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对兄长如何称呼?
古代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或以数字为排行等。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另外,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等。
汉代称兄,可呼:兄、家兄、对长兄还可叫大兄,对死了的兄叫亡兄。对外人时称呼自己的哥哥为家兄,如果是兄弟之间没有外人的话,称呼为兄长。哥字不可用,哥称兄,是唐代才开始,唐之前哥只做一般男性之称。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统称“叔父”。
如《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扩展资料:
古代常用的尊称: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公:古代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或爱重。
三,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