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正常吗?
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这个还真是有点儿不正常。
一,教学成绩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不能把他看成教育质量的全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成为有 社会 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只在乎教学成绩实质上就是走智育第一的路子,是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
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学,为谁学的问题,其次才是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不然,若只在乎教学成绩,即便是培养出了所谓的人才,他们却跑到国外去了,为帝国主义服务去了。有的甚至成了我们的敌人。即便留在国内,头脑里光想着自己,不做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事。有点儿权利便成了腐败分子。有的甚至为了钱做内奸,为敌人搜集情报,泄露国家机密。试想培养这样的人有什么用?所以老师不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是不行的,甚至会成为教育的悲哀。
二,搞教育不重视教学成绩还真是不行。因为教学成绩毕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项硬指标,但要把它放在适当位置。
一个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教师,必然会一切为了成绩。甚至为了成绩不择手段。要么拖堂拉课,挤占学生休息时间和其他老师授课时间。要么过量地硬性要求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背颂多少课文,大量挤占学生课余时间。要么在学生及家长面前很强势,为学习成绩的事给学生及家长施加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制造诸多家校矛盾。
三,过度重视教育成绩的老师表面上看工作很卖力,为了教学成绩不辞辛劳。实质上是私心过重。他们是把教学成绩当成捞取个人名誉,晋级升职的资本。这种人一旦功成名就,达到目的之后,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工作消极,不想教课。不管学生学还是不学。这时候的他,学生成绩对他用处不大了。他也就不在乎学生成绩了。
四,教师过度地在乎教学成绩,必然会带来老师与老师之间(争时间)、老师(过度要求)与学生(受不了)之间、学校与家长(不协调)之间大量的矛盾,恶化教育生态,培养出大量分数机器之类的畸形学生。这实际上是与我们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
搞教育,教学成绩是肯定要抓而且必需要抓的。但应注意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从教育规律,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死压硬灌。要让学生既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又有 健康 的体魂,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将来 社会 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于 社会 ,成为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人才。
综上所述,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老师可以休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建立对教育工作正确的评价体系,才能改掉部分老师过度在乎分数的毛病,才能免除老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焦虑,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没必要。
1. 恪尽职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首先要教孩子学习做人,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孩子在学校里学习,道德品质更重要。在此基础上,重视孩子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抓两头,带中间”,即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鼓励中等生向优生学习,迎头赶上。特别是差生,老师要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补课。班级里有一两个差生,有人可能觉得无所谓,对班级的总分没有多大影响,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可是家庭的全部希望,决不能掉以轻心。
2 .过犹不及 。作为老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可是也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担心教学成绩不佳,被领导批评,同事嘲笑,只要你尽力尽心就好。要多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学习人家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要落到实处。只要你努力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太差。即使差一点,领导、家长也不会责怪你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在考虑教学的事情,钻牛角尖,会使你身心疲惫,相反做不好教学工作,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能进步。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你也不必过于紧张,你要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可以放松一下。下班了就不要再想孩子学习成绩的事,学会放下,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
作为老师,工作负责,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好事,但也不能压力过大,神经兮兮,那样会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
作为一名教师,关注并为之倾力奉献的目标就是:自己与学生相依相存,达学生栋梁天下任鸟飞的境界。
教学成绩是什么?是权戚认证,历来如此,考试,诸如高考、研考、职考、托福、自考、远及唐至清未的科举考试,都由成绩论定,这是考试制度的最大公平。一些人的疑议质疑,充其量就是一种看法和自己的情绪表达;因为没有自标和互动的教育、没有方向放羊式教育、没有为世代负责放眼世界的眼光的教育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育。
教肓的实质及对象目标决定了教育的质在人的全面发展及潜能的发挥,中外教育史告诉启示我们的就是如此,但量的区别与选择永在 探索 ,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与中国相似的考试选拔制度、面试卷试以各层级答辨都如此。一句话,有质了,努力而达的目标简测就是自测与 社会 评价承认交结点。
教师是职业更是事业,倾心贡献学生为学生终生未来负责引领正确方向应是教师的普遍状态和心理,量的测试与评价就是一种自我认知和动力。
从事 社会 主义教育事业,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二是要为我国的 社会 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没有成绩能进高一级学校吗?没有知识技能参加 社会 主义建设吗?可见没有教学成绩是不行的!
不过这中间加上了“过度”二字,似乎有点不妥之处,是否有矫枉过正的感觉?学习成绩再好,思想不好也不行,必须有正确的奋斗目标。解放以后,毛主席就为我国的 社会 主义教育事业制定了教育方针,指出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社会 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也就是说,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是并重的,两个方面不可偏离。而具体实施的时候,是有区别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思想的每一角落,是常抓不懈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抓教学成绩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绝对没有半点含糊,不可有一点松懈的,包括每一堂课都得上好,是否会理解为“过度”追求学习成绩。也有人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曲解,说什么只要德育抓好就行了,这也是不妥的,思想再好,没有知识,没有技能,那也不行。以前领导经常说,培养学生又红又专,我认为也是这个道理!抓思想教育,抓学习成绩同等重要,尽量避免“过度”追求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思想教育。
不正常。
教师的职责任务,首先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然后才是教学生做题的知识和方法。
由此说来,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成绩是次要的,“传道”才是首要任务
;当然,这个观点是建立在提问者对“教学成绩”的定义确定为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基础之上的。
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而教学成绩只是其中个方面,如果,过度在乎教学成绩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显然是极不正常的!教育学生以德为首,兼顾其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当今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为中国 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象我国高等学府清华、北大有一批学霸奇才,出国留学深造后,有相当一些学子,不愿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是选择为洋人打工,为西方国家服务。更有甚者,帮助敌视中国的国家破解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密码,彻底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反华制华的工具!如果,不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没有正确的“三观”,真是应了哪句“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只顾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注意教学成绩,忽视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早应休矣!
