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韩非的人性论是法家人性自利说的集大成者,与其他先秦诸子比较而言,人们对他的自利说不但没有浓厚的兴趣,甚至也缺乏探讨的耐心,所以他的观点常常被视为荀子人性论的延续.那麼,荀子明确认定人性是恶的,但是韩非却不延续荀子所说的「人性为恶」,而只是用此以描写政治及社会情况,这是为什麼 如果人人皆有自私自利之心(简称为「自为心」) ,就可能出现有三种原因,一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二是基於政治野心所助长;三是在政治之间,使得与人冲突难以调和.因此,我所要了解的是韩非认为人性到底是什麼 是延续荀子的「性恶论」学说 还是他吸收各家学说以自立一说 这是值得探讨的.
(二)研究方法
首先,在绪论部份,先描写人性论及其重要性,再探讨韩非的人性论意涵;接著,在第三点探讨韩非人性论溯源,以老子,先秦法家(商鞅,慎到,申不害)及荀子为对象;接著,在第四点部份探讨韩非人性论主张;接著,在第五点时,探讨韩非人性论的批判,并先厘清其优缺点,再提出笔者执疑部份;最后,在结论部份,主要提出对法家人性论的疑问与省思.
(三)研究范围
本论文以《韩非子》全书为主要范围,因探讨韩非人性观点及渊源部份,故渊源部份会提及《老子》,《商君书》,《申子》,《慎子》,《荀子》等书.
由於《韩非子》是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历来篇章真伪的情形,颇多令人提出执疑,不过本论文所使用的先秦诸子相关资料,都是采用现行流传使用的版本全貌,而真伪的部份,较不去探讨,并以前人考据过的说法,以陈启天《韩非子校释》为代表.至於版本的选用问题,现行的版本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陈启天《增订韩非子校释》较易入手,因陈启天《增订韩非子校释》的编排目次已非《韩非子》的本来面目,故本论文所使用的版本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为主,毕竟较前者可靠.
笔者使用陈奇猷先生所著的《韩非子集释》中,搜寻与韩非人性论相关的篇章有〈奸劫弑臣〉,〈解老〉,〈备内〉,〈内储说上〉,〈内储说下〉,〈外储说左上〉,〈难一〉,〈难二〉,〈难三〉,〈说疑〉,〈六反〉,〈八经〉,〈心度〉,〈制分〉,共计十四篇.
笔者依上述篇章,将其有关韩非人性论的内容,分述如下:
〈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
〈备内〉:「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内储说上〉:「夫戳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内储说下〉:「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外储说左上〉:「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难一〉:「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
〈难二〉:「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难三〉:「人情皆喜贵而恶贱.」
〈说疑〉:「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
〈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故父母之於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八经〉:「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於天下者必塞.」
〈制分〉:「民者好利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
此十四篇章中,笔者未能全部罗列出有关韩非人性论的观点提出来,而以篇章中的一段文字表示其相关性.
二,绪论
(一)何谓人性论
根据王海明所著的《人性论》中指出「人性」的定义:「人性一词,是由「人」与「性」构成.「人」在此是一个全称,指的是一个人;「性」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东西,是依附於实体的东西,因而叫做「属性」.因此,人性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属性.」但是,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人性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人的「本能」,而本能的定义是指有机体先天固有而又受意识支配的活动.」而袁信爱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到「人性论」的定义:「举凡探讨人类本性之形成与内涵,心性关系,性情关系,善恶的根源等问题者,即归入「人性论」的论域.」由此观之,三位学者的说法皆不同,那麼「属性」与「本能」都算是人性吗 笔者认为「属性」是人的共通本性,比如说:同情心,报恩心...等;而人的「本能」若属於人性,但是人性却不是人的「本能」,比如说:人生而固有两只手和两只脚,不是本能,却是本性,是人性.因此,人性是人的本能,是一切普遍本性,而「人性论」就是指人的普遍本性,包括善恶的根源,是属於人性的本质问题.
