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破了个口子流血,血为什么自己就止住呢?
当人手上拉了一个口子后会出血,有时按一会就不流血了,有的甚至不用处理,自己就会结痂。但是,当不小心结痂掉了,又会继续出血,此时,如果按压或是处理后,慢慢血痂形成,血便会再次止住。说明是结痂把血给止住了,知道这与血小板有关系。
血痂的形成主要是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组成的,起了重要作用,当两者缺乏是就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是如何起到止血的作用?
1.血管收缩:当血管破裂,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组织,释放5-羟色胺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受伤后,伤口会缩小,避免出血量增多。
2.血小板血栓形成:当伤口缩小时,机体内的血小板转移,而且目标明确,有较强的识别和定位功能,纷纷黏附损伤部位,使血栓定位,然后活化的血小板释放ADP和TXA,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以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达到初步止血,这是伤口就会停止流血,但此时血还没有完全止住。
3.血液凝固:此时会有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活化的血小板为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的激活提供磷脂表面,使血小板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凝血块中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会所,挤出其中的血清,使血凝块变得更加坚实,牢固封住血管破损部位。就形成血痂,血也就完全止住了。
我们常见的脑栓塞、心肌梗塞类疾病,主要是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损伤后血小板便会聚集,大量的血小板聚集,越来越多,血管官腔狭窄,引起血管堵塞。
而常见的口服药阿司匹林,常常是此类疾病的预防用药。阿司匹林的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就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当血管内皮有轻微的损伤,能过抑制过多的血小板聚集,使血管不至堵塞,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不可过多服药此药,药物过量可使血管内皮破损处得不到修复,便可引起出血。
所以,所有的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须在药物的安全范围之内服用。才能即达到治疗效果,又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