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越来越迷茫、困惑,甚至有些怀疑了……,谁能指引我啊
之前已经问了两次问题,越问越觉得迷惘,思考中新问题更是油然而生,崩溃中……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
之前已经问了两次问题,越问越觉得迷惘,思考中新问题更是油然而生,崩溃中……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的一种表现,根本谈不上平等啊?
她:……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她:虽然不很合理,但规矩已经定好了,也只能遵从。
我:谁定的这规矩啊?真不合理!
我: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她:……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她:……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她:……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人类永远称颂。
我: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像得到“凉快”,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努力呢?
她:……
我:还有就是上香礼拜,求佛祖保佑赐福,希望能少灾少病,似乎有点“等、靠、要”的感觉啊,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她:面又有不悦之色。
我: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她:只要确定真心悔过,就该原谅啊。
我:那岂非对被他害死的人不公平?我认为,应该按法律裁决,如果够死刑,就算悔过,也要处死。
她:也对吧。
我:那他悔不悔过,其实对今世我们对他的处理,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她:我不知道。
我:这个问题有点出格,你别生气啊。
她:学佛人前冲平和,以教化为先,当然不生气。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她:拂袖离去……
上次有人嘲讽我是欺负小女孩,其实不过是心中确有困惑而已,谁能给个清晰的解释,来厘清我心中迷惘么?
谢谢。
又想起来一个问题啊。
佛典中好像说释迦摩尼是几万年前就有了,可释迦摩尼不是就是阿育王么?那不是3000年内的一个王子么?
好像有些矛盾呀 展开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的一种表现,根本谈不上平等啊?
她:……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她:虽然不很合理,但规矩已经定好了,也只能遵从。
我:谁定的这规矩啊?真不合理!
我: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她:……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她:……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她:……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人类永远称颂。
我: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像得到“凉快”,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努力呢?
她:……
我:还有就是上香礼拜,求佛祖保佑赐福,希望能少灾少病,似乎有点“等、靠、要”的感觉啊,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她:面又有不悦之色。
我: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她:只要确定真心悔过,就该原谅啊。
我:那岂非对被他害死的人不公平?我认为,应该按法律裁决,如果够死刑,就算悔过,也要处死。
她:也对吧。
我:那他悔不悔过,其实对今世我们对他的处理,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她:我不知道。
我:这个问题有点出格,你别生气啊。
她:学佛人前冲平和,以教化为先,当然不生气。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她:拂袖离去……
上次有人嘲讽我是欺负小女孩,其实不过是心中确有困惑而已,谁能给个清晰的解释,来厘清我心中迷惘么?
谢谢。
又想起来一个问题啊。
佛典中好像说释迦摩尼是几万年前就有了,可释迦摩尼不是就是阿育王么?那不是3000年内的一个王子么?
好像有些矛盾呀 展开
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其实,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理清:佛陀是佛陀,佛教是佛教,先不要把我们今天眼睛看到的“佛教”一律归纳为佛陀就是这样教导。佛陀,是历史上确确实实的人物,这个事实没有什么好争论,但是至于“佛教”,我指的佛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说法(Theory)”,各种礼仪,各种特色风格……不能完全代表佛陀最原来的教法。
为何这么说?因为当我们要把一样东西和另一样东西画上等号(A=B)时,一定要有证据。既然说佛陀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人物,自然会有通过考古得来的证据。但是至于很多书籍或者弘法的人所说的“佛法”是不是与佛陀所教导的符合?这个也是要去探讨的!不能单单靠“感应”,靠仿友大他讲“这是规矩”等等来衡量!绝对不能。因为,是佛说就是佛说,是你说的,就绝对不可以说是佛陀说的,这样是误人子弟!偏偏很多明明是自己说的,他们都很喜欢说这是佛陀说的!所以,告昌我们学习佛法要不断的突破,突破那个圈圈,去寻找佛陀最原本的教法!
我们常常喜欢说“学佛,学佛”,其实如果我们换另一个方式说“学习佛法”,或者我们的修行方向会比较明确,因为本来佛陀就是要我们学习佛法,注意,是学习“佛法”。教导不到我们佛法的地方,再怎么富丽堂皇的“道场”,佛像再怎么庄严,再怎么多人护持,其实也只不过是建筑物/场所而已。教导不到佛法,就是教导不到,不能勉强要我们继续跟从。
当然,我们不能说现今教导不到我们佛法的地方/人都是邪教,不能一边倒。就好像教导不到我们医学的小学科学老师,我们不可以鄙视他们,不可以随便毁谤他们,因为我们也要先学好科学才能学医,但是当你发现科学老师能够教导的就不过如此,我们就要突破,去寻找可以教导我们生物学的,然后是医学的。可是,可能等到你学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以前小学的科学有一些东西不那么正确,讲解也太笼统。
学习佛法也一样,总要有一个让我们认识佛教的基础,但是过后,就要不断提升和深入。偏偏现在的“道场”“宗门”这么多,我们就陷入一个困境了。我们这种困境,跟一个人很相似——阐陀比丘。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8j.pdf
学习佛法,不能人家喂你吃什么,你就吞什么。有疑惑一定要提出来,一定要思考,不然那不叫作学习佛法,那是信仰!人言你就受。要学习,无论如何都要从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学习起,毕竟那就是佛陀最初的教法,就好比学校的第一堂课。错过第一堂课,接下来的很难跟得上,如果有没有人能好好解答我们的疑问,我们甚至会离开,对佛教会失望……那是很可悲的。佛陀是一个说话直接,让人容易明白道理的老师,要向佛陀学习,根本不需要“信仰”的。如果什么都不对我们讲解清楚,只要我们相信,那和婆罗门有何差别呢?