那麼,接著我们要看的是先秦诸子的人性论的争论非常激烈,却唯独具有共识的是「以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比如说:孟子是性善论者,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我固有之也;荀子是性恶论者,他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傅斯年先生说:「荀子所谓性恶者,是生来本恶也;孟子所谓性善者,是生来本善也」而西方思想家埃尔伍德认为「我们所说的人性,乃是个人生而赋有的性质,而不是生后通过环境影响而获得的性质」,不过他的解读却引发笔记的疑问:因为他这个观点蕴含著「人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虽然人生而固有的本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人的社会本性却是后天获得的,所以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所谓「社会」,是由上述两者所结合的共同体,比如说:同理心不仅是人的社会性,也是一种社会本性,这是一个人与他人有关的感情.所以,笔者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则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
(二)人性论重要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是与人之间的伦理行为,所以要谈的是道德善恶的人性.因为人性既然生而固有,也就是无法说明道德善恶,但是人性若从后天学习的,则是可以选择与改变的,也就可以说明道德善恶,比如说: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有同情心便说他是善,也不能根据他有嫉妒心就说他是恶,应该要看的是同情心较多则为善;嫉妒心较多则为恶.王阳明说:「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实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也就是说,人性的实用量多,是可以说明道德善恶的.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善是一切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恶是一切伦理行为不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
总而观之,人性论的重要性在於只研究善与恶,也就是研究能够指导一切伦理行为的道德原则,亦即道德总原则;而不研究能够从某些伦理行为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如:公正,人道,自由,平等...等,也就是说,人性论通过道德目的和标准而从人的一切伦理行为推导到优良道德总原则:善,因为人性论只是个基础,如果影响到社会中环境,如政治利益等等,则人性为善为恶,则必有严重的影响.
(三)韩非人性论之意涵
在探究韩非人性论之内涵之前,笔者参考许宗兴《孟子性善论解析》的「性」之意涵,因此也认为必须先厘清人性论的「意涵」这个定义,可以将其分成两种角度来看:一是就「初生的状态」来看,如何判断一个人初生状态的人性是否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新性有善有恶论;二是就「性的本质」来看,一个拥有这些初生状态的人性论点,必须判断它们的本质何者为善恶.
1.以「初生的状态」来看
(1)性善论
认为人性是善的理论.孟子为此种理论的创始者,所以在《孟子.告子》
中:「人性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说明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在《孟子.公孙丑》中又说明:「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里说明的四种心,也就是一种人性.在《孟子.告子》中也说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将这四种心视为符合道德标准,因为一个人的品德若用此四种心为标准,则人性是善的.
(2)性恶论
认为人性是恶的理论.荀子为此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所以在《荀子.性恶》
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强调人性只有恶.在《荀子.正名》中,他认为孟子所谓的四心并不是人性,而是人伪.如果说四心是四端,那麼经由扩充内容,则性恶论就可约略而成,如:在《荀子.性恶》中:「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骨体肤理好愉快,是皆生於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於伪.」也就是说人性多了自投所爱和利己的观念,这就是性恶论的关键.
(3)性有善有恶论
以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观点来看,可能无法接受这个观点,前者有提到若人心为善,则依据「四心」为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而性恶论强调人性多自投所爱和利己的观点.但是,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因为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片面的,应该将两者相互调和.因此他将人性分为三种,也就定义了「性三品论」:「一种人的人性是善的;一种人的人性是恶的;一种人是介於二者之间的人的人性是有善有恶的.」笔者认为他定义的重点在於人虽然有善有恶,可是经过后天的教养,修养善者为善人,修养恶者为恶人.
根据上述所言,为了使「性有善有恶论」不流於片面性,於是笔者举两个例子来看:一是性善论中的「四心」之一,「仁」这个字义是好的,但是在本质上却有善有恶,比如:如果我同情一个人并进而帮助对方,这样是一个利他的行为,可是却只是增进对方的利益,所以是善也是恶;二是性恶论中的自投所爱,利己的观念来看,比如:因为我有了利己观念,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利益,所以是善也是恶.因此,在事物的本身,是存有正反两面的因素.
(4)新性有善有恶论
根据王海明先生所著的《人性论》中指出,新性有善有恶论的重点是人性分为十六种,六种类型,四种规律,笔者只引用基本的观点以切合主题,其余省略.以伦理学来看,所谓人性,是指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伦理行为是由伦理行为为目的和伦理行为手段所构成.那麼伦理行为目的则分为四种:害他目的,利他目的,利己目的和害己目的.害他目的在於引发恨人之心,复仇心和嫉妒心;利他目的在於引发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和完善自我道德之心;利己目的在於引发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总而言之,这些目的的最终都是在引发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利己心.而以伦理行为手段的人性,则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每个人都有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四种行为手段,但是必定是利他或害他为恒久,而只能偶尔利己与害己,这是伦理行为手段对数量非统计性的规律;第二种是任何一个社会,就大多数人的行为来说,利他手段必定是恒久的,而其他手段,包括损人害己和利己手段,都算是偶尔的.以这两种而言,笔者倾向第二种,因为就人性来说,它的发展方向是趋善避恶,利他的目的就是使双方皆能和平共处,才是长久的做法,而利己,害己,害他都拥有其弊端,如:利己则损害人;害己则无益於自身;害他则利於自身.因此,就其长久的看法,唯有利他才能利己,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5)性无善恶论
告子是此理论的代表,在《孟子.告子》中提到:「食色性也.」他所认为的人性,不是人的食欲和性欲,因为那是人生而固有,并且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性.也就是说,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性是天生自然的,因此也无所谓道德善恶的观点,但是此点却令笔者有所执疑,如果将人的食欲和性欲细分,两者皆属於人的行为范畴.因此,就行为范畴而言,同情心,嫉妒心也是属於此类,若其量的多少来看,是可以言其善恶的.
