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把明朝太庙占为己有,清朝为何不自己修个太庙?
女真人心中也明白,他们对于明朝江山的掠夺并非正统,若是想要入主中原,坐稳这大明江山必须要有一个正统的名义,让天下臣民以及大明百姓的余孽心服口服,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出现给大清抛出了契机。
天下百姓有目共睹,崇祯皇帝的上吊自杀是由于李自成的逼迫。 同时,李自成在攻入北京之后,大肆屠杀、掠夺百姓财物。面对生灵涂炭,百姓哀鸿遍野的江山,天下必须要有有志之士站出来,还天下人一个安静祥和的世界。 显然,大清举起了“正义的旗帜”,以救世主的名义开始入主中原。
既然是救世主,又打着正义的旗帜,大清必须把这一场面给做好,才不会遭受天下百姓的非议。 所以对大明江山原先的基调,大清不能做太大的改变,甚至大清要时时刻刻保持对前辈的尊敬之心,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为了做给天下人看,同时向天下人表明自己能够容纳汉人的诚恳之心。多尔衮以及顺治帝在入主紫禁城之时,摒弃了李自成当时的残暴,对明朝列祖列宗所享有的太庙以及安葬明朝帝王的十三陵,都做了非常充分的保护措施以及规划。在这一点上,相比于之前的朝代,大清的做法确实是让人无懈可击。
不过,就算是大清朝再宽容宏大,私下中也存有自己的私欲。在紫禁城对天下臣民发号施令,是皇权统治的标志,清朝帝王也不例外。而且大明江山已经是后继无人,爱新觉罗占据紫禁城自然是理所当然。不过除了紫禁城之外,爱新觉罗还惦记上了明朝的太庙。
明朝太庙易主清朝
相比于北京金光闪闪的太庙来说,满清在沈阳的太庙简直可以用蜗居或者是狗窝来形容。明朝太庙有前,中,后三座大殿,有汉白玉的台基,更有殿内沉香木的梁栋以及其他建筑所使用的金丝楠木,占地面积更是高达两千多平方米。
就如同满清的统治者第一次看到紫禁城之时的震惊表情一样,太庙的存在也给了他们同样的震撼。所以当满清的统治者惦记上太庙之时,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将明朝的列祖列宗移出太庙。 但是圆哪清朝的统治者入关之时所打出的旗帜是拯救明朝,若是刚刚坐稳皇位,便剥夺了明朝列祖享受的牌位供奉,岂不是与初心背道而驰?
不过,既然清朝统治者已经心有所念,太庙易主是迟早之事,而这一切都要团腔誉感谢明朝的朱元璋以及嘉靖皇帝。 众所周知,明朝是从南京到北京迁都,朱元璋在位置之时,南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供奉祖先的太庙自然已经存在。
当时由于明朝江山来源也并非是正统,所以朱元璋为了安稳天下民心,自然也是做足了场面。朱元璋在钦天山安置庙宇,将三皇五帝以及夏禹,商汤等人进行安置。朱棣迁都北京之时,天下已然安稳,自然不必再搞朱元璋的一套体系,钦天山也只是派人搭理,并未多做其他动作。 而在嘉庆帝继位之时,因为前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荒唐无度,甚至未留下子嗣,这才塌段有了嘉靖帝的捡漏。所以嘉靖帝一经上位之时便开始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特地设置历代帝王庙,供奉以往的开国皇帝。
既然有钦天山以及历代帝王庙的存在,清朝帝王自然是不必多费苦心,将明朝牌位移入历代帝王庙即可。与此同时,清朝帝王将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两大家子的牌位升祔,共同配享太庙的香火。
顺治时期,能够进入历代帝王庙的指标要求很高,其中共有帝王25位,陪臣39位,这其中都是为国为家做出巨大功绩之人;到了康熙时期,无论是明君或者是昏君更或者是奸佞小人,都可以进入历代帝王庙,指标高达143位帝王;雍正时期是进一步扩大,帝王164位,陪臣79位。
可以明白,满清之所以如此地大张旗鼓,其实最终目的与历朝历代所推崇的正统性有关。地位越高且皇权越大,自然是愈加注重这些名声。何况满清在当时是外来民族,只要有利于民心的事情,他们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做出行动。 如此一来,天下臣民得到安抚,万心归一,明朝余孽才再无折腾可能,满清才能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