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人衣冠南渡
一、制度的问题
1、九品中正制的变质。西晋建立之后,司马氏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对它们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开始全面变质,曹魏时期的定品原则是以才学品行为主、家世作为参考,但到晋朝之后则更多以家世评定品级。于是出身寒门者即使品德才学评价再高,也只能被定为下品;而出身豪门者即使无才无德,却可以凭借家世被定为上品。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而西晋朝廷的迅速腐败与门阀政治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实权藩王数量太多。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最终篡夺曹魏江山,其中有曹魏宗室实力过弱,无法对崛起的司马家族形成牵制的原因在。于是在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刚刚称帝后不久,便将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中国历史上,秦以后拥有实权藩王的朝代均因此产生战乱,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这不能说是一种巧合。
3、州郡军队大为缩减。同样鉴于曹魏灭亡的原因,在平定江南之后,晋武帝司马炎便迅速将军权收归中央,下令罢减州郡所领军队,边郡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虽然仍保留有军队,但数量同样被大大削减。太康十年(289年),淮南相刘颂上书,认为诸王封国方圆千里,但军力不足、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宜令国容少而军容多,增加王国军队数量。如此一来,州郡军队偏少,而藩王军队偏多,这导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各州郡根本无法为朝廷提供任何帮助。
4、胡人内迁数量增多。东汉以来,随着匈奴的分裂,中原王朝西部、北部便将的少数民族便已经开始了陆续内迁,大量游牧民族的内迁的确有充实边郡的作用。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发导致中原人口迅速衰减(三国时期总人口仅750万左右),为了弥补内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朝廷于是经常招引乃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导致北方胡人数量剧增,甚至于已经超越了北方汉人的人数。胡人的大量内迁,为之后的“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西晋时期胡人分布图
八王之乱,压死西晋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司马炎这么聪明的人,竟然被儿媳妇轻易蒙骗,将皇位传给了一个痴呆儿。
司马炎篡魏称帝后,于公元279年灭掉了东吴,就此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天下再度一统。此后,西晋进入了短时间内的成长期,历经“太康之治”,西晋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在天下逐步稳定的情况下,西晋皇室迅速走向了腐朽。而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世家大族更是肆意贪腐,相互之间攀比、奢侈成风,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甚至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由于司马衷并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这引起了宗室和外戚的争权夺利,皇后贾南风得以专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愈演愈烈,终于激发了“八王之乱”。
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欲除太子司马遹,太子在金墉城被杀,司马伦、孙秀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其党羽,自此“八王之乱”大幕被拉开。在元康九年(299年)至光熙元年(306年)这短短数年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西晋宗室相互攻伐,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天下混乱不堪,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爆发。
永兴元年(304年),就在“八王之乱”期间,司马颍部下刘渊借机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国城,召集匈奴人起兵反抗西晋统治,自立为汉王。同年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自此,“五胡乱华”序幕被拉开。
建兴元年(313年),晋怀帝在平阳遇害,晋愍帝司马邺于长安称帝,改元建兴,同时下令司马睿、刘琨等大军分三路合击平阳,但司马睿在士族鼓动下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并且切断长安的粮运。同年十月,断粮后的晋愍帝司马邺无奈之下投降,长安失守,西晋至此彻底灭亡。匈奴则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而后,各族陆续在北方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都城丢失,北方战乱,晋元帝只能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一个是魏晋时允许大量蛮族进入内地,接触和吸收了汉族先进技术,使得之前汉族对蛮族的技术优势化为乌有。
一个是废除郡县兵,削弱了汉族武力。
二者合一,导致大乱。
两汉以来,不断与西北外族作战,战后基於“柔远人也”的观念,把投降的部落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如汉文帝时,晁错建议用重赏厚酬招胡民实边;汉宣帝时,纳呼韩邪“保塞内附”;东汉光武亦曾徙南匈奴数万人居西河。凡此种种,皆为“容胡”措施,即使曹操将降附的匈奴分为五部;分别居於山西汾水等地,也不能挽回局势。至晋武帝时,郭钦指出“西北诸郡,皆为戎居”。惠帝时的江统亦强调关中百多万人口中,“戎狄居半”,并州匈奴五部之众,人至万万。随时会引发变乱。
西晋王朝未能徙胡
西晋初年,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故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请徙胡族于塞外,并以汉人实边以绝胡患,武帝不纳。[8]惠帝元康元年,江统作《徙戎论》,谓若不立刻徙胡,晋室岌岌可危。亦不为惠帝接纳。当时形势已积重难返,既无法徙胡,即使要他们“各附本种,还其旧土”,亦不可能,故所有徙胡之议,成为一纸空文。加上政府容许胡人移入,却不教化,只有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
胡族武装逐渐强盛
东汉末,政府与州郡为挽救战乱的颓势,乃以降服的胡人为兵,保卫疆土,如汉灵帝以南匈奴兵助平黄巾。魏晋政府亦继承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又将匈奴编入军队,增强战斗力。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以胡人为兵,这情况于八王之乱时更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则用匈奴。在用胡策略下,胡人尽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起兵作乱。
与此同时,胡族的军事实力也逐渐显现出来。晋武帝时发生的秦凉之变中,秃发树机能屡败晋军,动乱持续十年。晋惠帝时又有齐万年起事,晋廷主帅昏庸,折损大将周处。
自然背景
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至惠帝太熙元年(282-292)十年间,几无岁不旱,关中大饥,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此后又发生蝗灾瘟疫,引发大规模的灾民流徙。西晋王朝对天灾应对乏力,对天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对失当,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包括李特起义在内的一系列反抗运动,进一步削弱了晋王朝的统治。同时,北方大范围的饥馑也造成关中和晋都洛阳粮食紧张,削弱了其抵抗外部进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