学习佛法,要一面了解因缘法之外,也要一面了解佛教的历史,才能看到什么说法是在后期才出现,什么说法是一直从佛陀时代就传到今天备竖的。这样,你学习佛法就不会那么苦恼了!
佛陀涅磐至今有2400年左右〔根据学者研究,佛陀于公元前390年涅磐,前后年差不超过十年(根据Indian Buddhism By Hajime Nakamura,pg14)〕。阿育王(Asoka)不是佛陀时代的人,他是佛陀涅磐后100年的人物。
*******
至于你的对话中的疑问,我尝试分享:
1)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的一种表现,根本谈不上平等啊?
她:……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她:虽然不很合理,但规矩已经定好了,也只能遵从。
我:谁定的这规矩啊?真不合理!
[在这个情况之下,无可否认,佛陀并没有要我们崇拜他,反而佛陀就是一个要突破这种“崇拜式的信仰”的人。至于对于佛陀的礼敬,实际上是佛陀的弟子因为听闻了佛法,十分感动和感恩,才对佛陀礼敬。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没有跟从就会被“处罚”的规矩。不过,我们身为学佛者,要是真的发自内心很感恩他,礼敬他也不必感到扭捏,就自然就好,何必刻意?]
2)
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其实,不要乱说哦,所谓的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并不是佛陀说的哦,如果是佛陀说的,经过考古是会找到证据的。很可能是后期人受了一般传统信仰的影响尔也把这个概念采纳进入佛教。佛教一向来就是很无辜的被各种文化和风俗影响……那么佛陀是怎么说的呢?这个要三言两语就讲解不完。你可以从十二因缘中了解,不过要参考《相应部阿含经》或者《杂阿含》,才不会混淆。不要让电视剧和传说故事里的“佛教”把你弄混淆了哦。]
3)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她:……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她:……
[你已经把佛陀纳入“天庭制度”的一个人物啦。或者你把佛陀从这个“神化式”“西游记式”的概念中拉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所谓的“地位”“贬为凡人”都是人们把我们的世间里的“机制”套给我们“信仰”中的神仙“用”。佛陀是一个历史人物,要记得,他是一个人物。你要理清着一个,一定要了解佛教历史,还要以学术角度了解,有历史根据的方式。如果要以信仰的角度,你很难突破那些疑惑,因为信仰中的一切都无法证明任何事实。]
4)
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她:面又有不悦之色。
[同样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是中国人,但是不代表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他从中国学来的,难道他没有自己的见解吗?同样的,虽然那位居士是佛教徒,不代表他教导的一切就是佛陀教导的。况且,“忍忍忍”这个思想会比较受中国人观念影响多过佛教。虽然佛教里有“六度波罗蜜的忍辱”,但是,就如我一开始说的,要把佛教和佛陀分清楚,六度是在公元2世纪才出现的思想。但是这也不代表佛陀要我们什么都不用忍,也不是这样一边倒的。佛陀教导的是智慧,完全跟“拜拜祈求”是没有关系的,那为什么今天佛教会这样子?怪就怪人们摆脱不了“祈求”。而且要强调,不同地方的佛教都走到不同阶段,在中国,佛教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和民间信仰没有差别的阶段,但是在大马、新加坡、台湾……佛教已经是一种研究和学术可以考究的学问。]
5)
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她: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或者要分清两个部分:(A)对于别人的原谅和(B)法律刑罚制度。简单来说,这两个都是一个“制度”,而且每个人的那一把尺都不一样,就有不同的观点,争论到底都很难有结论。你能原谅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再怎么说都是以你的见解来衡量,是你个人的事情;法律如何去裁决一个人,也是有一群人去决定的,是他们的见解。在佛教里,有业报的说法,但是没有一个人去订制度,而是(C)自己做自己受。现在你问的问题却把ABC混在一起衡量,她当然想不通啊也回答不到。我只能说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人民犯了法自然要坦然接受处罚;做了让世人唾弃的坏事,也无法避免被世人轻易原谅,犯过法的人也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但是至于你个人,你无法原谅人家,就要看你自己觉得怎样了,你可不能自己来处治他,另外,如果你一直把他放在心去怨恨,也只会增加你的心灵负担,你还有更多的事务要处理和关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完全在你的控制范围以外,你就不要再拿他的坏行为来折磨自己的心灵。如果真的发现一个人犯法,你有责任报警。]
6)
……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你问得很好,如果你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要挑战,基本上你算是有思考的人。当然,什么“礼佛”有功德这种说法又怎么可能是佛陀教导的呢?那是后期的演变。回到佛陀时代,佛陀用尽一生来讲解世间的苦,也告诉了我们灭苦的方法,都是踏踏实实的,根本没有靠信仰来维持的。加上,佛陀时代根本就没有佛像,何来有人礼拜佛像?而且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人人都是静静聆听的,试试想象如果当时有人拿到一大堆香、花来“拜佛”,那不是很干扰大家听闻佛法吗?本来礼佛是出自一份感激老师的心,只是后来的人摆脱不了拜拜,就演变到你眼中看到的“佛教”,你说佛教是不是很无辜?当然我们也不要因此就直接毁掉佛像,因为也有很多人因为佛像的庄严而对这个伟大的老师起敬。]
基本上,如果你是有心要学习,你提出来的问题,是很好的问题,也是佛弟子应该思考的。不过你的问题有没有被解答,就要看你问对人吗?要是你问到的人对于佛教到底是怎么发展到今天也不清楚,那么就难堪啊。
但愿我所分享的,有帮助到你。如果有不明白的,我愿意补充。
为何这么说?因为当我们要把一样东西和另一样东西画上等号(A=B)时,一定要有证据。既然说佛陀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人物,自然会有通过考古得来的证据。但是至于很多书籍或者弘法的人所说的“佛法”是不是与佛陀所教导的符合?这个也是要去探讨的!不能单单靠“感应”,靠仿友大他讲“这是规矩”等等来衡量!绝对不能。因为,是佛说就是佛说,是你说的,就绝对不可以说是佛陀说的,这样是误人子弟!偏偏很多明明是自己说的,他们都很喜欢说这是佛陀说的!所以,告昌我们学习佛法要不断的突破,突破那个圈圈,去寻找佛陀最原本的教法!
