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口诀
书法教学口诀
书法教学口诀,书法是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要学好书法,可以先看一些有些流传至今的书法口诀,只有好好领悟,才能提高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下面是书法教学口诀。
书法教学口诀1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2、划斜体不斜,整体要端正。(五古直质)
斜虽明显,立稳是主功。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 (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
下部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 (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
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
上点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
方向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6、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马鸟焉为)
上部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7、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
左右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8、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
为使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19、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
万象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0、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
疏密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1、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
左部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2、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读蝶塘)
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
23、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册再用甫)
全为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4、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三羊量书)
重者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25、划少形又小,笔粗壮其力。(口弓日夕)
虽小不见小,然稀不似稀。
26、划多形又大,细笔排比例。(震囊鼻霸)
疏密要得当,虽多不见底。
27、疏者笔划小,安排要得体。(小千山公)
笔划占其位,不见偏分厘。
28、密者笔划多,下笔当仔细。(赢臃继缠)
布白应均匀,粗细要适宜。
29、横划不似横,斜上是规律。(毛七也戈)
斜中可见正,正中有斜笔。
30、云去且旦字,稍斜也合适。(云去且旦)
虽不比毛七,大体又类似。
31、同字上下排,上小下要大。(吕昌圭哥)
虽是父与子,父在子之下。
书法教学口诀2
《行书书写口诀歌》
书写行书并不难,
楷书结构记心间;
意在笔先看结构,
谁钢谁柔在墨前;
上下结构忌头重,
安排笔画怕长廋;
入笔有法重节奏,
正侧有姿换角度;
变化合理求虚实,
左右结构分主副;
提按有序锋离纸,
方圆循规见柔韵;
落笔仰头不停顿,
上下笔画要带连;
偏旁部首分开练,
缓急轻重重和谐;
正中求欹见联系,
附钩萦带有情调;
点画落笔有弹性,
曲直方圆重生动;
节奏流畅求灵活,
雀跃鹤舞流水泉;
横写行书扣中线,
竖写行书字有情;
书法比赛常参加,
寻找不足定成功。
练行书要知道的事: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 《兰亭序》晋
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 《祭侄稿》 唐
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 《黄州寒食帖》宋
天下第四行书 王珣 《伯远帖》 晋
天下第五行书 杨凝式 《韭花帖》五代
天下第六行书 柳公权 《蒙诏帖》唐
天下第八行书 米芾 《蜀素帖》宋
天下第九行书 黄庭坚 《松风阁诗帖》 宋
天下第十行书 李建中 《土母帖》宋
书法教学口诀3
第1诀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诀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诀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诀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诀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