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能治好吗?
鼠疫是可以治疗的,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鼠疫的病死率降低至5%-10%。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鼠疫,比如败血症型鼠疫,也是爆发型鼠疫,是最凶险的一种类型,病死率极高,俗称“黑死病”,这些病人是有一定病死率的。
一、鼠疫的治疗方法
1、如果发现或者是确诊鼠疫的患者,应该马上就地隔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还要进行疫期的处理。
2、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治疗。急性期的时候要卧床休息,保持良好的热量供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对于高烧的患者,可以适当的用退烧的药物,有明显烦躁、疼痛的患者可以用镇静剂。
3、对中毒症状很严重的患者,可以用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在用糖皮质激素的期间,要规范的用抗生素,一定要用有效的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类的药物。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的情况下要对症治疗。
二、病原治疗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对症治疗烦躁不安或疼痛者用镇静止痛剂。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有心衰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
3、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腺鼠疫淋巴结肿,可用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未化脓切勿切开,以免引起全身播散。
三、鼠疫的症状
1、人感染了以后,如果是经过皮肤,也就是鼠蚤叮咬皮肤感染的,首先出现的是腺鼠疫,也就是淋巴结的肿大,病人会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特别明显。
2、如果腺鼠疫进一步发展可能会继发出肺鼠疫,肺鼠疫主要表现出发热、咳嗽,大量的咯血,胸痛这些症状,严重的会死于呼吸衰竭。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传播渠道
1、带毒鼠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后,通过呼吸道传播;
2、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传播;
3、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鼠类的血液和排泄物导致感染的接触性传播;
4、以及经胎盘传播和由鼠身上的革螨造成的虫媒传播等。
5、在各种传播途中通过伤口较易实现传播,因为,带毒鼠的唾液中含有较高滴度的出血热病毒。
二、鼠疫的危害
1、肺鼠疫以往的病死率极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及时应用,病死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进行隔离,就地治疗。早期、联合、足量的应用敏感抗生素,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肺鼠疫首选链霉素,同时要注意给予对症治疗。
2、肺鼠疫是危害比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应该重视肺鼠疫的预防,包括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加强国际检疫以及严格的灭鼠灭蚤。再次要注意保护易感人群,包括预防性服药以及疫苗的预防接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鼠疫
发现鼠疫症状早治疗就能治好。一旦确诊或者有疑似鼠疫的临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鼠疫的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鼠疫的治疗方法:
1、消毒隔离
严格隔离,病室灭鼠、灭蚤。彻底消毒病人排泄物。医护人员有严密的自身防护措施。
2、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传统常用药物包括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单一药物有效。
3、对症支持
急性期绝对卧床,足量补液以利于毒素排出。补液、输血或血浆。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者应予以吸氧,纠正休克。淋巴结肿大在局部应用5%鱼石脂乙醇外用,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扩展资料
一、鼠疫的危害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
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
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三、预防办法
1、减少疫区活动区域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
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戴口罩,勤洗手。
3、采取防虫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甘肃玉门1人患肺鼠疫死亡 肺鼠疫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有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2019-11-13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
鼠疫就是传说中的黑死病。是死亡率比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不过是可以治疗的。特效药是青霉素。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
1.治疗原则
(1)严格的隔离消毒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患者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患者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纱布口罩,穿高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患者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2.病原治疗
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庆大霉素分次静滴。
(3)四环素和氯霉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不能口服时改静滴;热退后即改口服。
(4)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
(5)双嘧啶或复方新诺明
(6)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研究报道鼠疫杆菌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最好,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次之,大环内酯类较差。但这些抗生素是否可完全替代链霉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属于国家的甲类传染病之一,是死亡率非常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鼠疫往往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现在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链霉素治疗后,病死率小于10%。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以给予解热、镇静、止痛、吸氧等处理。皮肤型鼠疫可以外用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