我们常常喜欢说“学佛,学佛”,其实如果我们换另一个方式说“学习佛法”,或者我们的修行方向会比较明确,因为本来佛陀就是要我们学习佛法,注意,是学习“佛法”。教导不到我们佛法的地方,再怎么富丽堂皇的“道场”,佛像再怎么庄严,再怎么多人护持,其实也只不过是建筑物/场所而已。教导不到佛法,就是教导不到,不能勉强要我们继续跟从。
当然,我们不能说现今教导不到我们佛法的地方/人都是邪教,不能一边倒。就好像教导不到我们医学的小学科学老师,我们不可以鄙视他们,不可以随便毁谤他们,因为我们也要先学好科学才能学医,但是当你发现科学老师能够教导的就不过如此,我们就要突破,去寻找可以教导我们生物学的,然后是医学的。可是,可能等到你学医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以前小学的科学有一些东西不那么正确,讲解也太笼统。
学习佛法也一样,总要有一个让我们认识佛教的基础,但是过后,就要不断提升和深入。偏偏现在的“道场”“宗门”这么多,我们就陷入一个困境了。我们这种困境,跟一个人很相似——阐陀比丘。http://www.ss.ncu.edu.tw/~calin/article2008/8j.pdf
学习佛法,不能人家喂你吃什么,你就吞什么。有疑惑一定要提出来,一定要思考,不然那不叫作学习佛法,那是信仰!人言你就受。要学习,无论如何都要从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学习起,毕竟那就是佛陀最初的教法,就好比学校的第一堂课。错过第一堂课,接下来的很难跟得上,如果有没有人能好好解答我们的疑问,我们甚至会离开,对佛教会失望……那是很可悲的。佛陀是一个说话直接,让人容易明白道理的老师,要向佛陀学习,根本不需要“信仰”的。如果什么都不对我们讲解清楚,只要我们相信,那和婆罗门有何差别呢?
学习佛法,要一面了解因缘法之外,也要一面了解佛教的历史,才能看到什么说法是在后期才出现,什么说法是一直从佛陀时代就传到今天备竖的。这样,你学习佛法就不会那么苦恼了!
佛陀涅磐至今有2400年左右〔根据学者研究,佛陀于公元前390年涅磐,前后年差不超过十年(根据Indian Buddhism By Hajime Nakamura,pg14)〕。阿育王(Asoka)不是佛陀时代的人,他是佛陀涅磐后100年的人物。
*******
至于你的对话中的疑问,我尝试分享:
1)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的一种表现,根本谈不上平等啊?
她:……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她:虽然不很合理,但规矩已经定好了,也只能遵从。
我:谁定的这规矩啊?真不合理!
[在这个情况之下,无可否认,佛陀并没有要我们崇拜他,反而佛陀就是一个要突破这种“崇拜式的信仰”的人。至于对于佛陀的礼敬,实际上是佛陀的弟子因为听闻了佛法,十分感动和感恩,才对佛陀礼敬。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没有跟从就会被“处罚”的规矩。不过,我们身为学佛者,要是真的发自内心很感恩他,礼敬他也不必感到扭捏,就自然就好,何必刻意?]
