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建设实现城镇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的意义
一、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越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就越快,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入贯彻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利于较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能有效转变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
三、城镇化建设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谈到城镇化建设,在纵观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我们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1、(1986~2000)政府主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个阶段的主张,造成了中小城市发展迅速,但大城市发展滞后。
2、(2001~2005)政府强调要兼顾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解除了对于大城市的发展限制,从允许农民工进城到鼓励支持态度的转变,推动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3、(2006~至今)政府主张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