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公仔的艺术家

 我来答
咸扰龙南Uh
2016-05-18 · 超过5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4.9万
展开全部

封伟民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封伟民,是土生土长的石湾人,也是石湾一位较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陶艺家。他自小对绘画艺术已经相当有天分,最初从事陶瓷壁画创作,后来全身投入创作陶瓷。画画最难的就是掌握手部的描绘,但封伟民可以很自然的把手部勾画出来,从他的画作之中,大家可以看到他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画作及陶塑的作品可说是一脉相承,人物的神态刻画入微,造型方面加入了西方的元素,跟传统的陶塑作品有很大的分别,在他的作品“负重”中,他大胆使用粗泥,让作品更有质感和力度感,有西洋雕塑和油画的味道。他的很多作品还参考了国画、漫画,甚至剪纸的技术,让陶瓷作品更具现代感。封伟民老师介绍说: “比如说国画、书法、油画的色彩和剪纸那种很朴素的味道,融合在我的陶瓷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手法,在石湾传统占主导地位的领域中,走出一条新的路。” 封伟民特别钟情于创作古代的人物,在“马超”这件作品中,他把衣纹刻画得特别有质感,善于利用点、线、面这些构图。塑造的人物,神态活灵活现,肌肉方面加入了适度的夸张。每当有新构思,他都会翻阅大量资料,然后以速写的方法,将人物的特点记下来,再根据草图创作,有别于传统做手稿的方式,他希望能够将石湾陶塑的传统技艺跟现代的审美观结合,将石湾这种小型陶塑作品,体现大雕塑的感觉。封伟民曾经在美术学院进修过,所以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美术概念跟传统陶瓷艺术的结合。封伟民说,这就是他的个人风格。 “其实也不算是前卫,只不过比传统那些先行一步,比如造型方面和塑造的手法,人物的衣纹的处理,跟传统拉开了距离,融合了自己一种陶塑意念在其中,这是个人风格的形成过程中的一种。” 封伟民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四方艺林”。一有机会他们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封伟民的朋友,都是对书画有兴趣的艺术工作者,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都很热心创作。封伟民说,除了交流切磋之外,他们都希望各取所长,通过观摩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其实我们互相欣赏,在佛山这个环境里面,是很适合艺术创作的,因为里面有很浓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很多很有才华的艺术家在佛山,我刚好也是在佛山土生土长的人,所以互相能交流和欣赏,互相启发,比如书法,中国字体很讲究形体,油画很讲究色彩,花鸟画讲究构图,山水画讲究气魄,其实每一样都可以在陶瓷呈现出来。” 石湾陶塑艺术以微雕最能体现作者的手艺,由于作品属于精细的陶塑作品,再由每一件小组件结合而成,所以每一个工序都要做得很仔细。
封伟民的太太霍秀兰也是陶艺家,主要是创作微塑作品。封伟民说,太太在自己的创作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因为她着重于微雕技巧的探索,而我有一些题材,比如说一个大的造型方面有启发,在一个很小的微雕里面,想做出一种大的气势,其实到了实际塑造的时候,主要是她做出来的。”
冯志伟
在陶瓷艺术品中,用白瓷塑造观音当数福建德化地区最为出名。在“南国陶都”佛山石湾,青年陶艺家冯志伟花费十多年创作数十款以观音为主题的佛山陶塑,被业内人士戏称为“观音王”。
冯志伟并非科班出身,20岁开始学作石湾公仔,通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独创具有特色风格的观音陶塑。近年来,他的大部分作品远销海外,在艺术拍卖会上也频频露脸,深得不少收藏家青睐……昨日,记者走进冯志伟工作室,了解其创作背后的故事。
