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壁画的特点有哪些?
敦煌莫高窟的创办时代,据初唐武周时代的“李君修佛台记”墓碑载,当起源于原曲符坚建邦2年(公年366年),后复各代开掘,蔚为大观。虽经一千六百多年的人为因素和自然的摧折,现如今它仍保存下492个洞穴,4.5万平方的墙壁画,假如排序下去,可以组成将近25千米的画苑。这种丰富多彩的墙壁画,充分说明着中古时期艺术家的丰富多彩想像力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世界现有较大的佛家艺术宝库。依据莫高窟壁画的主题具体内容、风格特征和艺术手法,大概可分成早、中、晚三个时期。
初期墙壁画:归属于南北朝时期阶段的36个洞穴的墙壁画,布满于各窟的四壁、窟顶及塔柱各个地方,除开少许纯观赏性的主题外,关键主题包含具备情节性构图法的佛传小故事、佛出生小故事、缘分小故事,也有很多的观音菩萨、奔月、伎乐天、药叉等的品牌形象。叙述如来佛出生前历经的佛出生小故事和佛出生成道后的佛传小故事,主题鲜明,剧情栩栩如生,用于传扬佛教谦让、心地善良与因果轮回观念。在其中表现力最大的当数第254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第257窟《九色鹿救溺》及其第290窟《佛传故事》等。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个人名片,是敦煌文化的标示。只需见到唯美的奔月,大家便会想起敦煌莫高窟造型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穴中,基本上窟窟画有奔月。据常书鸿老先生在《敦煌飞天》造型艺术宣传画册前言上说,“累计4500余身”,可以说是全球佛家石窟群寺院中,储存奔月最多的是石窟群。
敦煌飞天的艺术风格不是长翅膀,不长翎毛,依靠云朵而不借助云朵,反而是凭着飘曳的长裙,飘舞的彩绸腾空展翅翱翔。形态各异,千姿百态。这也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消化吸收、结合了外界奔月造型艺术的造就,发展趋势写作出的敦煌飞天品牌形象。由于奔月在洞穴内只起衬托功效,不占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分阶段综合性详细介绍。
再往前新石器时期也出土过壁画,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的壁画残块,此外在宁夏固原齐家文化遗址也出土过红彩描绘的几何装饰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