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感想。
展开全部
就是廉颇向令香薷请罪的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词造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将相和] 将:武将。相: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文官。将相和,就是武将和文官和睦团结。这是本课的标题,指将和相由闹矛盾、不团结到和好团结。
[和氏壁]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因此叫和氏壁。
[召集] 召:召唤。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例:小李是这次会议的召集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例:我向你推荐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理屈] 理由已被驳倒。例:他们在国际上早已理屈词穷,现在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动兵] 出动军队打仗。
[进宫] 宫:宫殿,指帝王居住的房屋。进宫指进入王宫。
[随声祝贺] 祝贺:庆贺。随声祝贺,指跟着别人的声音也表示庆贺。
[诚意] 诚:真诚。诚意指真实的心意。例:只要双方都有团结的诚意,隔阂就容易消除。
[绝口] ①因回避而不开口。②住口。例:他绝口不提这件事,因为他被它深深地伤害了。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
[强逼] 本课指施加压力,给人以威胁,逼使服从。
[好商量] 指好说、好办的意思。
[无价之宝]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例: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隆重] 盛大、庄重。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开国大典。
[宾馆] 宾:宾客。宾馆是国家招待来宾的地方。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例:为人做事,很要紧的一点就是不失信。
[手下人] 他管辖下的人员。
[抄小路] 走近便的小路。
[大大方方] 行动非常自然,一点不受拘束。
[信用] 说话算数,不欺骗,取得别人的信任。例:不讲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客客气气] 非常和气而且礼貌。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本课指和氏璧。赵: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在现代口语中时常使用,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原主。
[渑池] 古城名。在今河南渑(miàn)池县西。
[胆怯] 怯:害怕。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例:听了这一番话,他开始感到心虚和胆怯了。
[抵御] 抵:抵挡。御:防御。抵御指抗击外来的侵略。例: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风林。
[鼓瑟]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有25根弦。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 推脱不干。例:对他们的盛情邀请,她婉言推辞了。
[缶] ①古代的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战无不胜] 每次战斗,没有不胜利的。
[能耐] 指本领、技能。[诸位] 各位。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
[削弱] 本课指国家力量由强变弱。例:二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 协:合。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义词】
商议(商量)诚意(诚心)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记录(记载)推荐(推举)
能耐(本领)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 危险<安全> 削弱<增强>
【难句讲解】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提出交和氏璧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合情合理的,使秦王无法拒绝;实际上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
2.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赵王为什么封蔺相如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佳句赏析】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竟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一位堂堂的大将军,确实不可多得。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也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句式变化】
一、扩句:
秦王没占到便宜。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
二、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他们对蔺相如说:“您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三、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意思。
第二段(第11—14节):讲的是渑池会的故事。
第三段(第15—18节):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知识扩展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
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了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愿意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师: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生:不是真换,他只是想得到璧。
师:从哪儿可以知道?
生:当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决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想交换。
生:秦王知道赵王有和氏璧,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只是个借口。
师:秦王的目的是什么?
生:秦王想,如果赵王不愿意拿璧换城,就可以进攻赵国。
生:秦国当时最强,不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吗?太残忍了!
师: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什么?