2)
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其实,不要乱说哦,所谓的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并不是佛陀说的哦,如果是佛陀说的,经过考古是会找到证据的。很可能是后期人受了一般传统信仰的影响尔也把这个概念采纳进入佛教。佛教一向来就是很无辜的被各种文化和风俗影响……那么佛陀是怎么说的呢?这个要三言两语就讲解不完。你可以从十二因缘中了解,不过要参考《相应部阿含经》或者《杂阿含》,才不会混淆。不要让电视剧和传说故事里的“佛教”把你弄混淆了哦。]
3)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她:……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她:……
[你已经把佛陀纳入“天庭制度”的一个人物啦。或者你把佛陀从这个“神化式”“西游记式”的概念中拉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所谓的“地位”“贬为凡人”都是人们把我们的世间里的“机制”套给我们“信仰”中的神仙“用”。佛陀是一个历史人物,要记得,他是一个人物。你要理清着一个,一定要了解佛教历史,还要以学术角度了解,有历史根据的方式。如果要以信仰的角度,你很难突破那些疑惑,因为信仰中的一切都无法证明任何事实。]
4)
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她:面又有不悦之色。
[同样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是中国人,但是不代表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他从中国学来的,难道他没有自己的见解吗?同样的,虽然那位居士是佛教徒,不代表他教导的一切就是佛陀教导的。况且,“忍忍忍”这个思想会比较受中国人观念影响多过佛教。虽然佛教里有“六度波罗蜜的忍辱”,但是,就如我一开始说的,要把佛教和佛陀分清楚,六度是在公元2世纪才出现的思想。但是这也不代表佛陀要我们什么都不用忍,也不是这样一边倒的。佛陀教导的是智慧,完全跟“拜拜祈求”是没有关系的,那为什么今天佛教会这样子?怪就怪人们摆脱不了“祈求”。而且要强调,不同地方的佛教都走到不同阶段,在中国,佛教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和民间信仰没有差别的阶段,但是在大马、新加坡、台湾……佛教已经是一种研究和学术可以考究的学问。]
5)
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她:我不知道。
[这个问题或者要分清两个部分:(A)对于别人的原谅和(B)法律刑罚制度。简单来说,这两个都是一个“制度”,而且每个人的那一把尺都不一样,就有不同的观点,争论到底都很难有结论。你能原谅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再怎么说都是以你的见解来衡量,是你个人的事情;法律如何去裁决一个人,也是有一群人去决定的,是他们的见解。在佛教里,有业报的说法,但是没有一个人去订制度,而是(C)自己做自己受。现在你问的问题却把ABC混在一起衡量,她当然想不通啊也回答不到。我只能说国家有国家的法律,人民犯了法自然要坦然接受处罚;做了让世人唾弃的坏事,也无法避免被世人轻易原谅,犯过法的人也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但是至于你个人,你无法原谅人家,就要看你自己觉得怎样了,你可不能自己来处治他,另外,如果你一直把他放在心去怨恨,也只会增加你的心灵负担,你还有更多的事务要处理和关心,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完全在你的控制范围以外,你就不要再拿他的坏行为来折磨自己的心灵。如果真的发现一个人犯法,你有责任报警。]
6)
……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你问得很好,如果你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要挑战,基本上你算是有思考的人。当然,什么“礼佛”有功德这种说法又怎么可能是佛陀教导的呢?那是后期的演变。回到佛陀时代,佛陀用尽一生来讲解世间的苦,也告诉了我们灭苦的方法,都是踏踏实实的,根本没有靠信仰来维持的。加上,佛陀时代根本就没有佛像,何来有人礼拜佛像?而且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人人都是静静聆听的,试试想象如果当时有人拿到一大堆香、花来“拜佛”,那不是很干扰大家听闻佛法吗?本来礼佛是出自一份感激老师的心,只是后来的人摆脱不了拜拜,就演变到你眼中看到的“佛教”,你说佛教是不是很无辜?当然我们也不要因此就直接毁掉佛像,因为也有很多人因为佛像的庄严而对这个伟大的老师起敬。]
基本上,如果你是有心要学习,你提出来的问题,是很好的问题,也是佛弟子应该思考的。不过你的问题有没有被解答,就要看你问对人吗?要是你问到的人对于佛教到底是怎么发展到今天也不清楚,那么就难堪啊。
但愿我所分享的,有帮助到你。如果有不明白的,我愿意补充。
展开全部
我:佛家宣示众生平等,可想得到“出世间的利益”,就必须跪拜焚香,可我觉得跪拜顶礼之类举动,是奴性的一种表现,根本谈不上平等啊?
答:佛讲众生平等是从本质上(体性上)来说的,事相上(表象上)众生因业力不同尚且千差万别,如何与佛平等,比如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人是平等的,但是老师讲课学生听,是不平等的,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老师的水准,就真平等了。欲求出离,不靠焚香叩拜,就像在学校里,学生给老师行礼就一定能考100分么?焚香叩拜是为表示对法的尊重,就像学生对老师根本看不上眼,自然不会把他的话当真,也就不能实行,不能获得利益。学生给老师行礼不是奴性的表现,而是表示对老师和老师的教导的尊重。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大多我慢较重,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样的人像装满脏水的杯子,要想换成一杯清茶,就要先倒去脏水。焚香叩拜,忏悔业障,正是倒去脏水的手段。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答:佛没有高高在上,在佛的眼里,大家都一样,没有你我的概念。跪拜是尊师、重法、制服我慢,佛不需要你拜,是你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治自己的毛病,如果你能当下了断这些毛病,可以不拜。普通人即未来佛,从来都是挺直腰杆的。光靠做好事不能成佛,因为做好事只是积累福报,而成佛必须离一切染著。
我: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答:善恶不是分析能得到的,人总是为自己开脱,自私的也能讲成无私的。人人内心都有觉性光明(佛性),对于错的抉择就在一念之间,若一念心不安即是背离觉性光明,这就是有问题的,这是判别思想、行为对错的最根本标准。神佛不能替你拿意见,要倚仗自己的觉性来生活。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答:千佛万佛,同是一体,因众生心现种种形象。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答:佛即觉也,念念觉察,哪里有犯错误的可能。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昌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人类永远称颂。
答:这位居士叫什么名字,怎知不是杜撰出来的。
我: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像得到“凉快”,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努力呢?
