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文言文
1. 你说什么 文言文怎么说
文言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六个:尔、汝、女、若、乃、而。
其中前四个比较常用。“女”是“汝”的通假字;“而”是“尔”的通假字。
说:言
什么:
甚
何(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些什么?
曷(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奚(许子奚为不自织--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
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都可以容忍,什么不可以容忍呢?)
子言甚?尔言何?
2. “你说什么”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你说什么”用文言文表达为:汝言甚。
文言文:
简介: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释义: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3. 什么什么名说的文言文
你说的是苏洵的《名二子说》吧?
名二子说
作者:宋·苏洵
【原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出自宋·苏洵《嘉祐集·名二子说》卷十五·杂文二十一首)
【译文】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但作扶手的横木,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苏轼啊,我担心的是你因不会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但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注释】
1、轮、辐、盖、轸:轮,车轮。辐,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盖,车上的伞盖。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
2、职:专职,专用。
3、乎:相当于“于”,介词,对;对于。
4、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5、为:用处。
6、然:这样。
7、去:除去。
8、惧:担心。
9、外饰:在表面上有所掩饰。外:外表;外在。饰:掩饰。
10、辙:车轮行迹,也指车行的一定路线。
11、与焉:在其中。与,参加,参与。
12、虽然:即使这样。
13、患:祸患。
14、免:免于灾祸。
4. 你 的古文怎么说
彼和焉等 ◎ 彼 bǐ 〈代〉 (1) (形声。
从彳,皮声。“彳”( chì)。
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2) 那,与“此”相对 [that] 彼,对此称彼也。——《玉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 此土延续石耳。
——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彼此腾倒着做(彼此交换。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彼苍(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4) 另一个事物 [the other;the another]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5) 又如:由此及彼 (6) 他,他们 [the other part] 彼与彼年相若也。——唐· 韩愈《师说》 幸而杀彼,甚善!——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view/699454 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焉:他们。)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焉:他们,指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