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道教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加上神仙信仰、通俗的民间信仰,复受儒家与佛教影响而形成的宗教。道教虽然以老庄思想为信仰,但仍然有明显差异——先秦道家重在“逍遥生死”,而东汉起出现的道教却重在“长生不老”;先秦道家重在内心的“道德”修养,后来的道教重在外在的“术法”修炼……道教在发展中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神仙信仰的前提下,对民间各种神灵精怪信仰也收罗而后改造之,所以古人说道教“杂而多端”。 兹就道教的起源与发展、佛道之争、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佛教与道教的比较,概述于下: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始自东汉的张陵,至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乃集大成。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然不可否认者,其对儒家、佛教的义理又多所吸收。至北魏寇谦之,完成道教丰富而组织化的教理体系,信徒也扩展到上阶层。经隋、唐、宋三代,佛、道、儒三教之间互有离合;其间,道教在理论、实际两方面皆得均衡发展。有宋一代,道教与佛教给予儒家哲学有极大的影响。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是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复融合阴阳五行、谶纬、咒术等,成立道教思想系统,并导入佛教思想而发展之。东汉顺帝(西元一二五——一四四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至此,道教已经逐渐形成。 汉灵帝(西元一六七——一八九年在位)时,张角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另一重要派别,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徒众,并以符水为人治病,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州,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 其后有《老子化胡经》出现,鼓吹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为道教弟子的“老子化胡说”。到了东晋建武元年(西元三一七年),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将道教的思想内容体系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典籍。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等人也曾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西元四四○——四五○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西元四二四——四五一年在位)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参考佛教的仪礼而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确立道教的国教化,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未久,南朝宋的庐山道士陆修静与梁的陶弘景等人整理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的理论与组织形式因之愈臻完备,称为“南天师道”。 至唐代,道教的发展愈加隆盛。陶弘景的法孙王远知融和南北天师道,成为唐代道教兴盛的重要基础。唐代的历代君主,广建老子庙、道观,并于科举考试中加入《道德经》一科。贞观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太宗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此种“道先佛后”的政策于是成为唐代一贯的方针。唐高宗(西元六四九——六八三年在位)以老子为唐代王室的祖先,并封以“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玄宗(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年在位)之时,更进一步令士庶每家皆藏《老子》一本,推崇玄学,并以《老子》、《庄子》、《列子》等诸典籍为“真经”。唐末五代,杜光庭致力于整理道教典籍,集道教仪礼的大成。吕洞宾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又以断除贪、瞋、痴取代对剑术的研习,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影响颇大。宋真宗(西元九九七——一○二二年在位)时,敕令王钦若、张君房等人编辑道藏,其中以《云笈七签》一二二卷为代表作,此外也大建道观。宋徽宗(西元一一○○——一一二五年在位)曾自命“教主道君皇帝”,诏令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板,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科之博士,一时道教大盛。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至元代归并于以符籙为主的“正一派”中。金代大定七年(西元一一六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均行于河北,然历时不久,唯有全真教仍盛极一时。在当时,全真教与天师道同为道教的二大主流。王重阳极力调和释、道、儒三教的说法,去除咒术、迷信的要素,强调佛教(尤以禅宗)的教理与出家主义。他的七大弟子称为“七真人”,其中以丘处机尤见重于元太祖(西元一二○六——一二二八年在位)。元世祖(西元一二六○——一二九四年在位)时,由《老子化胡经》而引起一场激烈的佛道论争,道教失败,于是在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诏令禁断道教。由是,道教发展大受打击,教团势力也逐渐衰微。