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外战争胜率明明超过七成
宋朝对外战争胜率
明明超过七成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央集权的王朝,但是并不能算作实际意义上的大一统帝国,原因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宋朝本身带有国力弱的因素。这一部分因素不一定体现在宋朝的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其实大部分体现的领域是政治和军事领域。从综合力量上来看,宋军的战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胜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很多史学家都普遍性地认为宋代的军队实力比较弱?
一、宋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存在一些对军事不利因素
1、宋代的社会背景是重文轻武,所以在两者相比较之下,军队实力肯定没有一些文学和一些文化领域强。宋代的军事实力,按照一般逻辑,或者单看宋代的军事实力,其实是并不弱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宋的钓鱼城之战,当时蒙古帝国其实是派了两路兵马的。一路兵马进行西征是因为在蒙古帝国攻取南宋之后,发现攻取南宋异常的困难。不仅是在四川钓鱼城之中出现了失误,就连之后想要从中干地区对于宋朝进行一个包围,也是失败的,所以当时的蒙古帝国矛头转向了西征。但是在转向西征之后,并不意味着蒙古帝国队与宋朝放弃了进攻,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军队在四川的境内,以及在一些中干地区发动进攻。但是其他的一些西征国家,几乎就是蒙古帝国的铁骑到哪里,那么那里的国家就要消亡。但是与这些被西征征服的国家相比,宋代却在蒙古帝国持续不断地进攻下,存活了45年,其实这是一个奇迹。并且间接地证明了宋代的军事实力其实是并不弱的,起码相较于那些被西征征服的国家来说,军事实力算是比较强大。
当然这是单看当时宋军的一些作战实际,以及单看军事线索,得出来的结论。但是为什么后来的一些史学家却普遍性地认为宋代的军事实力是比较弱的呢?其实这是因为当时宋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当时宋代所实行的一种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也就是将一些大部分的资源可能会倾向于文官或者士大夫这一边,而把较少的资源给当时的军事集团。并且当时军事集团很多领兵打仗的并不是具有实际功劳战绩的将军,反而是一些所谓的文官。
所以可以很显而易见地看出,当时文官集团所占有的资源与当时武官集团所占有的资源比例其实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样的一个比例也就导致了宋代的文化领域,尤其是在一些文学领域发展是比较风生水起的。
比如宋代传到后世的话本,以及宋代的一些市民经济和市民文化,都在当时的下层社会广泛流行,并且当时的宋词文化也更进一步。所以从宋代的文化领域上来看,当时宋代的一些文化经济领域的确是得了一些成就的。其实最典型的一种文化领域,就是在科举制的完善上,其实宋代对于科举制的完善应该是达到了一定的巅峰。因为当时科举制对于出身的确是没有一定的限制,甚至也并不会因为一些奇怪的操作而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没有办法录取。当时大部分的宰相,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科举取士出身的。
所以宋代的文化领域可谓是相当辉煌,当然在如此的对比之下,军事领域可能就比较黯淡失色了。因为后世史学家对于这一系列的比较,可能不是按照历朝历代的军事实力来进行比较,而是把同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做了一个比较。所以能够很显明地看出宋代的军事领域的发展,的确在相较于与文化领域发展来说是不足的。
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内敛政策
宋代还有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就是这个国家不会轻易地扩张,主要强调的是稳定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基本情况。这一点上其实与汉唐这两个帝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因为汉唐这两个帝国的一些君主,其实是比较主张扩张性的一些战略的。所以在整个汉唐时期,当时中国的版图得到了新的扩展。在频繁的军事攻略以及在频繁的军事实际之下,汉唐帝国的军事实力其实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在整个历史学界看来,包括大部分的人眼中看来,汉唐之所以可以被称为帝国,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因为军事实力相关。并且当时的军事实力的确是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取那么多的领土,让西域各国对于当时汉唐的君主出现一个臣服的状态。
当时的北宋,或者说南宋有什么样的实际战争攻击的,也就是攻下新的土地,很明显并没有。不仅没有攻下一些土地,反而在整个南宋时期,南宋实际掌控的权利就只有当时的江南南方,而北方已经被金国所占领。不仅没有攻下新的土地,反而还丢失土地。所以这样的一种情况,可能就会给后世的人造成一个很普遍的形象,就是这个王朝的军队实力是比较弱的,不然怎么会连自己的土地也守不住呢?所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军事实力的软弱,其实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其实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统治者的政策主要是采取的一个守中的政策。并且当时的宋代周围存在着多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在一些军事考量上难免会想得更多,当时的统治者也并不是很主张战争或者是扩张模式。
所以在之前击败辽军的过程当中,其实也并没有一举歼灭辽朝,或者是歼灭辽军,反而每年签订澶渊之盟,还要给辽军供奉财物。那些统治者在自己已经占得军事方面优势的情况之下,都不愿意进行进攻,可见当时基本的一个战略决策,并不是进行扩张模式的进攻。在如此的情况下,都还要给对方的一些政权送钱,可想而知当时的一个政策的方向主体不是在进攻和扩张之上。
二、重文轻武的环境也导致当时的文官集团对于武官集团其实有一定歧视
1、重文轻武的环境,导致了当时的武官集团有一定的歧视
宋代的重文轻武的环境应该是一个比较巅峰的状态,因为在其他王朝当中,并没有出现重文轻武的状态,一般来说重文轻武只会出现在一些和平稳定的时期。所以拿几个大王朝来说的话,其实那几个大王朝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过分偏重文官。但是宋代的整个环境,或者说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都是比较偏重文官的。如果一个家里面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父母给予的殷切希望,一定是读书做官,肯定不是让他去做什么大将军的。一般做将军的都是世代为官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一个白丁的家庭里面为大将军的情况。并且在当时宋代的文官,尤其是宋代的一些宰相等重要官职,其实在整个社会上的地位是十分高的。但是同时类或者是做过同样伟大功绩的一些将军,反而得不到那么高的地位,还要被那些庞大的文官集团所耻笑。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将军没有办法在朝廷当中有一定的立足之地。是因为当时的文官集团普遍性地对这些武官有一定歧视,认为他们完全是莽夫,根本就不符合他们清高的姿态。并且当时的重文轻武环境究竟如何呢? 一些读书人,一些士子,流连于烟花之地,都可以被称作一段佳话,都可以被表扬,可见当时对于文官究竟偏向到了怎样的地步。所以在对于宋朝的历史书写方面,那些文官也并不见得会对于当时的一些大将军做如何正面的描述,或者是描述这些大将军如何如何的厉害。所以单从史料方面来看的话,这些大将军的功绩其实是比较吃亏的。
2、统治者害怕当时的士大夫集团
如果在如此重文轻舞的环境中,能够出现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对于当时的这群士大夫集团进行一定的压制的话。那么其武官,或者说大将军在朝廷当中的地位和局面,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的扭转。但是当时宋朝的君主当中,除了宋神宗有一定的决策力和杀伤力以外,其他的一些君主,士大夫仿佛并不怕他们。所以这也导致了其实在大部分宋朝的时间当中,那些君主都是听士大夫的,并不会自己单独性地做出一些策略。做出的一些策略也是士大夫集团认为比较满意的策略。在如此的情况下,想要依靠君主,或者是依靠当时的统治者改变或者说缓解重文轻武的情况,是很不现实的。
三、总结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在整个历史上,或者是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应该存在着谁偏重谁的一种环节出现。因为这两个板块,或者说这两个基本的政治模式,都是为了维护政治的稳定,或者说国家的安全而存在着,如果一旦偏向另外一方,那么整个政治一定会出现秩序性的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