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想考研
2018-01-08
展开全部
前不久,2017年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此次报考人数首次破200万。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数据显示,来自300多所高校850人的被调查群体中,76.71%的受访者表示已参加过研究生考试或打算考研。事实上,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由于获得大学教育的人数增加,本科学历者越来越多,其竞争力自然下降,进而追求更高学历。
笔者是今年六月份研究生毕业,当初之所以选择考研,一个是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不具备多少竞争优势,另一个是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能力,说好听点是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直白一点就是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
对于“76.71%的人考过或想考研”,新闻中说是被“膨胀学历”催生,笔者认为并不全对。须明确的是,如果按着原北大校长许智宏的说法,考研人数增加或减少10%左右都很正常,“考研热”从未真正凉过,哪怕2014年和2015年曾出现报考人数下滑的现象,那也是一种正常波动。特别是在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当下,考研人数突破200万也很好理解。
人才市场上的一些“唯学历论”现象固然是倒逼人们考研的原因之一,但要说研究生比本科学更好就业,恐怕还需要更详实的数据论证,不能一概而论。譬如,企事业单位的“学历情结”确实浓厚一些,但大多数私企和外企,往往更看重个人的即战力。
如果说以前研究生和大学生一样,还属于“天之骄子”的话,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今研究生亦和大学生一样,早已不再是稀缺性的社会资源,读研也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较真而言,研究生就业还有较尴尬的一面,一般来说,企业大都需要本科生,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绝大多数要求博士学历,研究生则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事实上,哪怕是博士生,也会遭遇就业尴尬。
对于为何选择考研,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最怕“除了考研,我什么都不会”。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过去,个人并没有多少成长,如同当初对于“为何要参加高考”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被灌输的鸭子,亦步亦趋。但是,今非昔比,浪费了四年的时光不说,又即将面临踏入社会的压力,已没有给人缓冲的时间,一旦考研没考上,自己又没有直面逼仄现实的勇气,相当于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境。
无论如何,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也都是大学生,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又该舍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向左还是向右,都是自己的选择。至于是对还是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笔者是今年六月份研究生毕业,当初之所以选择考研,一个是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不具备多少竞争优势,另一个是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能力,说好听点是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直白一点就是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逃避。
对于“76.71%的人考过或想考研”,新闻中说是被“膨胀学历”催生,笔者认为并不全对。须明确的是,如果按着原北大校长许智宏的说法,考研人数增加或减少10%左右都很正常,“考研热”从未真正凉过,哪怕2014年和2015年曾出现报考人数下滑的现象,那也是一种正常波动。特别是在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当下,考研人数突破200万也很好理解。
人才市场上的一些“唯学历论”现象固然是倒逼人们考研的原因之一,但要说研究生比本科学更好就业,恐怕还需要更详实的数据论证,不能一概而论。譬如,企事业单位的“学历情结”确实浓厚一些,但大多数私企和外企,往往更看重个人的即战力。
如果说以前研究生和大学生一样,还属于“天之骄子”的话,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今研究生亦和大学生一样,早已不再是稀缺性的社会资源,读研也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较真而言,研究生就业还有较尴尬的一面,一般来说,企业大都需要本科生,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绝大多数要求博士学历,研究生则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事实上,哪怕是博士生,也会遭遇就业尴尬。
对于为何选择考研,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最怕“除了考研,我什么都不会”。如此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过去,个人并没有多少成长,如同当初对于“为何要参加高考”一样,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被灌输的鸭子,亦步亦趋。但是,今非昔比,浪费了四年的时光不说,又即将面临踏入社会的压力,已没有给人缓冲的时间,一旦考研没考上,自己又没有直面逼仄现实的勇气,相当于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绝境。
无论如何,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也都是大学生,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什么又该舍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向左还是向右,都是自己的选择。至于是对还是错,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