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自己怎么写
我们常常在真与假间纠结、徘徊;我们常常认为这是真的,但其实却是假的认知。
我认识教师。在我印象中,教师每天能面对着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懂事的孩子,教师能每天按时上下班,教师在工作之余还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我说我认识,可是经过多次的教师培训后,我却又不认识了。
我不认识教师。但我认同江干教师的教育精神。
“激情、奉献、智慧”,这六个字,铿锵有力。
激情,是对实现理想的教育满怀希望,是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激情,是一种信念;激情,是一种永不褪色的笑容。当你站上那三尺讲台,学生的目光就会像源源不断的电流,为你供电,让你发亮发光,这便是激情的诠释。当你批改作业本,学生的思考就会像阵阵海风的吹拂,让你的脑海泛起层层的波涛,涛声滚滚,这便是激情的阐说。
奉献,是乐此不彼。过去,我们常常用红烛来形容教师,燃烧自我,照亮他人,但这真的恰当吗?油尽烛灭,留给人更多的是一片死寂。其实,教师的奉献并非是盲目的,或许在你眼中这是无私,这是奉献,但在学生眼中却是分担与痛苦,而这又恰恰是我们新教师所常犯的一种一厢情愿式的错误。学会换位思考,真正想学生所想,用真心去对待学生,并将此视为一件乐事,这才是我们所要坚持的奉献准则。正像我们在称赞某些老教师无私奉献时,他们会很诧异地答道,“这只是我喜欢做的事而已。”当你完全沉浸在一件事之中,即使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你也丝毫不会感到异常,也不会将此视为奉献,因为这是你所喜欢之事,是你愿倾尽一生来做之事。而对于此时的我们来说,教育好每一位孩子就是这么一件事,无关奉献,只是让自己乐此不彼。
智慧,是爱。只有爱,才能让学生变得聪明,让老师变得充满智慧!因为爱学生,我们才会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对每一个个体都给予充分的关注。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次智慧的积累,成就了学生,也就成全了我们自己!智慧,是真诚。真诚地对待学生,用恳切而真诚的言语,唤醒学生的心灵,砥砺学生前行,这言语有时候像一股春风,滋润心田;有时候像一顿牛鞭,醒脑提神。像春风,却不溺爱;像牛鞭,却能尊重学生的人格。语言是人格的写照,真诚的语言映衬出崇高的心灵,崇高的心灵才能像磁石一样,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只有真诚,我们才能做好学生通往知识海洋的摆渡人,才能彻底教会学生求真知,做真人。
认识,却又不认识。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认识的总是微乎其微,我们需要每天都在不断地认识,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成长,我们需要在认识中寻求新的认识。黄小波先生在培训会上曾给我们新教师赠言:但求耕耘,莫求收获,时间会很忍耐地等待奋斗不息的人的成功。而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愿但求认识,且求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