生: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美国的目的是掠夺伊拉克的石油。
生:我认为两个情况不同,秦国想打赵国,是因为以前的周朝腐败,国家分裂,而秦国想统一中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国家进攻另一个国家。
生:它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
生:美国打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是霸权主义行为。
就“渑池之会”这片段教学,老师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老师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生甲: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生乙:“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岳,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亲秦王。”生丙:“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岳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生丁:“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岳的声音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赞同72|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聪明BeBi | 四级
擅长领域: 摩尔庄园 永恒之塔 华语流行乐 华人明星 垫江县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7-4-13 急!<<将相和>>中让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写出感想 2007-3-27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简要的写一写感想,要答案 7 2011-4-18 将相和中体现蔺相如嘴的威力的句子有哪些 9 2010-5-29 《将相和》中的好句子有哪些? 9 2006-3-24 请问将相和中从哪些句子看出蔺相如的特点 1 查看同主题问题: 《将相和》 感受 句子 感想
将相和:句子 将相和:感受 将相和:资料 将相和:故事 2011-12-22赞扬将相和的句子12011-7-22将相和 是完整句子吗42011-5-2将相和 句子换个说法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对他说:“请你为赵王击缶...72011-4-18将相和中体现蔺相如嘴的威力的句子有哪些92011-5-3在将相和中蔺相如说了一句话:“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7更多关于将相和:句子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3条 2009-3-27 00:00 735979634 | 一级
不知道,我没有学过。
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自己做。
对不起~\(≥▽≤)/~啦 赞同0| 评论 2009-3-27 19:44 尛依极ー | 二级
可能回答的一般般,不要介意啊!
句子: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感受:廉颇起先是为了自己的名义而不顾国家的利益,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是后来他知错能改。一为堂堂的大将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不顾个人荣辱,毅然的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将军,确实不可多得。 赞同0| 评论 2009-3-30 12:53 867204296 | 二级
就是廉颇向令香薷请罪的呀 赞同0| 评论
等待您来回答1回答50作文 收获 作文的排比开头0回答以 他们感动着我 作文0回答10{急}以去为话题的原创作文! ! !cell0回答谁可以帮我写一篇题目为《我的班级或我的校园》的作文要300到500字的0回答三日营之看信作文2回答我变了(作文)1回答用排比句写植物园美景1回答求一篇作文《我向爸爸说件事》300字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分享到:
13329137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准备入学 +20茁壮成长 +100新秀集训 +10持之以恒进入个人中心
来百度推广学习帮助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投诉或举报,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功能意见建议,请到知道意见社吧反馈。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将相和] 将:武将。相: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文官。将相和,就是武将和文官和睦团结。这是本课的标题,指将和相由闹矛盾、不团结到和好团结。
[和氏壁]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因此叫和氏壁。
[召集] 召:召唤。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例:小李是这次会议的召集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例:我向你推荐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理屈] 理由已被驳倒。例:他们在国际上早已理屈词穷,现在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动兵] 出动军队打仗。
[进宫] 宫:宫殿,指帝王居住的房屋。进宫指进入王宫。
[随声祝贺] 祝贺:庆贺。随声祝贺,指跟着别人的声音也表示庆贺。
[诚意] 诚:真诚。诚意指真实的心意。例:只要双方都有团结的诚意,隔阂就容易消除。
[绝口] ①因回避而不开口。②住口。例:他绝口不提这件事,因为他被它深深地伤害了。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
[强逼] 本课指施加压力,给人以威胁,逼使服从。
[好商量] 指好说、好办的意思。
[无价之宝]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例: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隆重] 盛大、庄重。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开国大典。
[宾馆] 宾:宾客。宾馆是国家招待来宾的地方。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例:为人做事,很要紧的一点就是不失信。
[手下人] 他管辖下的人员。
[抄小路] 走近便的小路。
[大大方方] 行动非常自然,一点不受拘束。
[信用] 说话算数,不欺骗,取得别人的信任。例:不讲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客客气气] 非常和气而且礼貌。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本课指和氏璧。赵: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在现代口语中时常使用,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原主。
[渑池] 古城名。在今河南渑(miàn)池县西。
[胆怯] 怯:害怕。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例:听了这一番话,他开始感到心虚和胆怯了。
[抵御] 抵:抵挡。御:防御。抵御指抗击外来的侵略。例: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风林。
[鼓瑟]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有25根弦。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 推脱不干。例:对他们的盛情邀请,她婉言推辞了。
[缶] ①古代的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战无不胜] 每次战斗,没有不胜利的。
[能耐] 指本领、技能。[诸位] 各位。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
[削弱] 本课指国家力量由强变弱。例:二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 协:合。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义词】
商议(商量)诚意(诚心)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记录(记载)推荐(推举)
能耐(本领)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 危险<安全> 削弱<增强>
【难句讲解】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提出交和氏璧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合情合理的,使秦王无法拒绝;实际上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
2.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赵王为什么封蔺相如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佳句赏析】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竟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一位堂堂的大将军,确实不可多得。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也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句式变化】
一、扩句:
秦王没占到便宜。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
二、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他们对蔺相如说:“您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三、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意思。
第二段(第11—14节):讲的是渑池会的故事。
第三段(第15—18节):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知识扩展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
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了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愿意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师: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生:不是真换,他只是想得到璧。
师:从哪儿可以知道?
