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代码是什么?
信阳师范学院代码是1047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信阳师院,坐落在信阳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成员。
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谭山、淮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共23876人,其中研究生1690人。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院系专业:
截止2021年9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开设83个本科招生专业。
信阳师范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工程管理、金融工程、市场营销、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物理学、法学、社会工作、材料物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学前教育、土木工程、生物技术、经济学、美术学、小学教育、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生物科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3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门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个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7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学部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中原百人计划”专家、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专家学者200余人。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开展合作办学。选派学生到韩国、新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和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
学术研究: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建有4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厅级社科研究机构;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1个河南省科学技术企业孵化器、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学校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共建“绿色建材协同创新中心”等。
2007-2016年间,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1600余篇;出版著作360余部,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200余项。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生物科学、英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经济学、应用化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等。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