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至清代则渐次式微。在早期,道教势力兴盛时,教团组织每与国家权力相互结合,因此形成特殊阶层及专事修道者的宗教;及至道教逐渐衰微时,则转而注重民众的宗教欲求,处处以民众生活与日常伦理为基础,于是有“民众道教”之称,同时大量的善书与宝卷等也应运而出,这就是所谓民众道教的经典。 道教主张人类的根本希望在于获得现世的幸运、幸福、长寿、繁荣,为达此一理想,乃积极劝人为善,举行除灾招福、祈祷咒术等的仪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含通俗色彩。由是,不仅其顺应性、适应性的幅度扩展,就是信徒阶级也因此而增广。道教的派别虽多,然一般而言,其基本信仰与教义仍在“道”,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并谓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所崇拜的最高神是由“道”人格化之三清尊神,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然宋代以后的民众道教则或为自然星宿的神格化,或为历史人物的神格化,如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吕祖、关圣帝君、北斗神君(北斗七星的神格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格化)等。又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服用仙药)、导引(一种柔软体操)、胎息(又称服气、行气,系将宇宙的元气吸入体内,以期不老不死的呼吸法)、符籙(符咒等的秘文)、房中术(采阴补阳之法)、辟谷(避食由不纯之气所长成的谷类)、内丹、外丹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佛道之争 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惟道家对于佛教的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于是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道之争最早见于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说的诈妄;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也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为后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的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后,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开创新天师道,并使之国教化,确立道教的宗教教团;南朝宋的陆修静、梁的陶弘景对教学整备及道教经典整理予以体系化,对社会的影响也相对增加,而足以与佛教相抗衡,他们论争焦点是以“夷夏论”为中心,争论舍华夏固有宗教而信奉佛教的是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西元四六七年),道士顾欢着《夷夏论》,引致明僧绍着《正二教论》、慧通着《驳顾道士夷夏论》以辟之,又有张融着《门律》,主张道佛一致,而以道教为本,佛教为迹,提倡本迹说,然就二者优劣而言,主张道教居优位。 在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西元五二○年),宫中也有佛道二教的论争,即清道观的道士姜斌与融觉寺的沙门昙无最,以老子与佛陀二人的出世先后为对论主题,论争结果,姜斌被论破,流放到马邑。其前,甄鸾的《笑道论》与道安的《二教论》二书为当时有关佛道优劣论争的重要论着,此二书都是以强烈的论点大力论难道教的低劣。然于北朝,佛道的抗争不仅为双方的论争而已,更加上当权者的政策压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中,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的摧残佛教。 三武灭佛是指: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谦之清静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怂恿,下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于天下,听信道士张宾与元嵩之言,决心灭佛。唐武宗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收充两税户。为历史上佛教徒的大浩劫。 隋代统一南北,唐祚代兴,以老子与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礼遇,太宗更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的席次,成为唐朝一贯方针,道教乃得蓬勃发展。武德四年(西元六二一年),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条,济法寺法琳撰《破邪论》论道教的虚妄,道教方面李仲卿着《十异九迷论》、刘进喜着《显正论》,批论佛教,激烈争论佛道席次的先后问题。八年,定道、儒、佛的顺位。 唐太宗在位期间,道士凌越僧侣之上,智实法师向皇帝上奏,极力申论佞道排佛的不当。皇帝命令宰相岑文本下谕谴责,智实和尚竟抗执不受诏令,皇帝大为震怒,当廷用杖责打了智实法师,并令他换上百姓衣服,流放岭南。有人讥笑智实法师自不量力,不懂进退之道,智实法师慨然叹说:“吾固知势不可为,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智实法师要后世的人知道,即使在佛教蒙难的时代,大唐朝还是有僧格在。高宗显庆三年(西元六五八年)三次召集僧道于内殿论议;五年,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又就《老子化胡经》引发论争;至龙朔二、三年(西元六六二——六六三年),论争犹未止。此等佛道论争的结果,道教方面摄取佛教经典的教理,制作种种经典来对抗佛教。