生:当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决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想交换。
生:秦王知道赵王有和氏璧,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只是个借口。
师:秦王的目的是什么?
生:秦王想,如果赵王不愿意拿璧换城,就可以进攻赵国。
生:秦国当时最强,不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吗?太残忍了!
师: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什么?
生: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美国的目的是掠夺伊拉克的石油。
生:我认为两个情况不同,秦国想打赵国,是因为以前的周朝腐败,国家分裂,而秦国想统一中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国家进攻另一个国家。
生:它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
生:美国打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是霸权主义行为。
就“渑池之会”这片段教学,老师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老师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生甲: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生乙:“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岳,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亲秦王。”生丙:“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岳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生丁:“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岳的声音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赞同72|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聪明BeBi | 四级
擅长领域: 摩尔庄园 永恒之塔 华语流行乐 华人明星 垫江县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7-4-13 急!<<将相和>>中让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写出感想 2007-3-27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简要的写一写感想,要答案 7 2011-4-18 将相和中体现蔺相如嘴的威力的句子有哪些 9 2010-5-29 《将相和》中的好句子有哪些? 9 2006-3-24 请问将相和中从哪些句子看出蔺相如的特点 1 查看同主题问题: 《将相和》 感受 句子 感想
将相和:句子 将相和:感受 将相和:资料 将相和:故事 2011-12-22赞扬将相和的句子12011-7-22将相和 是完整句子吗42011-5-2将相和 句子换个说法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对他说:“请你为赵王击缶...72011-4-18将相和中体现蔺相如嘴的威力的句子有哪些92011-5-3在将相和中蔺相如说了一句话:“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7更多关于将相和:句子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3条 2009-3-27 00:00 735979634 | 一级
不知道,我没有学过。
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自己做。
对不起~\(≥▽≤)/~啦 赞同0| 评论 2009-3-27 19:44 尛依极ー | 二级
可能回答的一般般,不要介意啊!
句子: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感受:廉颇起先是为了自己的名义而不顾国家的利益,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是后来他知错能改。一为堂堂的大将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不顾个人荣辱,毅然的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将军,确实不可多得。 赞同0| 评论 2009-3-30 12:53 867204296 | 二级
就是廉颇向令香薷请罪的呀 赞同0| 评论
等待您来回答1回答50作文 收获 作文的排比开头0回答以 他们感动着我 作文0回答10{急}以去为话题的原创作文! ! !cell0回答谁可以帮我写一篇题目为《我的班级或我的校园》的作文要300到500字的0回答三日营之看信作文2回答我变了(作文)1回答用排比句写植物园美景1回答求一篇作文《我向爸爸说件事》300字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分享到:
13329137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准备入学 +20茁壮成长 +100新秀集训 +10持之以恒进入个人中心
来百度推广学习帮助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提问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纳”“网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详情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投诉或举报,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功能意见建议,请到知道意见社吧反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词造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将相和] 将:武将。相: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文官。将相和,就是武将和文官和睦团结。这是本课的标题,指将和相由闹矛盾、不团结到和好团结。
[和氏壁]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因此叫和氏壁。
