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明明可以拥兵自立,为何最后却放弃了呢?
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的军事家,韩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这个寒门子弟,硬是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军事能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了秦末汉初屈指可数的军事家。
韩信最早投靠项羽,但是并非得到项羽的重用
韩信命不是太好,即使是成年后生活得也很凄惨。他母亲去世,他穷得无法把母亲下葬,还是当时在邻居的帮助下,才能够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之后他依靠着别人的救济才能够生活下去,但是寄人篱下总是生活的不顺利。甚至遭受过胯下之辱,这对一个正值青少年的男孩而言,能够忍受的原因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陈胜、吴广起义后,就有很多人揭竿而起,他自己了无牵挂,只身一人投奔了项梁,但在项梁手下,韩信也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个兵,没有受到重用。
在项梁死后,他便成为了项羽的士兵,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直刚愎自用,觉得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不肯听韩信的策略。
在一连串灭了魏、赵、燕、齐四国后,韩信实力大增,此时也正是刘邦与项羽楚汉战争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基本上是谁得到韩信的支持,谁就能得到天下,甚至韩信的谋士也劝韩信自立,将来夺取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是一向看不起韩信的项羽也派人前去拉拢韩信,希望韩信能够联楚反汉。
但是韩信却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翻译过来就是,我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是刘邦给予的,他能够给我权利,让我能够自由支配士兵,这是信任我,将自己的身价交给了我,所以我韩信当然要知恩图报,不能够忘恩负义。
韩信跟项羽的使臣说出这段话,一方面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刘邦的提携子恩,另一方面也是在对项羽表达不满,估计韩信投靠项羽时,项羽没少给韩信脸色。
韩信不被项梁、项羽赏识,刘邦给了韩信一个机会
韩信觉得项羽不能赏识自己,不是他能够服侍、追随的大王,所以在刘邦进入蜀地之后,他进入了刘邦的帐下。
刘邦一开始也不太待见他,没有发现他的军事才能。直到有一次韩信犯了纪律,要对他进行处罚的时候,他大声说道:“汉王不打算得到天下么?为什么要杀掉壮士”。
当时刘邦的大将夏侯婴听到,仔细和他交谈后,发觉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便向刘邦进言,想要他对韩信委以重任。但是刘邦也没发现他有什么不同,就拿一个随便的官职搪塞过去了。
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萧何很是看中韩信,他觉得韩信天生就是一个将才,也曾经多次向刘邦推荐过韩信,只是反响平平。
后来韩信觉得自己这样一匹千里马,却遇不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伯乐君主,渐渐地他有点灰心丧气。一气之下就从刘邦的军营逃走了,当萧何知道后,就赶紧骑马去追韩信了,刘邦知道后,很是不解为什么萧何这样的人会看重韩信。
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和韩信进行了长谈,韩信对刘邦讲解当时的局势,分析楚、汉的优势劣势,这让刘邦对韩信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