宋代道教活跃,王重阳创全真教;元时,其第五代教主邱处机的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坏佛像,并将《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伪妄,宪宗五年(西元一二五五年)令二人对论,志常败论,帝遂勒令烧毁《道德经》以外的《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等一切伪经;以后二教之争依旧相续不绝;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下诏弹压全真教,魏晋以来的佛道之争于是平息。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 早期道教的思想体系是“三一为宗”,即“天、地、人三者合一以致太平”、“精、气、神三者混一而成神仙”,从这里演变出“长生不老、肉体飞升、气化三清”等观念,其所追求的目标是“长生不死”和“养生成神”。道教本来也有“善恶报应”、“天道承负”的教义,后来部分道士逐渐吸取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思想来充实和调整道教的理论,唐代道士吴筠在《玄纲论.长生可贵》第三十中说:“夫人所以死者,形也。其不亡者,性也。圣人所以不尚形骸者,乃神之宅,性之具也。其所贵者,神性耳。若以死为惧,形骸为真,是修身之道,非修真之妙矣。”他认为人的形体是会死亡的,应当重视神性的修炼。后来全真道更重视心性的修养,认为色相世界是虚幻的,若不能认识到这点,而执着外物为实相,必将为其所累,不得解脱。在道藏里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则是仿照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见佛教的佛性论与禅宗明心见性说,对道教的道性论与修心炼性说有很深的影响。 道教的戒律包括“道诫”和“斋戒”两种,学道不受戒则登仙无缘,其种类很多,有三戒:皈身戒、皈神戒、皈命戒。五戒:不得杀生,不得茹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邪淫。八戒: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淫欲以为悦,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不得妄语以为能,不得醉酒以恣意,不杂卧高广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另外,还有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大体上也都是仿照佛教戒律而立。 道教对于天界及地狱的论述,在佛教宇宙观的影响下,更丰富了其内容,在《云笈七签》里就有“四梵三界三十二天”之说,即: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之上有四梵天。又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据说是上天派遣群仙统治的地方。佛教对天界的看法则有“三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修行十善及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则可生于天界。 东岳泰山“峻极于天”,在战国时代,人们便以泰山为人天沟通的地方,所以每当君王平定天下以后,就要到泰山去向天报平安,即“封泰山”,又要祭地之功,即“禅梁父”(梁父是大地的主宰)。后来泰山逐渐有了阴府的意味,《后汉书.乌桓传》说:“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岱山就是泰山。死后魂归泰山,与佛教地狱的说法相结合,成了中国古代宗教的重要内容。南北朝时代,道教吸收佛教地狱报应等说法。佛经说有八大地狱,有阎罗王;道教则称阎罗王充“冥官之任”,由上帝任免。 道教的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与分类而有三洞(洞真、洞元、洞神)、四辅(太元、太平、太清、正一)。总而言之,道教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佛教的佛像身金色,朴实无华,相好庄严而无胡须,象征佛教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宗教。道教的神像则挂衣披袍,穿金戴银,长髯飘飘。 佛教讲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道教则以神仙信仰为中心,追求“长生不死”和“养生成神”,故重视炼丹、养气、五行八卦、符咒之术,是出世的天乘宗教。 佛教的僧尼剃尽三千烦恼丝,身着“粪扫衣”,脚穿罗汉鞋,三衣一钵,生活严谨简朴。道教的道士不修边幅、长髯长发,其服饰晋以前无定制,至南朝刘宋陆修静,道服才开始制度化,有一定规格,如《仙鉴》里说:“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着矣。”又道教法服有品第次序凡五等,以区别贵贱,不同仪式着不同道服,也有定制。现今道教服饰有褂、袍、戒衣、法衣、花衣、冠巾等,亦可见其抱朴守素的风格。 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称为寺院、精舍、讲堂等,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钟、磬、木鱼、铛铪、铙钹等。道士们修行的场所称为宫、观或庙,他们所用的法器中,宝剑和镜鉴是除邪禳灾的重要法宝。镜鉴有所谓三元宝照,即天照、地照、人照三种金属镜鉴,有固定的尺寸,需依法铸造。 道教从汉朝立教至今,始终跳脱不出“中国的宗教”,而无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究其原因,乃是迷信色彩太浓。晚近的道教,更只剩下了以斋醮符籙来应付民间的迷信,更显没落。在台湾的宫观中,庙公是有,但要找道士就难了。虽然道教的历史及其内容,多涉作伪及荒诞,然而其在养生医药上、冶炼铸造上及对民间劝善上,也有贡献。所以,我们在研究道教之余,仍不得不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它。
展开全部