答:佛教不摈弃科学,佛陀在2500年前讲的很多话,正在被现代科学证实。佛教讲从改变自己做起,正是最积极的。比如天热,有空调不热恼,离开有空调的房子呢?看来空调不能真正消除人笑激的烦恼。若能降伏自己的心,有空调是清净快乐,没有空调一样是清净快乐。求神拜佛,是一般人的误解,学习不好,给老师磕个头,就不用自己努力了?显然不行,所以佛不能转众生的定业,自己的事情还要自己来干,老师只能提个醒,指导指导。佛对世界的认知靠的是觉性(就像拿镜子照东西,当下立现),科学家对世界的认知靠的是分析研究(就像拿画笔画,总有差别)。
我:还有就是上香礼拜,求佛祖保佑赐福,希望能少灾少病,似乎有点“等、靠、要”的感觉啊,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耐升租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答:这是一般人的对佛教的理解,一般人拜佛都是求利益,而不是求解脱,总是希望拜拜佛,就捡个大便宜。佛菩萨慈悲,为了成熟众生,故随顺众生。有的时候就让他捡个大便宜,使他生起信心和欢喜心,再随其心性说法教化。
我: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答:原谅不原谅,依你自己的觉性。
我:那岂非对被他害死的人不公平?我认为,应该按法律裁决,如果够死刑,就算悔过,也要处死。
答:没人愿意犯错误,都是稀里糊涂(无明遮覆,业力牵引)犯错误。即便罪当处死,其实也是很可怜的。
我:那他悔不悔过,其实对今世我们对他的处理,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答:他悔不悔过,对他自己很有关系,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障,觉性光明发露,其生命走向会不同。我们忏悔错误,忏悔后不是别人如何,而是自己的内得到洗刷。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答:礼佛礼真佛,真佛就是你的觉性。背离自己觉性,思想行为发生错误,自然感召错误的果实。合于自己的觉性,思想形为没有问题,自然感召幸福快乐的果实。这不是佛菩萨要怎样,是这世间因果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佛菩萨虽然看到众生都是自作自受,但仍发心慈悲救助,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菩萨就发愿“代众生苦”。
答:佛讲众生平等是从本质上(体性上)来说的,事相上(表象上)众生因业力不同尚且千差万别,如何与佛平等,比如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人是平等的,但是老师讲课学生听,是不平等的,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老师的水准,就真平等了。欲求出离,不靠焚香叩拜,就像在学校里,学生给老师行礼就一定能考100分么?焚香叩拜是为表示对法的尊重,就像学生对老师根本看不上眼,自然不会把他的话当真,也就不能实行,不能获得利益。学生给老师行礼不是奴性的表现,而是表示对老师和老师的教导的尊重。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大多我慢较重,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样的人像装满脏水的杯子,要想换成一杯清茶,就要先倒去脏水。焚香叩拜,忏悔业障,正是倒去脏水的手段。
我:难道有了功德,成了佛,就一定要高高在上,让别人跪拜么?普通人就不能挺直腰杆,光靠做好事成佛么?
答:佛没有高高在上,在佛的眼里,大家都一样,没有你我的概念。跪拜是尊师、重法、制服我慢,佛不需要你拜,是你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治自己的毛病,如果你能当下了断这些毛病,可以不拜。普通人即未来佛,从来都是挺直腰杆的。光靠做好事不能成佛,因为做好事只是积累福报,而成佛必须离一切染著。
我:所谓行善行恶,其实也是要分析判断的。可有些事情的善和恶并不明显,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甚至是说不清的。在佛家理论中,应该是冥冥中有一个裁决机制,给不同的情况打了分,可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卖shen,不大好判断的,那怎么裁定呢?
而且满天神佛,万一有了不同意见,以谁为主呢?
如何来保障这个裁决机制的公正性和正确性呢?
答:善恶不是分析能得到的,人总是为自己开脱,自私的也能讲成无私的。人人内心都有觉性光明(佛性),对于错的抉择就在一念之间,若一念心不安即是背离觉性光明,这就是有问题的,这是判别思想、行为对错的最根本标准。神佛不能替你拿意见,要倚仗自己的觉性来生活。
我:很好奇各个佛的地位,这些佛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啊?是各管一部分分工,但又有个一把手统一管理么?就像皇帝和各部尚书一样?
答:千佛万佛,同是一体,因众生心现种种形象。
我:佛要是犯了错,会不会贬为凡人啊?
