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语文教案3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语文教案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图片,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腊者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2)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答局陵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清戚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五、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七、作业:
1、预习《绝句》,了解杜甫的有关情况,并搜集杜甫的诗。
2、选择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语文教案
《巧取报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认清“酬”和“舔”的字形,辨析形近字“嫌、歉”,借助字典了解“报酬”的意思。
2、通过围绕课题质疑,通读课文释疑,了解课文内容。
3、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说说毕加索的办法巧在何处,体会毕加索的智慧。
4、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能以毕加索的口吻复述他巧取报酬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理解“报酬”的意思。出示词语:报酬(提醒学生注意“酬”是翘舌音)
(1)注意读准这个翘舌音,读词。“酬”是一个生字,它部首是“酉”字部(出示,学生跟读)
(2)借助字典理解词义。
师:“报酬”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因付出劳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出示,引读)
2、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关于聪明人巧妙地获得因付出劳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的事,题目就是——(引读出示课题:巧取报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师:要想读懂课文,首先要了解故事的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为了说清楚,我们可以围绕课题提一些问题。
(谁向谁巧取报酬为什么要巧取报酬怎么样巧取报酬)
(1)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板书:谁?为什么?怎么样?
(2)解决疑问一。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一定知道了故事讲的是——毕加索(出示)
向一位——贵妇人(出示)巧取报酬
师:毕加索可是有名的大画家,请你读好他的名字。
贵妇人就是地位和身份很高贵的妇女,一起读好这个词。
2、快速读文,圈划语句,了解内容。
师:那么,毕加索为什么要巧取报酬,他又是怎样巧取报酬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读课文,找到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语句多读几遍,然后试着连起来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1)读文划句。
(2)指名说故事内容。(可以请2位同学)
(3)朗读课文主要内容,辨析形近字“嫌、歉”。
师:你们已基本讲清了课文的内容,老师也将课文的内容写成了一段话,请你自己读一读,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出示:
一位贵妇人请毕加索为她画像。贵妇人嫌毕加索没有把她画得苗条,就借口自己的小狗不认识画像中的人而拒付报酬。毕加索灵机一动,将奶油涂在画像上,又把小狗抱到画像前。小狗不停地舔贵妇人的脸,毕加索便说小狗认出了她。贵妇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只好付给毕加索画像的报酬。(生字要翻红)
(自读—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读准了生字的字音。而且,你很仔细,读准了“嫌”(出示)这个字,没有和课文中这个字混淆(出示“歉”字)。让我们一起读字连词,注意区分这两个字。(读词:嫌弃,抱歉)
引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贵妇人……贵妇人……毕加索灵机一动,想出了好办法……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受毕加索的智慧
1、再读主要内容,引出故事中另一个重要角色“狗”。
师: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贵妇人要——拒绝付出(出示)报酬,所以,毕加索要——(移动)巧取因付出劳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他们都是利用谁来达到拒付和巧取的目的的?
交流出示板书:狗
2、默读课文,了解拒付与巧取的相关内容。
师:贵妇人是怎么利用狗拒付报酬,毕加索又是怎么利用狗巧取报酬的,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有关的小节。自己再读一读。
3、学习第2节,了解“拒付”。
(1)指名交流,出示第2节。
(2)自读第2节,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一边读一边想,贵妇人明明是来取画的,可是她为什么又不肯付钱取画呢?
(指名交流后把第2句句子变红。)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了解贵妇人拒付报酬的原因。
师:请你联系下文想一想,这位身份高贵的贵妇人,不想付钱,她会怎么想呢?
出示:(贵妇人看着画像,心想——)(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4)小结引读第2节,了解贵妇人拒付报酬的方法。
引读:原本自己长得很肥胖,却嫌人家没有把她画苗条(出示卡片),真是无理取闹。可是当面拒绝不付钱,又有失自己贵妇人的身份,她便利用小狗拒付报酬。于是,她把画像……,对小狗说……小狗对着画像……。贵妇人说……说完,……
指导读好贵妇人说的话。
师:想想,贵妇人说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呢?
(自读、指名读、)
小结:原来,贵妇人利用爱犬对着画像上的她——吠叫不止(出示)拒付报酬。那么,为什么小狗对着画像吠叫不止,贵妇人就可以拒付报酬呢?(尽量让学生说)
(狗只有对着陌生人才会吠叫不止,她就可以说小狗不认识画像中的她了,便借口说毕加索画得不像,以此来拒付报酬。)
师:狗对着画像叫个不停,所以她就说小狗——认不出她了。
(板书:不认)以此来——拒付报酬。
4、学习4-9节,了解“巧取”。
过渡:面对找借口拒付报酬的贵妇人,毕加索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相关内容?
(1)出示:3-9节。细读,找出重点。
师:请再快速地读读这几节,想想哪几节是直接描写毕加索用狗来巧取报酬的?
(根据学生交流,将6、7、8三节变红)
(2)引读6、7、8节。
师:毕加索追上贵妇人后,彬彬有礼地对她说……然后,他抱起小狗,走到画像跟前放下。小狗非但……还……。毕加索微笑着说……引读过程中将三句关键的句子变蓝)
(3)小组讨论,体会“巧”
师:请四人小组再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想毕加索巧取报酬巧在何处?