部分佛教徒常拿出一些攻击和诋毁道教为“小乘”并由此证明“道不如佛”的证据,据我看来,恰显得了道教的伟大。 佛教徒常以为自己“四大皆空”,“诸缘放下”。然而,道教是做不到如此这般的超脱三界。因为,信仰道教的人士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有道之士,在朝则“以道佐人主”,兼济天下,心怀万民;在野则“敬天法祖”,“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自在逍遥。 要我们做到“无父无君”般所谓超脱,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倘若有一天真的做到了,那中华民族也就危在旦夕了。 佛教徒认为人生是苦,人身是“臭皮囊”,无一日不存脱离苦海,登达彼岸之心。而道教偏偏乐生轻死,善于摄固三宝,呼吸育清,追求与天地同其寿,与日月同其明的长生久视与智慧之道。 道教对生命的看重与尊重,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在佛教徒的眼里,这也是执著之心的体现,没有做到“完全放下”。 诸君:倘若有一天,我等真的什么都放下了,那该是一种什么结局?破身、破产、破家、破国。国破人不在,万象复归空? 从佛教的教理教义上来讲,是可以讲的,“放下”确实是一种大智慧。但是这种大智慧的前提,是人人都具足佛性,人人都有慈悲之心,这比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要漫长和伟大。问题是,倘若当前我们自己“放下屠刀”准备矢志成佛的时候,猛然发现我们的敌人不但没放下屠刀,甚至连航空母舰都开在自己国家的领海边缘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国民怎么办?我们还能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我们还可以笑着位证莲台,同登彼岸吗? 至少,我做不到,我相信任何一位有血性的中国人同样做不到。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杜绝空洞的大话虚话,脚踏实地地修真悟道,先求自度。自度之后,再传道行道,由“修之于身”,继而“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 道传天下,不是“普度”又是什么? 如佛教分“显密”二宗一般,道教亦分两大教派:正一道教与全真道教。 正一道教的前身是“五斗米道”,是张道陵于东汉顺帝年间,在四川鹤鸣山首擎道教之大旗。因张道陵是奉天行道之师,故被尊称为“张天师”。 据陆静修《道门科律》说:“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请约治民,神不饮食,师不受钱。使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道教在东汉正式形成教团后,即高标“尊天敬祖”,之后,所修庙堂、设坛场,用意也在“敬神事,教民追孝也。” 尊天敬祖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护华夏民族的血统、尊严和凝聚所有炎黄子孙的归根心理及热爱祖国的向心力。正一道教驱邪降魔、斩妖破秽,在于维护天地清泰,凝聚正气,提倡正义、让民众一心不乱,归于正道。故祖天师张道陵也被尊为“降魔护道天尊”。 正一道教替天行道,斩妖摄魔,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而是真正地“扶持道法救良民”,是度人于无量并落实到行动的具体行为。 但是,斩妖缚邪的正一道士,并不是杀气腾腾,毫无慈悲之心。龙虎山天师府中的“狐仙堂”即可一证。 北宋崇宁年间,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公一日正在在“三省堂”打坐之际,突然闻巨雷当空,虚靖天师起身仰望天空,觉似有妖魔出现。正在思忖时,忽见一身穿黄女子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前,流泪恳求天师真人相救。 虚靖天师喝问何人?黄衫女子称自己是修行两千年的狐狸精,已修炼两千年,即将修成正果,所以历此大劫。天庭命雷电相劈,奈何此狐狸精已有孕在身,胎儿无辜,所以求天师救命。 听完狐狸精的哭诉,虚靖天师颇有怜悯之意。心想:“天生万物,都有生灵。尽管狐狸精令人厌恶,但她腹中狐婴不能受到株连。如果狐狸精能改恶从善,不也是一件义举吗”?于是,虚靖天师与其约法三章:“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它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狐狸精当即拱手立誓,决不违犯。 虚靖天师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其起立受戒。然后带领几名道徒前往祖天师殿焚香点烛,向天庭发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不一会,天空便恢复晴朗。呈现出一派碧空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狐狸精千恩万谢地辞别天师,从此隐居在耳口的云台山中,以山果为食,潜心修道。不久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这段动人的故事,终有善终。每当读到此处,不由得感叹万分,狐狸精奉道修行,幸遇道高德深的虚靖天师。倘若她一不小心跑错地方,在金山寺遇到了法海老和尚,那其命运当又是另外一番结局。 度人者自度,后来的狐仙母女,亦没少帮天师世家的忙。据说四十三代天师羽化之时,曾留下法旨:“百余年来,云台山二狐对吾道贡献良多,已成仙果。天师府内可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遵从遗命,便把西客厅辟为“狐仙堂”并塑了神像。 自古圣贤崇黄老,天下隐士多道家。在历史的推动下,宋元时期道教史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教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 许多人认为,全真道教内修内证,追求的是自己成仙证果,丹成飞升。属于典型的小我者自度自私自利的修行法。虽然其法可行,但其境不高。 真的是这样一回事吗? 王重阳祖师全真七子中,当推创立龙门一派的长春真人邱祖处机影响最大。 当年邱祖传道布教,声望与日俱增。以至于成吉思汗遣使相邀。当时的成吉思汗军队,凶悍粗野,杀戮成性,难以理喻。身处成吉思汗四处攻伐屠城的时代背景下,邱祖为拯救民生,决定不顾个人安危去面见成吉思汗,临行前曾以诗言志:“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年幸逢慈诏下,今春需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极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时值近80高龄的邱祖,就这样亲率十八弟子,一路上讲经布道,弘扬玄义,跋涉万里,历尽艰辛,西行劝谏……终于在三年后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雪山行军大营。 