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名词解释
静脉名词解释如下:输送血液回心脏的血管。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二氧化碳,血色暗红。
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体循环中约65~70%的血含于静脉中(门脉系统、肝和脾贮存的血除外)。
肺循环中静脉含血约50~55%。静脉管壁比动脉薄而柔弱,弹性也小,故在固定染色的切片中,管壁常瘪陷,管腔变扁或呈不规则形。
小静脉:毛细血管渐变为静脉,最初只在内皮周围增加了薄层结缔组织。管径达50μm时,内皮和结缔组织间出现排列稀疏的平滑肌。
管径再大时平滑肌成为完整的一层,管径小于500μm的都属微静脉。管径0.2~1mm的静脉称小静脉。小静脉内膜只有内皮,中膜有2~4层平滑肌,少许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组成。
中静脉:血管的管径为1~10mm,管壁厚约为管径的1/10。除静脉主干外,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内脏静脉和四肢远侧静脉属此类。内膜薄,内皮细胞呈多角形,内皮下层很薄或不明显,含少许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大多没有内弹性膜,但下肢血管有薄的内弹性膜。中膜薄,为排列不密的环行平滑肌束,肌束间有少许结缔组织。外弹性膜很薄或无。外膜相当厚,成自结缔组织,有些血管有较多纵行平滑肌束,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2024-11-30 广告
静脉名词解释是指从全身的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就叫做静脉,
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体循环中约65~70%的血含于静脉中(门脉系统、肝和脾贮存的血除外)。肺循环中静脉含血约50~55%。静脉管壁比动脉薄而柔弱,弹性也小,故在固定染色的切片中,管壁常瘪陷,管腔变扁或呈不规则形。
小静脉:
毛细血管渐变为静脉,最初只在内皮周围增加了薄层结缔组织。管径达50μm时,内皮和结缔组织间出现排列稀疏的平滑肌。管径再大时平滑肌成为完整的一层,管径小于500μm的都属微静脉。管径0.2~1mm的静脉称小静脉。小静脉内膜只有内皮,中膜有2~4层平滑肌,少许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组成。
中静脉:
血管的管径为1~10mm,管壁厚约为管径的1/10。除静脉主干外,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内脏静脉和四肢远侧静脉属此类。内膜薄,内皮细胞呈多角形,内皮下层很薄或不明显,含少许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大多没有内弹性膜,但下肢血管有薄的内弹性膜。
中膜薄,为排列不密的环行平滑肌束,肌束间有少许结缔组织。外弹性膜很薄或无。外膜相当厚,成自结缔组织,有些血管有较多纵行平滑肌束,有营养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大静脉:
管径都大于9~10mm,包括颈外静脉、无名静脉、奇静脉、肺静脉、髂外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和腔静脉等。大静脉的管壁较薄,约为管径的1/20。内膜的构造与中静脉的基本相同。
内皮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纵行平滑肌束。内弹性膜有较大的窗孔或呈断裂状。中膜薄,由几层平滑肌组成,或没有中膜。外弹性膜不明显或不存在。外膜最厚,比中膜厚几倍,由结缔组织组成,含纵行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束,常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营养血管和淋巴管比动脉多,可深入到内膜附近,也有丰富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