自学成才的青年陶艺家
冯志伟的工作室简陋而狭窄,空间大多被他的作品霸占了。眼前,数十位体态丰盈、面庞俊美的陶塑观音,神情慈祥静穆,衣褶深柔洗练,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兼,形神皆备。此外,“关公”、“齐天大圣”、“八仙”等陶塑整齐地摆放在陈列架上,其逼真传神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看到这些雕工细致的作品,很难相信冯志伟20年前才做平生第一件石湾公仔。和很多陶工家庭的孩子一样,小时的冯志伟看着父母在窑坊里做陶塑,耳濡目染让他对美术产生了极浓厚兴趣。“从小我不爱读书,却很喜欢在课本的空白处白描仕女、水浒人物……”冯志伟回忆,18岁时,他在石湾湾江艺术陶瓷厂做一名画工,主要在陶瓷砖上绘画百鸟朝凤、福禄寿等壁画。后来,他在工厂负责陶塑工作的部分修复工作。曾良、潘柏林、霍家荣和其他陶艺家当时也在厂里创作,他常常接触他们的作品,对制陶工艺流程了如指掌,受环境熏陶爱上了陶艺设计。
冯志伟至今还珍藏着自己的第一件陶塑作品《高山流水》。这件作品反映的是伯牙弹琴,一只猴子似乎被琴声打动,乖乖地坐在伯牙身边,听得如痴如醉。“当时我只是出于好玩,才做了这件作品。”冯志伟说。
冯志伟介绍,1994年工厂转制,他离厂后开始潜心陶艺创作,曾得到有名的陶艺大师潘柏林的赞赏和指导,领悟到石湾公仔的创作精髓。他了解到德化白瓷观音特别出名,市场销售情况也很好,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名的“中国白”就是出于德化白瓷。于是,他就开始主攻创作陶塑观音。
陶与瓷烧制“圆光观音”
2003年起,冯志伟创作的十余款观音及《鼓舞飞扬》等女性题材的陶塑,陆续在国内各类工艺精品大赛摘金夺银。如2008年,他的作品《慈光普照》在深圳文博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他的作品《圆光观音》也获得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该作品创作难度较大。冯志伟的陶塑观音通常会采用瓷白泥、红胎泥、粗泥等3种泥进行烧制,人物的面部采用瓷白泥,衣纹则用红胎泥,“圆光”则用粗泥。殊不知,陶泥的收缩性较小,而瓷泥的收缩性较大,瓷的烧制温度也高过陶的温度。因此,在烧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瓷与陶两者烧制后的效果,烧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令陶与瓷的结合处出现裂纹,特别是“圆光”的顶部,烧制温度过高,就会烧塌、烧扁……冯志伟笑道:“当初我创作它时,成品率不高,做毁了十多件作品之后才逐渐掌握了烧制技巧。现在石湾有些人模仿我的作品,但他们绝对不敢模仿做这个‘圆光’。这也许就是工艺所在!”
佛山工艺美术家创作院院长叶钊认为,对于很多佛山陶艺家而言,创作陶塑观音并不是陌生的题材,冯志伟的作品是“旧题材新做法、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不仅造型大气,用色也较大胆,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具有时代气息”。
创作石湾最大观音陶塑挂壁
近年来,冯志伟塑造的观音陶塑深受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者青睐,如今他又在考虑进一步提升工艺难度,创作一些高难度作品挑战自我。
在冯志伟的工作室,记者看到数件高达1米多的观音陶塑挂壁,特别是高达1.38米的作品《宝瓶观音》。这件陶塑观音是一次性烧成的,面部丰满,凝脂似玉,白中透粉,更体现出白瓷的质感;身着的白衫,瓷色洁白并带有玉的光泽,具有典型的佛山陶塑特色。据了解,这是石湾近年来整体烧制的最大一件观音陶塑挂壁。
“由于作品较大,要做到无接缝烧制有一定难度。”冯志伟介绍,这件陶塑观音是平着烧制的,其身边的浮云高低起落,为了不让这些浮云被上面的“观音”压得变型,他便用十来块高低不一的砖头垫住“浮云”部位进行烧制,使整个造型处于平衡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