答:佛即觉也,念念觉察,哪里有犯错误的可能。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居士带着七岁的孩子定居英国,这个孩子认识了昌兆一个外国孩子,一天两人在外玩耍,都热得无法忍受,便各自回家向父亲诉苦。居士说:”心静自然凉“,于是这个孩子便静静坐着,一会儿过去,似乎确实凉了许多;而英国孩子的父亲却说:”如果你觉得热,就自己努力,将来发明一个能让自己凉快的机器。“,于是这个孩子便在炎热的夏日开始读书。二十年后,中国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居士,靠静心敛神的方法,已经能抵挡一定程度的炎热。而那个英国孩子,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调,哈维兰德这个名字,被人类永远称颂。
答:这位居士叫什么名字,怎知不是杜撰出来的。
我:从这个故事,我感觉佛教有些消极,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过多强调”忍“,对提高科技,改变世界很轻视,甚至是阻挠。可像得到“凉快”,还是空调这样的科学发明效果好啊,这是不是说,在许多方面,佛祖不如科学做得好?求佛拜神,不如靠自己努力呢?
答:佛教不摈弃科学,佛陀在2500年前讲的很多话,正在被现代科学证实。佛教讲从改变自己做起,正是最积极的。比如天热,有空调不热恼,离开有空调的房子呢?看来空调不能真正消除人笑激的烦恼。若能降伏自己的心,有空调是清净快乐,没有空调一样是清净快乐。求神拜佛,是一般人的误解,学习不好,给老师磕个头,就不用自己努力了?显然不行,所以佛不能转众生的定业,自己的事情还要自己来干,老师只能提个醒,指导指导。佛对世界的认知靠的是觉性(就像拿镜子照东西,当下立现),科学家对世界的认知靠的是分析研究(就像拿画笔画,总有差别)。
我:还有就是上香礼拜,求佛祖保佑赐福,希望能少灾少病,似乎有点“等、靠、要”的感觉啊,难道我们的收获和幸福,不该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么?不该靠努力工耐升租作去换取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索要和祈求上呢?
答:这是一般人的对佛教的理解,一般人拜佛都是求利益,而不是求解脱,总是希望拜拜佛,就捡个大便宜。佛菩萨慈悲,为了成熟众生,故随顺众生。有的时候就让他捡个大便宜,使他生起信心和欢喜心,再随其心性说法教化。
我:放下屠刀的恶人,我们应该大度原谅么?
答:原谅不原谅,依你自己的觉性。
我:那岂非对被他害死的人不公平?我认为,应该按法律裁决,如果够死刑,就算悔过,也要处死。
答:没人愿意犯错误,都是稀里糊涂(无明遮覆,业力牵引)犯错误。即便罪当处死,其实也是很可怜的。
我:那他悔不悔过,其实对今世我们对他的处理,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啊?
答:他悔不悔过,对他自己很有关系,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障,觉性光明发露,其生命走向会不同。我们忏悔错误,忏悔后不是别人如何,而是自己的内得到洗刷。
我:礼佛叩首,就得好的果报,对佛不敬,就要倒霉,这样看来,佛祖菩萨似乎有些胸襟狭窄、睚眦必报啊,对他不敬就要打击报复,这和官吏豪强不是一样了么?似乎并不能感觉到佛教宣称的“平等、仁善、淡泊、大度”之类呢。
答:礼佛礼真佛,真佛就是你的觉性。背离自己觉性,思想行为发生错误,自然感召错误的果实。合于自己的觉性,思想形为没有问题,自然感召幸福快乐的果实。这不是佛菩萨要怎样,是这世间因果规律运动的必然结果。佛菩萨虽然看到众生都是自作自受,但仍发心慈悲救助,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菩萨就发愿“代众生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还在佛教门外,以为佛教是余兆困神教,根本不懂得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磐。所以才有你的疑惑。阿弥陀佛!你的那个她,大概也未能明白多少,所以无法回答你的看似无理的话题。建议你从佛教的最基本入门书籍看起,你看了有没有道理,再说,再才有资格来提问,否则,你的问题是非常之肤浅的。比如:
1,你认为拜佛是在拜神差不多,但你不懂你拜佛时是在拜你自己。
2,众生平等是法性平等,并不是要我们地位平等,生活平等,钱财平等,因为各人的业报不同,故显猜慎示出来的果报也不同。
3,如何行善的问题,我们凡夫位来说要遵从戒律来,例如在家人要遵从五戒十善。至于有些是方便法门,你我在凡夫位根本不懂,只有登地以上菩萨才有方便。
4,以为发明了一台空调就比静心敛神好,那是你俗人的想法,以为静心敛神就是什么都不做了,那也是世俗的想法,根本不懂大乘菩萨道积极入世度众生的法门。
5,上香礼拜求佛菩萨是他力,佛门中更根本的是证自性佛,求自力的,只是你不了解佛教不知道。
6,佛菩萨从来不会打击人,打击人的是你自己,是你的心,你的妄心。还有你造的业,不论是善业还是恶业,都是要受报的。佛菩萨的慈悲不是平常的慈悲,他的竖念慈悲超过世间的任何慈悲,不是学佛的人就有这种慈悲,学佛的人只是在学,但不能了知,要了知,唯有去求证后方知。
7,从你提问的角度来看,你对佛教一无所知,但是也许你和佛有些许的缘份导致你还有机会来问问题。你的那个她,也是刚刚入门佛学,或者说是还没有入门,对你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但是人家却比你有福报能学佛,你没学佛就不是乱打妄语,有果报的。阿弥陀佛!