[召集] 召:召唤。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例:小李是这次会议的召集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例:我向你推荐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理屈] 理由已被驳倒。例:他们在国际上早已理屈词穷,现在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动兵] 出动军队打仗。
[进宫] 宫:宫殿,指帝王居住的房屋。进宫指进入王宫。
[随声祝贺] 祝贺:庆贺。随声祝贺,指跟着别人的声音也表示庆贺。
[诚意] 诚:真诚。诚意指真实的心意。例:只要双方都有团结的诚意,隔阂就容易消除。
[绝口] ①因回避而不开口。②住口。例:他绝口不提这件事,因为他被它深深地伤害了。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
[强逼] 本课指施加压力,给人以威胁,逼使服从。
[好商量] 指好说、好办的意思。
[无价之宝]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例: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隆重] 盛大、庄重。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开国大典。
[宾馆] 宾:宾客。宾馆是国家招待来宾的地方。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例:为人做事,很要紧的一点就是不失信。
[手下人] 他管辖下的人员。
[抄小路] 走近便的小路。
[大大方方] 行动非常自然,一点不受拘束。
[信用] 说话算数,不欺骗,取得别人的信任。例:不讲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客客气气] 非常和气而且礼貌。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本课指和氏璧。赵: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在现代口语中时常使用,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原主。
[渑池] 古城名。在今河南渑(miàn)池县西。
[胆怯] 怯:害怕。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例:听了这一番话,他开始感到心虚和胆怯了。
[抵御] 抵:抵挡。御:防御。抵御指抗击外来的侵略。例: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风林。
[鼓瑟]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有25根弦。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 推脱不干。例:对他们的盛情邀请,她婉言推辞了。
[缶] ①古代的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战无不胜] 每次战斗,没有不胜利的。
[能耐] 指本领、技能。[诸位] 各位。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
[削弱] 本课指国家力量由强变弱。例:二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 协:合。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义词】
商议(商量)诚意(诚心)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记录(记载)推荐(推举)
能耐(本领)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 危险<安全> 削弱<增强>
【难句讲解】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提出交和氏璧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合情合理的,使秦王无法拒绝;实际上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
2.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赵王为什么封蔺相如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佳句赏析】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竟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一位堂堂的大将军,确实不可多得。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也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句式变化】
一、扩句:
秦王没占到便宜。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
二、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他们对蔺相如说:“您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三、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意思。
第二段(第11—14节):讲的是渑池会的故事。
第三段(第15—18节):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知识扩展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
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了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愿意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师: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生:不是真换,他只是想得到璧。
师:从哪儿可以知道?
生:当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决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想交换。
生:秦王知道赵王有和氏璧,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只是个借口。
师:秦王的目的是什么?
生:秦王想,如果赵王不愿意拿璧换城,就可以进攻赵国。
生:秦国当时最强,不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吗?太残忍了!
师: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什么?
