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如何做个好班主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总之,这是一个较之公立学校的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更需关注的群体,他们想上进,却往往三分钟热血,不能持之以恒;他们渴望被肯定,被鼓励,却经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面对这样的群体,领导希望你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不要出乱子,家长觉得花了高价,因此对老师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而这要求和希望具体说就是提高成绩。很多家长问学生的在校表现就是问成绩,家长为成绩焦急却很少有家长因为孩子人格、个性的不完善不好而焦急。那么是否保证不出乱子,把学生置于众多的习题、频繁的考试之中,狠抓教学成绩,就是一个好老师?我觉得作为老师不能为了顺应一时的要求而违背教育的常规,从现代教育观来看,人格教育和个性教育远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更为重要,因为有健全的人格而缺乏知识仍不失其为人的价值,而且有了健全的人格,就自然有了求知的欲望,但如果没有了健全的人格,仅仅有知识就会造成知识的误用或滥用,结果知识和智慧反而成了有害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人格教育和个性教育更为重要。那么在高中阶段---他们人格塑造的最后一个时期,如何对他们进行人格和个性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首要,是需要我们经常思考和为之不懈努力探索的。本人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及体会浅谈一下:一:以严导其行私立学校的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好,因此在最初的入学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迫在眉睫且尤为重要。而在学生自制力不强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量化管理强制实行,实践证明是因群体而异符合因地制宜的方针的。班级量化管理条例内容大到校规校纪,小到课堂听讲、时间观念、作业上交,都有明确详细的要求,同时配以奖罚分明的措施,实施时必须说到做到,一视同仁。很多班主任也在实施量化管理,但效果却大相径庭,主要原因我想一、可能学生感觉一下子受到如此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心理上接受不了,甚至有种排斥的心理,那么班主任可以每周重点罗列考查内容,让学生慢慢养成,若违反了教育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二、有些老师可能在具体实施惩罚措施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而误认为你在和他过不去,因此在实行量化管理的时候教师首先自己要明确:我们制定的这些条例及奖罚措施不是为了“治”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更多的采用“迂回战术”,通过表扬做得好的同学间接的提醒和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即使实行惩罚措施也注意尽量避免在同学老师面前,最好单独交谈处理,以防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实践证明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把学生的自尊放在首位是顺利处理问题的法宝。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一周利用班会一小结,再则注意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监督。在学生习惯没有养成或养成欠佳之前,这个量化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提纲挈领指导大局的作用。二、以爱润其心对于细节问题,局部问题,个别人的个别问题就不能大而化之,必须“以爱润其心”。因为教育是“情”和“爱”的事业,尤其在私立学校,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有些在小学即是被冷落的一族,不被重视的一族,因而他们的心更加敏感,他们也更加直觉,当他们体会到老师是真情爱他们对待他们时,他们就会真情回报,会更自觉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学习、生活。也许我们的老师都遇到过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牺牲自己放学后的休息时间给上课听讲不认真的同学补课,学生却溜之大吉;在课堂上发现有的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你点其名提醒他注意,他却对你出言不逊,产生对抗情绪,更加不好好听讲。此时的你是否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面对学生的无礼冒犯,强力压制,你是否蹲下身来用心灵去倾听、用真心去理解、用博大去包容、用真情去感召,而始终带着一种“强权”的偏见,扼杀了师生间本该拥有的美好的融合。所以“好的出发点却没有好的结果”不是我们缺少责任心,而是我们缺少了“爱心”和再多一点点的耐心,我们往往从我们的美好的愿望出发而没有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没有用一颗充满爱的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是我亲耳所闻一个学生的真言。所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即是教师“爱”的真体现和高层次。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世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又由于和老师共处的时间较多,所以教师的处事方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对待情绪激愤的学生时经常这样说:“其实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其实如果我换做你的话……如果你是老师你对这事会怎样处理……”把这种遇事换位思考的处世方式慢慢森渗透给学生。其实我们教师不仅仅应该教给学生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遇事思考、分析、解决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有人说:培养的学生如果身体不好,是废品,如果智育不好是次品,如果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我赞同这种说法。德育教育应该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德育教育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生的日常行为的习惯,在大多数学生行为习惯没有养成之时,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应该纳入我们工作的首要,而在大多数学生的自制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采取“严”与“爱”双管齐下的刚柔并济的措施是有必要的,实践证明也是卓有成效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