2.就「性的本质」来看
笔者将上述所列出的五种人性论观点,藉此探究各个观点中的性的本质是「善或恶」.而性善论与性恶论,依据上述「初生的状态」来看,我们已经清楚分辨其本质,分别是善和恶.那麼,我们所要理解的是以下三者: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和新性有善有恶论.
首先,以性有善有恶论来看,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定义了「性三品论」:「一种人的人性是善的;一种人的人性是恶的;一种人是介於二者之间的人的人性是有善有恶的.」笔者认为此处的性的本质是善或恶,其实是因个人的立场来判断而无明确介定的定义.接著,以新性有善有恶论来看,笔者认为此处的性的本质是恶的,因为若凡事以「利」为中心来进行人性,则人性一开始是恶的,也许经过利己,利人的方式,才又看到人性有善有恶.最后,以性无善无恶论来看,笔者认为此处性的本质是恶的,因为王海明先生的介定以人的行为范畴来决定关键,不过笔者认为人的行为范畴还是接近人自身的权益来决定,因此人性是恶的.
根据上述来区分「性的本质」,笔者发现这种判断是因人而异,而韩非人性论中的性的本质,如:在《韩非子》中的〈八经〉:「人情者,有好恶.」,〈解老〉:「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备内〉:「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内储说上〉:「夫戳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内储说下〉:「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外储说左上〉:「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难一〉:「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难二〉:「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难三〉:「人情皆喜贵而恶贱.」,〈说疑〉:「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故父母之於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於天下者必塞.」,〈制分〉:「民者好利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和〈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由此观之,因为他强调人性是「趋利避害」,也就是以私心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并能躲避灾害.因此,「趋利避害」的内涵是恶的,而笔者认为韩非所谓的人性论的观点,因为多了自私和利己的观念,所以较接近性恶论,并且其性的本质也是恶的.
三,人性论溯源
(二)研究方法
首先,在绪论部份,先描写人性论及其重要性,再探讨韩非的人性论意涵;接著,在第三点探讨韩非人性论溯源,以老子,先秦法家(商鞅,慎到,申不害)及荀子为对象;接著,在第四点部份探讨韩非人性论主张;接著,在第五点时,探讨韩非人性论的批判,并先厘清其优缺点,再提出笔者执疑部份;最后,在结论部份,主要提出对法家人性论的疑问与省思.
(三)研究范围
本论文以《韩非子》全书为主要范围,因探讨韩非人性观点及渊源部份,故渊源部份会提及《老子》,《商君书》,《申子》,《慎子》,《荀子》等书.
由於《韩非子》是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历来篇章真伪的情形,颇多令人提出执疑,不过本论文所使用的先秦诸子相关资料,都是采用现行流传使用的版本全貌,而真伪的部份,较不去探讨,并以前人考据过的说法,以陈启天《韩非子校释》为代表.至於版本的选用问题,现行的版本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陈启天《增订韩非子校释》较易入手,因陈启天《增订韩非子校释》的编排目次已非《韩非子》的本来面目,故本论文所使用的版本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为主,毕竟较前者可靠.
笔者使用陈奇猷先生所著的《韩非子集释》中,搜寻与韩非人性论相关的篇章有〈奸劫弑臣〉,〈解老〉,〈备内〉,〈内储说上〉,〈内储说下〉,〈外储说左上〉,〈难一〉,〈难二〉,〈难三〉,〈说疑〉,〈六反〉,〈八经〉,〈心度〉,〈制分〉,共计十四篇.
笔者依上述篇章,将其有关韩非人性论的内容,分述如下:
〈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
〈备内〉:「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内储说上〉:「夫戳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内储说下〉:「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
〈外储说左上〉:「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
〈难一〉:「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
〈难二〉:「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难三〉:「人情皆喜贵而恶贱.」
〈说疑〉:「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
〈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故父母之於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八经〉:「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於天下者必塞.」
〈制分〉:「民者好利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
此十四篇章中,笔者未能全部罗列出有关韩非人性论的观点提出来,而以篇章中的一段文字表示其相关性.
