐景公进行了密谋之后,卫灵公派北宫结前往齐国进行外交活动,随后,齐国故意找茬拘禁了北宫结并声称要发兵攻卫。这样,卫灵公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责任推给北宫家族,通过削弱该家族的势力解决了北宫尾大不掉的隐患,还将罪魁祸首北宫结交给齐景公处置,巩固了两国的关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卫灵公的智商是相当高的,他与齐景公的计划既削弱了北宫氏的实权,又让公卿们觉得合情合理,同时,还促进了与齐国的外交关系,一举三得。


其次,就是善于纳谏。

鲁国与晋国之间隔着卫国,所以,鲁国在打晋国时理应要向卫国呈递借道文书。然而,鲁国公根本没把卫国当回事,大摇大摆地从卫国境内穿过,打完了仗又大摇大摆地从卫国境内返回。

换做任何一个诸侯,都忍不了这种奇耻大辱。卫灵公起初也想带兵与鲁国决一死战,一雪前耻,不过在公叔文子的一番谏言下,卫灵公收回成命,选择隐忍。因为,当时鲁卫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不小,如果贸然开战,倒霉的肯定是卫国。所以,卫灵公及时地听取大臣的意见,没有被愤怒左右。

某个天寒地冻的深冬,卫灵公突发奇想要修一座大池塘。大臣宛春以天气寒冷,工匠没有办法在室外工作为由,劝卫灵公暂停工程。卫灵公当即同意了,叫停了池塘工程。有与宛春关系不睦的大臣对卫灵公说道:“下令在冬天修建池塘的是您,劝阻您暂停工程的却是宛春。那些工匠,肯定会怨恨您的命令,反而对宛春感恩戴德。”

卫灵公解释道:“我认为并非如此,宛春原本只是个无名小卒,是我提拔他成为士大夫的。曾经老百姓都不知道有宛春这号人,通过这件事刚好可以提高他的知名度。宛春有仁善之举,我任用他何尝不是一种仁善之举呢?明事理的人,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最后,是卫灵公颇有威望。

卫国地盘小兵力少,属弱国之流。不过,在卫灵公执政期间,卫国的实力逐渐强盛。公元510年,卫灵公带着五百乘人马驰援齐国,途径由一千乘晋兵把守的中牟,卫灵公豪情万丈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们的兵车只比我们多五百乘,我刚好能抵过五百乘的兵车,双方势均力敌,冲啊!”

原本晋人想要好好教训一下不知好歹的卫灵公,谁知早年投靠晋国的褚师圃却阻止了这场战争:“卫国的人马虽然不多,但这次由卫灵公亲自坐镇,我们很难打赢,还是赶紧撤吧。”最终,晋人没敢轻举妄动。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卫灵公起码有五百乘的威慑力,在当时的“诸侯圈”里他绝对是个狠角色。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是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


既然,卫灵公是个如此出色的统治者,为什么孔子还要抨击他呢?

通过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就是卫国,不过,卫灵公知道孔子只是图一个虚名,所以,并没有启用他,只是给了他优厚的俸禄和待遇,帮他招贤纳士。孔子认为食君之禄就该做点实事,卫灵公此举是在折辱他,所以,他才会对卫灵公抱有偏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