1,你认为拜佛是在拜神差不多,但你不懂你拜佛时是在拜你自己。
2,众生平等是法性平等,并不是要我们地位平等,生活平等,钱财平等,因为各人的业报不同,故显猜慎示出来的果报也不同。
3,如何行善的问题,我们凡夫位来说要遵从戒律来,例如在家人要遵从五戒十善。至于有些是方便法门,你我在凡夫位根本不懂,只有登地以上菩萨才有方便。
4,以为发明了一台空调就比静心敛神好,那是你俗人的想法,以为静心敛神就是什么都不做了,那也是世俗的想法,根本不懂大乘菩萨道积极入世度众生的法门。
5,上香礼拜求佛菩萨是他力,佛门中更根本的是证自性佛,求自力的,只是你不了解佛教不知道。
6,佛菩萨从来不会打击人,打击人的是你自己,是你的心,你的妄心。还有你造的业,不论是善业还是恶业,都是要受报的。佛菩萨的慈悲不是平常的慈悲,他的竖念慈悲超过世间的任何慈悲,不是学佛的人就有这种慈悲,学佛的人只是在学,但不能了知,要了知,唯有去求证后方知。
7,从你提问的角度来看,你对佛教一无所知,但是也许你和佛有些许的缘份导致你还有机会来问问题。你的那个她,也是刚刚入门佛学,或者说是还没有入门,对你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但是人家却比你有福报能学佛,你没学佛就不是乱打妄语,有果报的。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要获得出世间利益的话,焚香礼佛是无法做到的。 这只是一种佛教文化的表面仪式,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出世间利益的。如认为这是根本,那只是本末倒置罢了。
2。跪拜只是一种古印度所流传下来的礼仪。这和高高在上没有任何联系。 如您跪拜孔子的话,那么您孔子就真的有高高在上的奴役思想吗? 这只是单纯的对老师的礼貌。您所谓的合理其实是一种无意义的说法,因为您到别人的国家能不入乡随俗吗? 同样的进入佛教后,跪拜是对圣者的礼仪。而当中并没有所谓的高高在上的意思。 您的认为是一种附加性说法,那么您这种强制性思想强迫的加注在圣者身上,请问这合理吗?
3。善业获得好的果报。不善业获得好扒不善的果报。善业的果报是白色的,不善业的果报是黑色的。两者混友碰昌合的时候,并不会变成灰色。而是白色以及黑色。这就是业果法则。 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出卖身体,那么她救父亲会有善报。而出卖身体会有不善报。只是看哪一个果报先成熟。
4。那是一种中国的神格化佛教的说法,这并不符合佛陀的真实教导。 既然不是佛陀真实教导,在下也不用去回答了。
5。您举的例子中,”心静自然凉“并不是佛陀的教导。这是标准中国化的句子。 如果不是用标准的佛陀教导去看一个问题,那么这问题就变成伪命题了。禅定的真实功用并非如吵野此。 世间的角度有很多,而科学角度和佛教角度必然会不一样。 您举例中的角度纯粹是现实利益的角度,但在佛教角度来说,这只会带来无限的痛苦以及烦恼。 相反的,那位居士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自在。 两者的分别只是在于角度的不同。
6。您所谓的那种上香求佛是一种进入中国后的佛教神明崇拜。这和原始佛教以及佛陀教导互相违背。 佛陀教导我们以自己为依靠,而不是佛。 当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那时候是神明崇拜最浓厚的时段。因此他们接受佛陀也不过是把佛陀当作是一种神明。把各种欲望附加上去的神明。 虽然有说宣称这是方便法,但这种变质的做法还是无法在中土杜绝。
http://www.infs.tw/02_books/a_history/a.htm
7。 我们要原谅的对方并非他人,而是自己。 如我们一直怨恨着,那么除了痛苦还是痛苦罢了。 这并没有任何意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不是佛陀所教导的。 而对于放下屠刀的人,无论他受到什么样的刑罚,这是他的不善果报。因此他必须承担。 但我们原谅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自己。 只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从怨恨的痛苦解脱。 与其说我们在原谅对方的恶行,事实上我们在原谅我们自己的怨恨(不善心)。而且对方的恶行已经受到制裁了,何必再去怨恨呢? 痛苦的只有自己。 法律的判决就是最大的公平,无需再附加上个人的意义去理解。 佛陀宣说贪欲只会从贪产生。 嗔恨只会从嗔产生。 痴只会产生无明。
8。这是一种中国佛教的变相说法。 如您要不敬,这是可以的。 但和老师行礼是礼貌吧? 至于果报,在下不认为不敬会有什么严重的果报。 您的不敬只会导致您的痛苦罢了。 如您无法学会礼貌的对待老师,您的心理必然是‘这个老师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是不要礼拜他,这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我们是被内心的种种想法所困惑,只是因为个人角度的强制性合理以及傲慢。 这种不善的心理会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对我们产生影响。 最后受苦的还是我们。 您可以的确不跪拜佛陀,这是个人的礼仪方式,我们无法强求。 但不要为了表面上的礼仪而忽略了佛陀的真正教导。
2。跪拜只是一种古印度所流传下来的礼仪。这和高高在上没有任何联系。 如您跪拜孔子的话,那么您孔子就真的有高高在上的奴役思想吗? 这只是单纯的对老师的礼貌。您所谓的合理其实是一种无意义的说法,因为您到别人的国家能不入乡随俗吗? 同样的进入佛教后,跪拜是对圣者的礼仪。而当中并没有所谓的高高在上的意思。 您的认为是一种附加性说法,那么您这种强制性思想强迫的加注在圣者身上,请问这合理吗?
