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 我来答
风中的纸屑866
2016-01-12 · 公务员
风中的纸屑866
采纳数:15373 获赞数:521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1、支架式教学
  其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carolinewuyan
2015-03-24 · TA获得超过5.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4%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1,随机通达教学
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分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例如,幼儿园课程每一个主题需要设计很多次不同层次的活动来帮助幼儿循序渐进的学习。)
每个教学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而且各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
(例如,在幼儿园教育中,如果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放入具体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去,幼儿会学习的更有兴趣。)
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这种教育有利于学生针对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探索。
(例如,在世界杯足球赛来临时,组织幼儿探索足球的知识,了解比赛规则等。)
抛锚式教学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也可以采用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评估。
(例如,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的表现,可以大大增强儿童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在抛锚式教学中,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具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易于激起学习的内部动机,任务的多样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在完成任务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3,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意在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通过支架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直至撤去支架。
具体环节:
·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具体情境让幼儿去数玩具或水果的个数,等幼儿学会数实际物品后,再将抽象的数字模型代替,则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学会数数字的内容。)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