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M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2019-07-0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鉴别寄主:
①白花曼陀罗:接种叶片发生褪绿或坏死的局斑。系统感病的叶片出现皱缩和褪绿的斑点。先脱落下部叶片,继而脱落上部叶片。植株矮缩,且常死亡。
②千日红:欧洲大陆的某些分离物使叶片发生中央黄绿外圈带红的局斑。
③番茄:系统感染,但无症状。
④德伯纳烟草:不规则的褐色坏死环斑。不系统感染。
⑤刺萼龙葵:茎、叶柄和叶脉出现褪绿条点,系统感染。
枯斑寄主:白花曼陀罗,千日红,土荆芥,昆诺藜,菜豆cv.Red Kidney。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5~70℃(日本分离物),65~71℃(俄罗斯分离物)。
②稀释终点:10-3~10-4(日本分离物),10-2~10-3(俄罗斯分离物)。
③体外存活期:数日(20℃)(日本分离物),2d(20℃)(俄罗斯分离物)。
血清学检测:病毒的免疫性良好,试管沉淀的沉淀呈鞭毛状。血清试验是诊断马铃薯该病毒的好方法。用于诊断马铃薯感染的试验方法有下列几种:微量沉淀试验法,玻片沉淀试验,皂土絮状试验法和ELISA;白艳菊等(2000)报道用DAS-ELISA法,同时检测PVM等5种马铃薯病毒;朱国春等(2000)用DTBA法检测马铃薯新鲜病组织(不能检冷冻样)的PVM,比常规ELISA法更准确,简单,成本低,无需特殊仪器,缺点是不能定量。要测定与马铃薯S病毒混杂的马铃薯M病毒。可使用经过马铃薯S病毒吸收的马铃薯M病毒的抗血清,可用琼脂双扩散试验,但抗原的浓度必须高。
马铃薯M病毒与香石竹潜隐病毒、马铃薯S病毒、菊B病毒、西番莲潜隐病毒,仙人掌病毒2号和红三叶草脉花叶病毒等,香石竹潜隐病毒属病毒的血清学关系较为疏远。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马铃薯M病毒,可由马铃薯种薯远距离传播,和蚜虫非持久性传毒,对马铃薯生产可构成相当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为中危有害生物。国内尚未发生,应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地理分布:韩国、俄罗斯远东、日本等马铃薯产区。
检疫国家地区:阿根廷、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欧盟、斯洛伐克、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应检植物:马铃薯种薯。
检疫措施:因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禁止进口植物,进口时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许审批,限量进口,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有此类病毒。入境后须经指定的隔离检疫站进行一年以上生育期检验,确认无病者,交还进口货主,并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可允许用于生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