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大的障碍就是想要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只有实力悬殊非常大的人之间的沟通才会和谐。也就是你非常专业,我一窍不通这样的沟通一般都比较顺利。而都是两个半瓶子水的人之间的沟通结果,通常都是一地鸡毛。
其实不管哪种沟通方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得到什么?如果通过沟通可以使我们成长和有所收获,那这样的沟通么多多益善。沟通从字面意思理解人与人之间有一条沟,需要我们搭一座桥联通两岸。而大部分人做的却是在挖坑,使两人间的沟越来越远还不自知。
其实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该说的话一遍就够,能听进去的自然能懂,急着打断我们发表自己见解的我们洗耳恭听就好,以尽快结束谈话为目标。生活中不乏一些不懂装懂的人,就像郭德纲说的内行和外行辩论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学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只是有些人太在乎这点,以至于只要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不惜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对于我们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如果非要编造一个答案出来,或许有可能一时的蒙混过关,但回过头等对方知道真正的答案时,又会怎样看待我们呢?到底是赢得了一时的面子重要,还是丢了一世英名重要?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正确答案。
如果对方真的很想听听我们的见解,可以提前告诉对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说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告诉对方不一定正确,可以给他一个参考。反之,则要尽量保留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推荐一个专业人士给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并承认自己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求知的人生路上走的长远。承认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而我们也会被打上不谦虚不牢靠的标签。本来想要获取更多人的支持,结果却会适得其反。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释义为“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大意是说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应为过往伤怀,而应豁达处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请不要为了那页已消逝的时光而惆怅,如果这就是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