(4)根据学生交流适时板书:一声不叫、舔、认(书写“舔”字时,提醒学生关注字形)
(5)请学生借助板书的提示,完整地说一说巧在何处。
(6)小结:
师:既然贵妇人说小狗不认识她的画像,毕加索就采用的巧妙计策让小狗认识它。于是他借口小狗的视力……留住了贵妇人,接着利用小狗非但……还……,说小狗……,令贵妇人……,只好……。这就是聪明的毕加索运用的巧妙计策——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板书)。
(7)朗读对话,进一步体会“巧”
师:毕加索用计之巧妙还体现在他说话时的语气中。请同桌读读他们的对话,注意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请2对同桌)
师:毕加索明明是生气的,可是他还彬彬有礼地对贵妇人说话,从而不伤和气地取回了他应得的报酬。
(8)围绕“惊讶”展开想象。
师:毕加索的聪明、智慧,最后令贵妇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此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再读主要内容,加深感受。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一下毕加索那聪明的智慧吧。
四、语言实践
【篇三】小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语文教案
《瑞雪》
第一课时
一、分段。
1、课文共分几段?
2、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至第二节,“下雪”时的景象。
第二段:第三节描写雪后的景象。
第三段:第四节至第五节,写人们看到大雪的喜悦心情。
二、正音。
1、(念准字音)齐念:瑞rui(瑞雪)……
2、个别念、小组念、困难生念。
3、强调“一”的变调:一幅一派
三、理解字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要求:
1、看懂一个,在生字表里打“√”。
2、A组同学上讲台接受老师辅导。B、C组找小伙伴讨论。
3、C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解释每个字的意思。
四、作业。
生字,连词带拼音抄2遍,课文读3遍。
第二课时
一、揭题
“瑞”是什么意思?(吉祥)这是一场吉祥的雪,是一场给人们带来喜悦的雪。
二、定向,并指导自学。
1、分组自学
(1)A1组学第一段,找出描写风、雪的词语,说说意思。
(2)A2组学第二段,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有表情地读读。
(3)B组思考为什么把这场雪叫“瑞雪”?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
(4)C组思考瑞雪给了我们什么?
2、教师辅导A组及个别指导B、C组的同学。
三、交流、讨论。
师:描写雪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生:大片大片。(板书)
师:还有呢?(纷纷扬扬,白蒙蒙)(板书)
这里有一幅下雪前的图画。
师:请哪位同学来画一画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的雪。
(指名画)边画边落实词语:
“大片大片”形容雪的什么?(大)
“纷纷扬扬”说明雪——(多、乱、紧、密)
“霎时间”——一会儿时间山、川、田、野、村庄,会笼罩在……之中,画还来不及画呢!
(两生继续画)
师:霎时间笼罩了——生接:山川、田野、村庄。看图“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飘落”有没有画出来?
那么多的词语,其实是围绕着一个字在写雪的,写雪的什么?(写在书上“大”)
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霎时间、笼罩、整整一夜都在写雪的——(齐)大。(板书)
这场雪是一场大雪,读读第一段是不是在写雪的大?
生:不是,写风大。
师:风怎么样?(大)“凛冽的寒风”——
生(接):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师:“风大”跟“雪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风大?
生:“风大”和“雪大”密切联系,风大雪也大,虽然在写风,也是在写雪大。
师:课文第一、二两节你们学得很好,第三节是课文的第二段,你也能用一个字,写出来吗?(写好的给老师看)
想想为什么写这个字?
师:写出了雪的什么呀!’
生:“美”、“景”。
师:“景”也对,“美”把雪景的特点写出来了。
“美”在哪儿?(找出来)
生:茫茫田野里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师:“茫茫……白”为什么美?“巍巍。……装”为什么美?
生:……写出了这场雪的壮丽。
师:你再说说这雪后景色怎么美?
生:“一轮红日升……分外耀眼”就像毛主席诗词中所说的红装素裹。
师:毛主席诗词写的是北国风光,这里也是北国风光。(生:分外妖娆)书上是什么?(分外耀眼)
生: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
生: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师:紧紧扣住喜人图画(出示图)
四、朗读指导。
师:茫茫田野——(生接)一片雪白巍巍群山——(生接)遍身银装这山是壮丽的,杭州的xx山我们说它是(秀丽的)。
(念出气魄)好一派——(生接)
配乐朗读:师生对念(第三节)
美不美?再来一次。
师:喜从哪儿来?把这句话划出来。喜是因为——?齐读
“今冬……来年……”
插入练习:写最简单的答案。
1、“今冬麦盖三层被”是什么句?
2、这句话中哪个字是比喻雪的?
3、“盖三层被”对麦子起什么作用?
4、来年是哪一年?
5、“枕着馒头睡”比喻什么?
6、“今年……来年……”这两句是什么关系?
⑦比喻。
②被。
③因果。(因为……所以……人们称这场雪是瑞雪)
下了一场瑞雪,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体会一下怎么高兴?
(准备后)指名表演老农。
评价:表情是不是眉开眼笑?
师:(范念,指导)节奏可快一点,再念。
五、小结。
师:明天就是立冬,假如明天下雪,你怎么样?
生:掷雪球、维雪人。
生:欣赏北国风光。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选做题:瑞雪给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