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诚信立身的“红顶商人”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6-04 · TA获得超过98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5万
展开全部
  清道光三年(1823), 胡雪岩生于安徽绩溪胡里村。家中仅靠几亩薄田辛苦度日。他只读了两年的私塾,八岁时放弃学业,为别人牧牛以补贴家用。

  胡雪岩的父母虽然贫穷,却与人为善、诚实勤俭、大度包容。他们用最朴素的教育赋予了胡雪岩一个健全的人格, 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几个子女中,胡雪岩最为恭顺乖巧,父亲喜欢叫他“顺官”。胡雪岩12岁时,父亲病逝,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母亲金氏的肩上。孝顺的胡雪岩也更加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然而上天是公平的,一年后,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胡雪岩的命运。

  一天, 胡雪岩在放牛归家的途中拾到了一个装满财物的蓝布包袱。他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就把财物据为已有,而是一直留在原地等待失主回来。失主拿回财物后,想以重金酬谢,却被胡雪岩拒绝了。失主是个蒋姓商人,于是又提出带他到城里做学徒。征得母亲的同意后,胡雪岩到了大阜杂粮行成为蒋老板的学徒。因为他勤奋好学、周到热忱,先后受到金华火腿行掌柜和阜康钱庄老板的赏识。

  从东粮行到火腿行再到钱庄,六年的时间胡雪岩换了三份越来越好的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工作的更换都是老板之间主动请求割爱相让,其气场魅力可见一斑。

胡雪岩到了阜康钱庄后,由于能力出众,几年后便破格提拨为“出店”。所调“出店”,不但可以接治业务,还要过手银钱。钱庄的其他伙计对此甚为羡慕,所有人都推测胡雪岩在钱庄中必然会步步高升。可事实偏偏出乎人们的预料,在胡雪岩26岁这一年,他被阜康钱庄扫地出门。原因是他认识了的一个人,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

这个人是一个落魄的官官子弟,名叫王有龄。此人虽然穷困潦倒,却气字轩昂、谈吐不俗,深得胡雪岩的推崇。在一次偶然地接触中,胡雪岩得知他在早年间便已捐了浙江盐运使,因无钱进京活动,才滞留在杭州。恰巧此时胡雪岩收回钱庄一笔500两白银的死账。胡雪岩便擅自将这笔钱借给了王有龄,

事后他将此事回报给钱庄老板。因为胡雪岩对这笔钱的越权处理,钱庄老板震怒,将他从钱庄除名并通告同行以儆效尤。

哪知王有龄官运享通,不忘旧恩。

他回浙江做官,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后来太平大国起义,胡雪岩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胡雪岩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2年,太平军攻入杭州,王有龄从容赴死。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率军收复失地,却因粮饷短缺苦恼不已。胡雪岩雪中送炭,三日内筹齐十万石粮食帮助左宗棠解决难题。他还凭借良好的人脉,聘请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一支洋枪洋炮装备精良的常捷军,从此深得左宗棠信任。

自清军收复浙江后,胡雪岩声名远播,在政治上又得到左宗棠的扶持。民间、军队中大量的银钱存入他的钱庄中。他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

作为一代巨贾, 胡雪岩因功被清政府封为一品大员,虽为虚衔,但“红项商人”的美誉实至名归。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战乱中的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问题。

他协助左宗棠开展洋务运动,功不可没。  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以悬壶济世。在他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良药。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收复新疆。胡雪岩以私人的名义先后六次向洋人借款为左宗棠筹措军饷,借款累计金额为1870万两白银。可以说左宗棠能从俄国人手中夺回新疆,胡雪岩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雪岩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到1878年,胡雪岩除了捐运给西征军的药材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已达20万两白银。

  胡雪岩始终秉承着轻名利、重诚信的处世态度。后虽因官场倾轧,散尽家资,事业跌入谷底,他尤能不失本色,冷静收拾残局,用胡庆余堂的收人按月偿还欠款。

  胡雪岩靠诚信立身,深谙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人对他曾有一句评语,口口相传。

这句话就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