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诗鬼"的唐朝诗人是谁?
李贺——“诗鬼”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为什么李贺被称为“诗鬼”?有人说,他的诗写牛鬼蛇神多故而称之。也有人认为,“鬼才”既是称赞他机灵敏捷,也是叹息其过早死去。
李贺还与“鬼”结下不解之缘,他的诗常幻念“鬼境”,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令人惊奇的艺术氛围。他所描绘的“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与明代蒲松龄写《聊斋》一样,都是通过写“鬼”来写人,反映世间的纷纷扰扰。由于心境不好,生活穷困,身体每况愈下,李贺的诗常常出现“老”与“死”两字,最终只活到27岁就因病死去。李贺死后十五年,杜牧作《李长吉歌诗叙》,李商隐作《李长吉小传》,陆龟蒙作《书李长吉小传后》。尽管有人批评李贺的诗“牛鬼蛇神太甚”,甚至把他贬为“诗之妖”,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杜牧称赞他是“骚之苗裔”(屈原的继承人),李商隐认为李贺之才,“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说他“真与供奉(指李白)为敌”。后人还把他与初唐诗人、写过《滕王阁序》的王勃联系在一起,作为“天妒英才”的例子而感到痛惜。
好一个“雄鸡一声天下白”!尽扫黑暗,展现光明,给多少人信心!少年李贺的壮志与信念。
“假如李贺是一个乐观的人,他一生遭遇其实还是不错的。家乡河南福昌现宜阳,李华笔下“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地方;父亲做过边上从事和陕县令,虽不是大官,但从小也不是失学儿童。还得到过文坛领袖韩愈欣赏,少年成名千古流芳。[但李贺极为聪明,“七岁能辞章”。当时已是文坛领袖又是高官的韩愈听说过这件事,但不太相信。于是有一天,他约朋友皇甫湜一起到李贺家,当场让李贺赋诗,想看一看这位少年是否真的如传说的那样神奇。面对两位大人物,李贺没有丝毫的紧张,他沉着应对,“援笔辄就”,然后将写好的诗交2人——《高轩过》,“笔补造化天无功,元精炯炯贯当中。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这既是李贺对前辈诗文的赞美,也是作者宏大志向的宣泄,让二位大作家甚为惊叹。从此,李贺声名鹊起,韩愈也由于这次特殊的“考察”,更加关心这位少年英才的成长。
少年成名多造记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当时在中唐,读书人要出人头地,考进士是唯一路子。有人攻击他:父名李晋肃,“晋”与“进”,犯讳,大不孝,古代道德体系森严的情况下,确实束手无策。“不肯举进士”韩愈《讳辨》“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虽有位高权重,但也无济于事。名气大,又是皇族,做了三年的奉礼郎,相当于领位员。《新唐书·李贺传》曾有如下生动的记载: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因病辞官回家,就像金铜仙人辞汉,无情有很,清泪如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