作为一个教师,重视学生考试成绩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必须高度重视才行!
当今 社会 ,在升学、就业等人生关键节点,考量一个学生的指标95%看成绩,所谓的素质教育基本停留在空话阶段,只有美术、 体育 等少数几个学科能稍稍跳出“分数决定命运”的藩篱。这就是当今 社会 的“道”,老师顺道而行才无愧于“师者”的称呼!因此,重视学生成绩,也就没有什么过度之说。
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高度重视学生成绩就无可厚非呢?非也!为了怕领导训斥、同事嘲笑而重视学生成绩,这种初衷“可理解但不可原谅”!
“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那是因为舍小我成就大我而神圣。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的老师,成绩不会缺席,名誉不会缺席,利益也不会缺席。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教学成绩则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指标。
如果这位教师在不占用课外时间,在规定的课时内,认真备课、精以求精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成绩值得赞扬。
如果这位教师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如布置大量作业、经常试卷测试;这样的教学成绩不值得提倡,而且要批评教育。这种做法必然会冲击其他学科。
所以评价一名教师,是否过度在乎教学成绩心态正常还是不正常;关键是看取得好教学成绩的前提是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正常吗?我觉得这很正常,也是必须的。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长期不出教学成绩的教师绝对是平庸的教师。竞争的 社会 ,连农民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何况教师!
为什么很多教师过度在乎自己的教学成绩?
1、教学成绩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 当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科学的、全面的、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而教学成绩在整个评估中的占比很大,很多中小学校已达40—50%。教学成绩的分值也是拉开教师之间差距的主要方面。对于考试名次在学校、乡镇、县市前列的教师,许多学校除现金奖励外,在评先、评优、评职中更是予以倾斜,优先考虑,使得教学成绩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和残酷。
2、教学成绩与个人前途密切相关。 许多学校的教导主任、学校领导,教研部门的教研员、名师专家都是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由于他们优秀的稳定的教学成绩而脱颖而出,受到 社会 和上级的赏识,因此得以提拔和重用,很快走上了领导岗位;反之,有的教师思想僵化,不思进取,考试成绩经常摆尾,连年倒数,被领导约谈,以致轮岗、解聘,也是常有的事。
3、教学成绩与个人声誉密切相关。 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刚刚参加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更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有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拼搏精神,苦练教学基本功,谦虚谨慎,虚心学习,深钻教材,关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教学成绩走在学校、乡镇甚至县市同年级的前列。这不仅关乎一名教师的声誉,更是一名教师的良心和责任所在。毕竟,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
过度在乎自己的教学成绩与过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是否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许多教师一提到教学质量,就与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画上等号,似乎只有“时间加汗水”,搞“题海战术”,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考出好成绩。这真是大错特错。细心的教师都会发现,每个学校都有一些教师,他们平时并不像有的教师那样早出晚归,上课拖堂,事必躬亲,面面俱到,但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让人不可思议。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平时教学管理业务繁忙,有时甚至影响到了正常上课,去年还外出学习一个月,但她的教学成绩仍然名列全镇第一。可见,一味地相信“时间加汗水”,搞“题海战术”,就能提高教学成绩只是一厢情愿。
那么,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加强学习。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是长流水。特别是本年级的教科书、教师用书一定要手不释卷,反复研读,做到课型要铭记,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把准,策略要精准,这样才能使你的课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其次是向别人学习。许多教师特别是本校内教学质量长期位于前列的教师尤为关注,要谦恭有礼,多和这些教师聊天,交流,还可以多听听他们的课堂教学,看看他们的作业批改和试卷批阅,遇到疑难虚心向他们请教,善于总结和借鉴人家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通过这些学习,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心应手,富于高效,避免走弯路,成长更快。
二、关爱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条件。曰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宽松适度,严紧结合,树立自己教学威信的同时,要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班上有多少留守儿童,他们和谁生活在一起;有哪些学生父母离异,这些学生有什么心理需求;有哪些学生家庭困难,怎样帮助其解决,等等。所有这些,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并尽力帮助。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要不急不躁,耐心辅导。曰积月累,学生才会增强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从而把教师的关爱化作学习的动力,更加尊敬老师,发愤努力,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注重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建立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这是许多教师关注的话题。要勇于实践和创新,不断反思和总结,能够结合本地本校本班本人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适合自己才是王道。新课导入形式要多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做好铺垫;讲授新课要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合作交流,要面向全体,分工明确,确保实效,切忌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搞花架子;复习巩固,要反馈及时,矫正迅速。此外,教师上课还要精神饱满,语言幽默,板书别致,特别是要善于利用评价机制,激发和调动学生或小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营造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方法是策略,敬业才是王道!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作为一名老师,过度在乎教学成绩的话,只会让自己过得很焦虑很烦躁很抑郁!
记得学生到高三时,他们总是说我要考到多少分多少分就可以上什么什么大学。我总是对他们说,不要天天去想那个分数,只管把每天的每节课都上好,只管把每天要做的复习踏踏实实做好,只要这个过程做好了,自然会出好成绩,有了好成绩,想上什么大学都可以。
我自己对待自己的教学也是如此,每接一个班,不管是好班还是差班,我从不想成绩的事。我想的只是怎样尽快让他们适应和喜欢我的教学,怎样让他们愿意学习英语,怎样让他们学起来觉得简单容易,默默地做这些工作,默默地做好这个过程,事实上,做好这个过程,学生的成绩自然会达到你理想的效果!
教师这个工作,本来就心累,每上一节课,都要看学生反应如何,是否理解?学生掌握不好,还要反思,还要设法弥补,如果再天天纠结成绩,自己怕是要抑郁了!所以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其它的一切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