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里,到底救赎了什么?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多次提到“体制化”这个词。通过瑞德的旁白描述,通过老布在狱中50年,出狱后不能适应外界而自杀的故事,我们可以感触到“救赎”具有多层含义。
第一、对安迪的救赎。
安迪被冤枉谋杀自己的妻子,失去了体面的职业,受人尊敬的地位,还处于终身监禁的绝望处境。在狱中,暴力、屈辱、黑暗、同性折磨如影随形,让他受尽煎熬。所以,对安迪的救赎不仅有肉体上的自由,更有精神层面的解脱。
第二:对瑞德的救赎。
犯人长期生活在囚笼中,对于那些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而言,活着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思想的丰裕,没有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没有对新生和自由的渴望,一切都毫无意义。所以,对于瑞德而言,这便是高墙和体制内,对残存希望的救赎。他在肖申克监狱生活了大半辈子,早已习惯了这种体制化的生活,对获释失去企盼,对于监狱,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一开始你拒绝它,想逃离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后,你还会依赖它。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一次他竟然通过了假释。重新迈入社会后,瑞德发现早已和社会脱节,更是格格不入。在这一危机时刻,片中老布面对相同情形,选择上吊自杀,而瑞德呢,他受到安迪精神的熏陶,把自己从肖申克监狱笼罩下的阴霾中解放出来。
第三:对于类似肖申克这种监狱的救赎。
肖申克这样的监狱里,早已没有生命的气息,全是死魂灵。失去自由,在长期的体制化中,囚犯们没有感知能力,更不论向往诗意和远方。当安迪有意为之,外放莫扎特曲目的时候,只是想唤醒狱友们麻木的心灵。这里面的救赎指的是将他们对生命和自由的热情再次点燃。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也是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这个故事中,救赎是一个核心主题,它涉及到人物的成长、和解和重新获得自由的过程。
在影片中,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Andy Dufresne)被错误指控犯有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并关押在肖申克监狱。尽管身处囚禁之中,安迪却通过智慧、毅力和勇气,建立了与狱友和狱警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和其他囚犯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希望。
在这个故事中,救赎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内心的救赎:安迪在监狱中逐渐摆脱了对过去的痛苦和恐惧,通过阅读、教育和帮助他人的方式,重塑了自己的内心。他通过知识和智慧,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和解。
人际关系的救赎:安迪与其他囚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他在困境中帮助他人,同时也得到了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这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情感上的救赎和安慰。
自由的救赎:安迪通过耐心、毅力和智慧,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逃亡和自由。他摆脱了监狱的束缚,获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自由,从而实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肖申克的救赎》表达了希望、勇气和坚持的力量,以及在逆境中寻求救赎和重新获得自由的意义。救赎不仅仅是安迪个人的故事,也象征着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寻求内心解脱和和解的普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