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什么?
把脉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检查脉搏的压力大小极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但把脉不止是数个心率,通过把脉获得的信息应该比你想象得要多。
(一)脉率,大多情况下等于心率,有某些心律失常,比如房颤和早搏的时候就不一定。
(二)脉律,可反映心脏的节律,比如窦性心率不齐、早搏、房颤,都在脉律上会有相应的变化。
(三)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血管紧张度与收缩压有一定关系。而动脉血管如果用力按压近心端,远端被阻断以后,仍然摸起来比较硬,缺乏弹性,呈条索状,常提示动脉硬化。
(四)强弱, 可反映心搏出量、脉压、外周血管阻力等信息。
(五)脉搏波,用仪器可记录下脉搏的波形,某些特殊疾病,其脉搏波可呈特征性变化。 比如交替脉,为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奇脉常提示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水冲脉常见于甲亢、严重贫血、脚气病、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一切脉象都是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的综合反映;心脏、脉络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又与五脏发生病理改变有关,所以切脉能察五脏盛衰。
中医认为,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的阴阳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因而引起气血的变化,气血的变化,带来了脉象的变化。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由宗气推动。宗气积于胸中,汇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的清气而成。血液循行于血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之外,还必须有各脏的配合。肺主气,肺气的敷布,是血液布散全身的重要动力;而肺朝百脉,即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统摄。肝藏血、主疏泄,有调节循环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为全身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精可以化生血,又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所以,心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这就是中医脉诊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