生: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美国的目的是掠夺伊拉克的石油。
生:我认为两个情况不同,秦国想打赵国,是因为以前的周朝腐败,国家分裂,而秦国想统一中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国家进攻另一个国家。
生:它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
生:美国打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是霸权主义行为。
就“渑池之会”这片段教学,老师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老师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生甲: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生乙:“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岳,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亲秦王。”生丙:“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岳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生丁:“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岳的声音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将相和] 将:武将。相: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文官。将相和,就是武将和文官和睦团结。这是本课的标题,指将和相由闹矛盾、不团结到和好团结。
[和氏壁] 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因此叫和氏壁。
[召集] 召:召唤。召集,指通知人们聚集起来。例:小李是这次会议的召集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
[蔺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推荐] 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例:我向你推荐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理屈] 理由已被驳倒。例:他们在国际上早已理屈词穷,现在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动兵] 出动军队打仗。
[进宫] 宫:宫殿,指帝王居住的房屋。进宫指进入王宫。
[随声祝贺] 祝贺:庆贺。随声祝贺,指跟着别人的声音也表示庆贺。
[诚意] 诚:真诚。诚意指真实的心意。例:只要双方都有团结的诚意,隔阂就容易消除。
[绝口] ①因回避而不开口。②住口。例:他绝口不提这件事,因为他被它深深地伤害了。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理直气壮,指理由正确充分,说话很有气势。
[强逼] 本课指施加压力,给人以威胁,逼使服从。
[好商量] 指好说、好办的意思。
[无价之宝]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例: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隆重] 盛大、庄重。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开国大典。
[宾馆] 宾:宾客。宾馆是国家招待来宾的地方。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例:为人做事,很要紧的一点就是不失信。
[手下人] 他管辖下的人员。
[抄小路] 走近便的小路。
[大大方方] 行动非常自然,一点不受拘束。
[信用] 说话算数,不欺骗,取得别人的信任。例:不讲信用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客客气气] 非常和气而且礼貌。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本课指和氏璧。赵: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在现代口语中时常使用,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原主。
[渑池] 古城名。在今河南渑(miàn)池县西。
[胆怯] 怯:害怕。胆怯指心里非常害怕。例:听了这一番话,他开始感到心虚和胆怯了。
[抵御] 抵:抵挡。御:防御。抵御指抗击外来的侵略。例: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风林。
[鼓瑟] 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有25根弦。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 推脱不干。例:对他们的盛情邀请,她婉言推辞了。
[缶] ①古代的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善于打仗。
[战无不胜] 每次战斗,没有不胜利的。
[能耐] 指本领、技能。[诸位] 各位。
[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
[削弱] 本课指国家力量由强变弱。例:二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作打人的刑具。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完全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对方惩罚。
[同心协力] 协:合。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近义词】
商议(商量)诚意(诚心)胆怯(怯懦)
抵御(抵抗)记录(记载)推荐(推举)
能耐(本领)
【反义词】
胆怯<勇敢> 进攻<撤退> 热情<冷淡>
拒绝<答应> 危险<安全> 削弱<增强>
【难句讲解】
1.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提出交和氏璧必须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合情合理的,使秦王无法拒绝;实际上是,蔺相如为了赢得时间完璧归赵,而采取的对付秦王的办法。
2.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赵王为什么封蔺相如为上卿,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课文中起过渡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佳句赏析】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竟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一位堂堂的大将军,确实不可多得。蔺相如的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也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
【句式变化】
一、扩句:
秦王没占到便宜。
在渑池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
二、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他们对蔺相如说:“您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
三、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的是完璧归赵的意思。
第二段(第11—14节):讲的是渑池会的故事。
第三段(第15—18节):讲的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知识扩展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故事内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你想评价谁?说说你评价的理由。
生:我觉得秦王贪财,知道了赵王有和氏璧,他就要想方设法得到,还愿意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师:秦王真的想拿十五座城来交换?
生:不是真换,他只是想得到璧。
师:从哪儿可以知道?
生:当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决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想交换。
生:秦王知道赵王有和氏璧,愿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只是个借口。
师:秦王的目的是什么?
生:秦王想,如果赵王不愿意拿璧换城,就可以进攻赵国。
生:秦国当时最强,不就像美国攻打伊拉克吗?太残忍了!
师: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目的是什么?
生: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美国的目的是掠夺伊拉克的石油。
生:我认为两个情况不同,秦国想打赵国,是因为以前的周朝腐败,国家分裂,而秦国想统一中国;而美国就不同了,它是一个国家进攻另一个国家。
生:它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
生:美国打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同意。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是霸权主义行为。
就“渑池之会”这片段教学,老师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老师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生甲: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生乙:“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岳,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亲秦王。”生丙:“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岳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生丁:“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岳的声音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知道,我没有学过。
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自己做。
对不起~\(≥▽≤)/~啦
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自己做。
对不起~\(≥▽≤)/~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