两人见面后,邱祖抱拳稽首。成吉思汗问以长生之药。 邱祖回答:“我没有长生之药,但有长寿之道,养生当以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又问以治国之道。邱祖答曰:“欲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需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大悦,并命左右记下,以育后人。并赐邱祖玺书、护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邱祖西行的圣迹,被后世史学家誉为“一言止杀”。在丘处机的影响下,“一代天骄”深受感动,终于下令“止杀”,并赦免数万被俘士兵,几十万城池人民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惨烈灾祸。 后来,清乾隆皇帝为白云观邱祖白云观题词:“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就是对龙门邱祖“自度而普度”一生的高度评价。 与佛教的宏深大愿、无边誓愿相比,道教并没有说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话”,而是沿袭了太上老子的教诲——“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见素抱朴,不饰虚华。踏踏实实地将自己修行与利益天下结合起来,同于道、同于德,同于天下,并且大智若愚,为而不争,韬光养晦,让利天下。 从中国道教的发展史上,我们更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伟大情操。 中国的发展,更需要提炼和发扬中国道教所蕴含的务实精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在本质上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判不同,同时是在这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判断上建立了各自的信仰体系。
佛教的经典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四种痛苦,而产生出家修行的念头。宗教学者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最初动机。所以,佛教对人生价值的基本判断是,人生是苦海,是火宅,一切皆苦。而只有实现涅槃,才能脱离苦海,脱离人生之中苦难的轮回。也就是说,在佛教,人生价值要以实现涅槃才有意义。 佛教的信仰体系是把人生的价值放到彼岸去实现,放到未来去实现,这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特点。
道教则是崇尚人生的现实价值,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就在于享受人生。相比于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基督教认为人生就是赎取原罪,可见道教的观念和其他宗教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道教的信仰目标是成仙,即长生不老。所谓长生不老实质就是把人生无限延长,通过这种无限延长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佛教的经典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四种痛苦,而产生出家修行的念头。宗教学者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最初动机。所以,佛教对人生价值的基本判断是,人生是苦海,是火宅,一切皆苦。而只有实现涅槃,才能脱离苦海,脱离人生之中苦难的轮回。也就是说,在佛教,人生价值要以实现涅槃才有意义。 佛教的信仰体系是把人生的价值放到彼岸去实现,放到未来去实现,这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特点。
道教则是崇尚人生的现实价值,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就在于享受人生。相比于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基督教认为人生就是赎取原罪,可见道教的观念和其他宗教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道教的信仰目标是成仙,即长生不老。所谓长生不老实质就是把人生无限延长,通过这种无限延长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道区别归纳一下: 一、 大致来说, 道教重现实、重经验、重方法、重世俗生活;轻理论思维、轻对彼岸世界的构想。 佛教则反之,重心性之学,重思想理论,贬视人生。 二、 总的说, 佛教唯心哲理丰富、精致,道教义理则较朴素;在宗教修炼方法上则道教丰富多彩,佛教则较贫弱。 三、 至于两教在教义上的主要分别,有以下数点︰ 1、宇宙观︰ 佛教认为一切并非真实,都是假合、暂合的偶然现象,因此宇宙一切都是空幻的。 道教则认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成。 2、人的质性︰ 佛教认为人的形体生命,是「五蕴」的聚集体。 道教则认为人是「道」的演化物。 3、人生观︰ 佛教认为现世是苦海,主张脱离,讲出世。 道教则认为活在世上是乐事,以现世为乐土,讲入世。 4、善恶果报︰ 人在苦海中浮沉,佛教认为这是受着善恶果报的规律制约。 道教也有因果报应的教义,但它的业报思想,不仅在个人的善恶,更受前人善恶的影响,即天道承负的制约。 3、成道的途径︰ 佛教认为修持戒、定、慧,才能达到「涅盘」境界。 道教乐生恋生,因而重生务生,要修炼道功道术,最后达到「长生久视」的理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提倡世间法,一个是出世法; 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间法而达到的,并不是离开世间法而有出世法。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