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先有甜粽子还是先有咸粽子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关于粽子的甜咸口味出现的先后,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记载,甜粽子比咸粽子诞生要早,而且早了几个世纪。
关于粽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粽子的甜咸特征还不太突出,那时的粽子是灰色的,是用草木灰浸出的水煮的,味道既不能算甜,也不能算咸。当然灰粽子也并非是东汉独有的,北魏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提到粽子时,说也是“粟枣灰汁”煮出来的粽子。可能在那个时代,粽子用于祭祀活动的仪式性要大于食用性,以至于数百年间也没什么口味的改进。
到了唐代,人们才开始在意粽子的味道,唐玄宗在端午曾拿粽子宴群臣,并念了两句诗:“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竟巧,九子棕征新。”粽子能在这种场合出现,想必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惜,唐朝人只记录了粽子的形制,并没有记录口味究竟是咸还是甜。
宋朝时期,市民文化兴盛,粽子的品种比前朝丰富了许多,形制也五彩缤纷,南宋都城临安甚至将粽子组成楼阁,亭子,车的样子。关于粽子的口味的记载也终于出现了,而这些记载所提到的,都是甜粽子。宋朝时已经有如何包甜粽子的相关记载,可见甜粽子的工艺已经成熟,但咸粽子依旧未出现。
咸粽子的出现,已经是明朝中叶了,明代饮食著作《竹屿山房杂部》一书中写到的粽子,除了甜陷料,还提到了一种猪肉料,也就是拿猪肉酱做馅的粽子,可能是咸味的。这应该是关于咸味粽子的最早记录了。
关于粽子,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粽子的甜咸特征还不太突出,那时的粽子是灰色的,是用草木灰浸出的水煮的,味道既不能算甜,也不能算咸。当然灰粽子也并非是东汉独有的,北魏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提到粽子时,说也是“粟枣灰汁”煮出来的粽子。可能在那个时代,粽子用于祭祀活动的仪式性要大于食用性,以至于数百年间也没什么口味的改进。
到了唐代,人们才开始在意粽子的味道,唐玄宗在端午曾拿粽子宴群臣,并念了两句诗:“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竟巧,九子棕征新。”粽子能在这种场合出现,想必味道还是不错的。可惜,唐朝人只记录了粽子的形制,并没有记录口味究竟是咸还是甜。
宋朝时期,市民文化兴盛,粽子的品种比前朝丰富了许多,形制也五彩缤纷,南宋都城临安甚至将粽子组成楼阁,亭子,车的样子。关于粽子的口味的记载也终于出现了,而这些记载所提到的,都是甜粽子。宋朝时已经有如何包甜粽子的相关记载,可见甜粽子的工艺已经成熟,但咸粽子依旧未出现。
咸粽子的出现,已经是明朝中叶了,明代饮食著作《竹屿山房杂部》一书中写到的粽子,除了甜陷料,还提到了一种猪肉料,也就是拿猪肉酱做馅的粽子,可能是咸味的。这应该是关于咸味粽子的最早记录了。
2017-06-02
展开全部
个人觉得先有甜的才有咸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