二,绪论
(一)何谓人性论
根据王海明所著的《人性论》中指出「人性」的定义:「人性一词,是由「人」与「性」构成.「人」在此是一个全称,指的是一个人;「性」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东西,是依附於实体的东西,因而叫做「属性」.因此,人性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属性.」但是,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人性以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人的「本能」,而本能的定义是指有机体先天固有而又受意识支配的活动.」而袁信爱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到「人性论」的定义:「举凡探讨人类本性之形成与内涵,心性关系,性情关系,善恶的根源等问题者,即归入「人性论」的论域.」由此观之,三位学者的说法皆不同,那麼「属性」与「本能」都算是人性吗 笔者认为「属性」是人的共通本性,比如说:同情心,报恩心...等;而人的「本能」若属於人性,但是人性却不是人的「本能」,比如说:人生而固有两只手和两只脚,不是本能,却是本性,是人性.因此,人性是人的本能,是一切普遍本性,而「人性论」就是指人的普遍本性,包括善恶的根源,是属於人性的本质问题.
那麼,接著我们要看的是先秦诸子的人性论的争论非常激烈,却唯独具有共识的是「以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比如说:孟子是性善论者,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我固有之也;荀子是性恶论者,他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傅斯年先生说:「荀子所谓性恶者,是生来本恶也;孟子所谓性善者,是生来本善也」而西方思想家埃尔伍德认为「我们所说的人性,乃是个人生而赋有的性质,而不是生后通过环境影响而获得的性质」,不过他的解读却引发笔记的疑问:因为他这个观点蕴含著「人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虽然人生而固有的本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人的社会本性却是后天获得的,所以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所谓「社会」,是由上述两者所结合的共同体,比如说:同理心不仅是人的社会性,也是一种社会本性,这是一个人与他人有关的感情.所以,笔者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一方面是人生而固有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则是人生而固有的社会本性.
(二)人性论重要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是与人之间的伦理行为,所以要谈的是道德善恶的人性.因为人性既然生而固有,也就是无法说明道德善恶,但是人性若从后天学习的,则是可以选择与改变的,也就可以说明道德善恶,比如说: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有同情心便说他是善,也不能根据他有嫉妒心就说他是恶,应该要看的是同情心较多则为善;嫉妒心较多则为恶.王阳明说:「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实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也就是说,人性的实用量多,是可以说明道德善恶的.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善是一切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恶是一切伦理行为不应该如何的道德总原则」.
总而观之,人性论的重要性在於只研究善与恶,也就是研究能够指导一切伦理行为的道德原则,亦即道德总原则;而不研究能够从某些伦理行为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如:公正,人道,自由,平等...等,也就是说,人性论通过道德目的和标准而从人的一切伦理行为推导到优良道德总原则:善,因为人性论只是个基础,如果影响到社会中环境,如政治利益等等,则人性为善为恶,则必有严重的影响.
(三)韩非人性论之意涵
在探究韩非人性论之内涵之前,笔者参考许宗兴《孟子性善论解析》的「性」之意涵,因此也认为必须先厘清人性论的「意涵」这个定义,可以将其分成两种角度来看:一是就「初生的状态」来看,如何判断一个人初生状态的人性是否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新性有善有恶论;二是就「性的本质」来看,一个拥有这些初生状态的人性论点,必须判断它们的本质何者为善恶.
1.以「初生的状态」来看
(1)性善论
认为人性是善的理论.孟子为此种理论的创始者,所以在《孟子.告子》
中:「人性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说明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在《孟子.公孙丑》中又说明:「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里说明的四种心,也就是一种人性.在《孟子.告子》中也说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将这四种心视为符合道德标准,因为一个人的品德若用此四种心为标准,则人性是善的.
(2)性恶论
认为人性是恶的理论.荀子为此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所以在《荀子.性恶》
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强调人性只有恶.在《荀子.正名》中,他认为孟子所谓的四心并不是人性,而是人伪.如果说四心是四端,那麼经由扩充内容,则性恶论就可约略而成,如:在《荀子.性恶》中:「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骨体肤理好愉快,是皆生於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於伪.」也就是说人性多了自投所爱和利己的观念,这就是性恶论的关键.
