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和侯都是爵位,但系统不一样。侯是军功爵,靠打仗打出来的。君是恩封,多是秦王的至亲,或无法用军功衡量的文官。商鞅发明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通过军功可以一级一级往上升,其顶点就是彻侯(也叫列侯)。
军功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斩首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物资多少、攻破降服城池多少,秦国通过军功爵,打破了世卿垄断官员岗位,为秦国上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大了将士的斗争心,壮大了秦国的国力。
但世卿并没有完全消失,世卿原本是以前的同姓宗室分出去的家族,或者是帮助秦君打天下的异姓功臣的后代,他们因为祖宗的荣耀,不分优劣,都可以得到高官厚禄,这就是所谓世卿,实行军功爵打破了他们的金饭碗,绝大多数人都得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换得一个前程。
但有一小部分人例外。
作为秦君,你可以优待儿子,能优待亲兄弟吗?能优待亲兄弟,能优待堂兄弟呢?同曾祖的族弟呢?同高祖的呢?你肯定不能优待所有人,因为蛋糕有限,人有亲疏远近,好的待遇肯定从关系近的开始。你可以让已经八辈子才打上关系的亲戚上战场,但如果是秦王的亲儿子,亲兄弟呢?我想他不一定舍得。
故而军功爵还是不能适用于所有人,于是就有了君这个爵位,这个爵位灵活度比较大,待遇可低可高,而且不要求有军功,只要秦王高兴,可以给任何人封君,当然了,为了不破坏军功爵的主流地位,封君还是尽量少比较好。
封君者,多半是秦王的至亲,如秦王稷时期的四贵三个封君,他们分别是舅舅穰侯魏冉、舅舅华阳君芈戎、弟弟高陵君公子悝、弟弟泾阳君公子芾。还有一种,主要是文官谋士,因为出谋划策难以用军功去衡量,故而也用封君来代替封侯,比如武信君张仪,张仪用连横破合纵,其功劳难以用杀多少敌人去衡量,故而封君而不是封侯。
所以:侯是爵位的顶点,待遇最高,由军功获得。君待遇可低可高,由君王赐予。
君是诸侯分封的,在自己诸侯国内的采邑,这些采邑的统治者,我们也称之为君。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_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然而从春秋的历史看,郑、贾的说法并不确切。直到春秋末,在正式名号上卿大夫没有称“君”者。卿大夫称“君”有个发展过程。在“卿大夫”这个名号外,最先加的是“公”号,到了春秋末年才出现“君”号。卿大夫另称之为“公”者最早出现在楚国。楚灭申之后封巫臣于申,号“申公”;灭郧之后封钟仪于郧,号“郧公”;灭蔡之后使弃疾为“蔡公”。泛称为“县公”。楚卿大夫称“公”者多有,中原诸国则很少见,但亦有个别称“公”者,如齐有“裳公”,杜注:“齐裳邑大夫。”受封卿大夫冠以“君”号者,最早也出现在楚国。《墨子_鲁问》记载楚有鲁阳文君。鲁阳文君即《国语_楚语》中的鲁阳文子。韦注:“文子,平王孙,司马子期之子鲁阳公也。”说明此时“公”与“君”已可通用。吴起说楚“封君太重”的封君实际上即卿大夫之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西南夷、西域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酋首,经部众推举为首领,称作“君长”。君长掌管部落的一切行政事务,并负责领兵作战。
秦、汉以后,这些少数民族部落中人多势众者,改称“王”,而人少势弱者,仍称“君长”。随着部落、民族之间的征战吞并,亦有在“王”之下各部首领称“君长”者。
应该说到了汉朝时代君的这种称呼就日渐远去,自然就慢慢的停用这样的称呼和爵位,取而代之的则是比较严谨的等级分类。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
《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战国时,天子逐渐失去权威,各诸侯纷纷自封为“王”,在“王”之下,分封的最高等级的爵位就是“君”。其格式类似于皇帝封“王”。“君”的爵位在秦之后多只用于女性王族后裔封号了,在朝鲜延续供王室男性封号使用下来。
大家比较熟知的“君”中国的有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等,朝鲜的如“大院君”。
以养士著称的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宗室大臣;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三次出任相国;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安王之弟;春申君黄歇是楚相。
商君卫鞅是变法强秦的功臣。
君仅次于最高统治者,受到极度信任,或者功高至伟,后世只有少数亲王能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