3。善业获得好的果报。不善业获得好扒不善的果报。善业的果报是白色的,不善业的果报是黑色的。两者混友碰昌合的时候,并不会变成灰色。而是白色以及黑色。这就是业果法则。 比如为了赚钱救父而去出卖身体,那么她救父亲会有善报。而出卖身体会有不善报。只是看哪一个果报先成熟。
4。那是一种中国的神格化佛教的说法,这并不符合佛陀的真实教导。 既然不是佛陀真实教导,在下也不用去回答了。
5。您举的例子中,”心静自然凉“并不是佛陀的教导。这是标准中国化的句子。 如果不是用标准的佛陀教导去看一个问题,那么这问题就变成伪命题了。禅定的真实功用并非如吵野此。 世间的角度有很多,而科学角度和佛教角度必然会不一样。 您举例中的角度纯粹是现实利益的角度,但在佛教角度来说,这只会带来无限的痛苦以及烦恼。 相反的,那位居士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自在。 两者的分别只是在于角度的不同。
6。您所谓的那种上香求佛是一种进入中国后的佛教神明崇拜。这和原始佛教以及佛陀教导互相违背。 佛陀教导我们以自己为依靠,而不是佛。 当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那时候是神明崇拜最浓厚的时段。因此他们接受佛陀也不过是把佛陀当作是一种神明。把各种欲望附加上去的神明。 虽然有说宣称这是方便法,但这种变质的做法还是无法在中土杜绝。
http://www.infs.tw/02_books/a_history/a.htm
7。 我们要原谅的对方并非他人,而是自己。 如我们一直怨恨着,那么除了痛苦还是痛苦罢了。 这并没有任何意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不是佛陀所教导的。 而对于放下屠刀的人,无论他受到什么样的刑罚,这是他的不善果报。因此他必须承担。 但我们原谅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自己。 只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从怨恨的痛苦解脱。 与其说我们在原谅对方的恶行,事实上我们在原谅我们自己的怨恨(不善心)。而且对方的恶行已经受到制裁了,何必再去怨恨呢? 痛苦的只有自己。 法律的判决就是最大的公平,无需再附加上个人的意义去理解。 佛陀宣说贪欲只会从贪产生。 嗔恨只会从嗔产生。 痴只会产生无明。
8。这是一种中国佛教的变相说法。 如您要不敬,这是可以的。 但和老师行礼是礼貌吧? 至于果报,在下不认为不敬会有什么严重的果报。 您的不敬只会导致您的痛苦罢了。 如您无法学会礼貌的对待老师,您的心理必然是‘这个老师有什么了不起’‘我就是不要礼拜他,这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我们是被内心的种种想法所困惑,只是因为个人角度的强制性合理以及傲慢。 这种不善的心理会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对我们产生影响。 最后受苦的还是我们。 您可以的确不跪拜佛陀,这是个人的礼仪方式,我们无法强求。 但不要为了表面上的礼仪而忽略了佛陀的真正教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仁者吉祥!
你所有的问题都因为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而产生!你所知道的是一般的迷信,对佛教的经典(佛法)是未作深入了解的!
『必须跪拜焚香』----这知见本来就是错的!佛从来没有要求众生跪拜于他!礼佛是基于对佛的因地德行的崇敬、对佛法(佛所留下来的教法、即经典)的充分了解后产生的由衷感激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动作扒迅!以仁者未对佛法有正确的认知,是不可能了解这种在心中生起的温暖、温柔感觉的。而你所说的“出世间的利益”,更是一种误解!这是基于你的恐惧心下的一种求脱的心理需求而已,并不是佛法所教导的:知世间众生苦-----生慈悲度生心----学出离佛法----救度世间众生;所以你所认为的“出世间的利益”,根本上就是一种自私的逃避行为!根本和佛法没春高此关系。其他的问念厅题也如是。
诚心地请仁者多看看佛教的经文,多去参访一些善知识,再窝在现在这种知见里面,对你和你身边的人都是伤害。
阿弥陀佛
你所有的问题都因为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而产生!你所知道的是一般的迷信,对佛教的经典(佛法)是未作深入了解的!
『必须跪拜焚香』----这知见本来就是错的!佛从来没有要求众生跪拜于他!礼佛是基于对佛的因地德行的崇敬、对佛法(佛所留下来的教法、即经典)的充分了解后产生的由衷感激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动作扒迅!以仁者未对佛法有正确的认知,是不可能了解这种在心中生起的温暖、温柔感觉的。而你所说的“出世间的利益”,更是一种误解!这是基于你的恐惧心下的一种求脱的心理需求而已,并不是佛法所教导的:知世间众生苦-----生慈悲度生心----学出离佛法----救度世间众生;所以你所认为的“出世间的利益”,根本上就是一种自私的逃避行为!根本和佛法没春高此关系。其他的问念厅题也如是。
诚心地请仁者多看看佛教的经文,多去参访一些善知识,再窝在现在这种知见里面,对你和你身边的人都是伤害。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