(3)性有善有恶论
以性善论与性恶论的观点来看,可能无法接受这个观点,前者有提到若人心为善,则依据「四心」为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而性恶论强调人性多自投所爱和利己的观点.但是,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因为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片面的,应该将两者相互调和.因此他将人性分为三种,也就定义了「性三品论」:「一种人的人性是善的;一种人的人性是恶的;一种人是介於二者之间的人的人性是有善有恶的.」笔者认为他定义的重点在於人虽然有善有恶,可是经过后天的教养,修养善者为善人,修养恶者为恶人.
根据上述所言,为了使「性有善有恶论」不流於片面性,於是笔者举两个例子来看:一是性善论中的「四心」之一,「仁」这个字义是好的,但是在本质上却有善有恶,比如:如果我同情一个人并进而帮助对方,这样是一个利他的行为,可是却只是增进对方的利益,所以是善也是恶;二是性恶论中的自投所爱,利己的观念来看,比如:因为我有了利己观念,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利益,所以是善也是恶.因此,在事物的本身,是存有正反两面的因素.
(4)新性有善有恶论
根据王海明先生所著的《人性论》中指出,新性有善有恶论的重点是人性分为十六种,六种类型,四种规律,笔者只引用基本的观点以切合主题,其余省略.以伦理学来看,所谓人性,是指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伦理行为是由伦理行为为目的和伦理行为手段所构成.那麼伦理行为目的则分为四种:害他目的,利他目的,利己目的和害己目的.害他目的在於引发恨人之心,复仇心和嫉妒心;利他目的在於引发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和完善自我道德之心;利己目的在於引发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总而言之,这些目的的最终都是在引发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利己心.而以伦理行为手段的人性,则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每个人都有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四种行为手段,但是必定是利他或害他为恒久,而只能偶尔利己与害己,这是伦理行为手段对数量非统计性的规律;第二种是任何一个社会,就大多数人的行为来说,利他手段必定是恒久的,而其他手段,包括损人害己和利己手段,都算是偶尔的.以这两种而言,笔者倾向第二种,因为就人性来说,它的发展方向是趋善避恶,利他的目的就是使双方皆能和平共处,才是长久的做法,而利己,害己,害他都拥有其弊端,如:利己则损害人;害己则无益於自身;害他则利於自身.因此,就其长久的看法,唯有利他才能利己,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5)性无善恶论
告子是此理论的代表,在《孟子.告子》中提到:「食色性也.」他所认为的人性,不是人的食欲和性欲,因为那是人生而固有,并且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性.也就是说,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性是天生自然的,因此也无所谓道德善恶的观点,但是此点却令笔者有所执疑,如果将人的食欲和性欲细分,两者皆属於人的行为范畴.因此,就行为范畴而言,同情心,嫉妒心也是属於此类,若其量的多少来看,是可以言其善恶的.
2.就「性的本质」来看
笔者将上述所列出的五种人性论观点,藉此探究各个观点中的性的本质是「善或恶」.而性善论与性恶论,依据上述「初生的状态」来看,我们已经清楚分辨其本质,分别是善和恶.那麼,我们所要理解的是以下三者: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和新性有善有恶论.
首先,以性有善有恶论来看,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定义了「性三品论」:「一种人的人性是善的;一种人的人性是恶的;一种人是介於二者之间的人的人性是有善有恶的.」笔者认为此处的性的本质是善或恶,其实是因个人的立场来判断而无明确介定的定义.接著,以新性有善有恶论来看,笔者认为此处的性的本质是恶的,因为若凡事以「利」为中心来进行人性,则人性一开始是恶的,也许经过利己,利人的方式,才又看到人性有善有恶.最后,以性无善无恶论来看,笔者认为此处性的本质是恶的,因为王海明先生的介定以人的行为范畴来决定关键,不过笔者认为人的行为范畴还是接近人自身的权益来决定,因此人性是恶的.
根据上述来区分「性的本质」,笔者发现这种判断是因人而异,而韩非人性论中的性的本质,如:在《韩非子》中的〈八经〉:「人情者,有好恶.」,〈解老〉:「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备内〉:「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内储说上〉:「夫戳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内储说下〉:「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外储说左上〉:「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难一〉:「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难二〉:「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难三〉:「人情皆喜贵而恶贱.」,〈说疑〉:「众贪其利,劫其威.彼诚喜,则能利己,忌怒,则能害己.」,〈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故父母之於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心度〉:「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於天下者必塞.」,〈制分〉:「民者好利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和〈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由此观之,因为他强调人性是「趋利避害」,也就是以私心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并能躲避灾害.因此,「趋利避害」的内涵是恶的,而笔者认为韩非所谓的人性论的观点,因为多了自私和利己的观念,所以较接近性恶论,并且其性的本质也是恶的.
三,人性论溯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