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失败?
2019-12-22
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成功的钥匙是责任,是积极主动的承担责任。责任是万事之源,成功不在于地位在于责任。”
有些人眼高手低,责任超过了能力范围后不可避免的失败让他们心灰意冷,难以东山再起。而精英却从未逃避过责任,即使失败,他们也总能重整旗鼓。他们身上那种“吸取教训,卷土重来”的精神让我由衷的佩服。
从“借口”时代到“抗压”时代
日本走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后“失去的二十年”,这“失去的二十年”的消极影响至今仍未消除,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营起了自己的公司,维持着自己的个人生活。在出现困难和新事物时,他们不想“勉强自己”,不敢向前迈步,而是恐惧失败,逃避挑战和困难。人们无意识地将“不勉强自己”的概念偷换成“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挑战失败的人往往不先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而是一味地妄自菲薄,对接受挑战的人指指点点的社会旧风气也在作怪。然而,总是害怕失败,怯于应对挑战的话,绝不会开辟出新的道路。“勉强”不等于“鲁莽”或“过分”。
那些资金不足却非要白手起家最终让家人露宿街头的四十多岁的职员,我们称其举动为“鲁莽”。还有那些连日通宵不眠不休工作的人,我们称其举动为“过分”。鲁莽之人的成功不易来之,过分之人的成功好景不长。
抗压力是指灵活理智的思维方式,不惧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即使挑战失败,也能迅速恢复状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开始新的挑战。
失败恐惧症引发的自我无力感
一面对新尝试、新工作就说“太困难”而回避行动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恐惧失败”。这种坏习惯只会让你的人生、事业平庸低调,甚至不断朝着不幸的方向发展。
在商业上令人感到充实和幸福的瞬间大多都来自超水平发挥——发挥自己最高能力去挑战“不可能”的目标。在挑战难题时,你不会感到疲惫,会忘记时间,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跨越难关后,你就获得了成就感,幸福感的要素之一就是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害怕失败,采取回避行动的话,就会倾向于蜷缩在自己安全心理领域的“舒适区”,因此能体验到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就会少之又少。因过度害怕而压抑自己,不去尝试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有时会借口说:“为了家人选择忍耐。”或“做好准备后马上开始。”时间久了,自己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的情绪,充实感和幸福感一点一点消耗殆尽。
三大理由说明抗压力的必要性
一.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压力和工作繁忙会出现精神疲劳,特别是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职场上的抑郁症更为严重。特别是四十到五十岁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人会出现所谓的“中年危机”,即随着身体衰弱,精神上容易受打击,一旦感觉到自己事业的上升空间有限,就会丧失希望,毫无干劲,变得灰心丧气。
对于一个商务人士来说,事业是持久战。虽然有时候需要“短跑”、硬拼一下,但是持续不了太久。事业更应该像“长跑”,要像马拉松选手一样,保持节奏跑完全程。如果在事业初期没有掌握持久战的工作方法,等到了中后期就更容易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导致“提前退出赛场”,而事业上带来巨大回报的时期确实个人实力和经验不断积累的后期。很多商业人士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在最后十年间积累的。要想长期健康地工作,迎来事业的黄金时期,就有必要掌握培养坚韧内心的抗压训练法。
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社会越来越需要那些不抵触全球化,对多样性能灵活应对,在海外也能一展才能的人才。并且对能够自主创新,具有改革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三.苦恼工作方法的人正逐年增多。
有抗压力素质的人可以为我们提供工作方法的范本:理性地对待工作,灵活地应对困难,心智坚韧地突破困境,从残酷的教训中汲取经验,逐步成长。他们既能在高处审视自我,又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用心取舍,怀着感恩之心,珍惜身边的伙伴,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学习抗压力之前必须先说明,抗压力不等于积极思维。人对未来抱有不安是理所当然的,害怕失败也在所难免。当事情发展不顺利,焦躁不安也是人之常情。强迫自己积极思考,反而有违常理。
培养抗压力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三种态度:
1. 直面现状;
2. 灵活机动地认识问题;
3. 科学合理地思考。
“好的失败”和“坏的失败”
我们在体验过失败后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这个恶性循环基本如下:
① 体验失败后,陷入慌乱,停止思考;
② 开始自责,产生各种消极情绪;
③ 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不断循环与加重;
④ 回避可能产生不愉快体验的行动;
⑤ 认为自己对不愉快处境无能为力时,产生无力感。
要想有效地处理失败,就必须切断这个恶性循环。因此,最重要的是冷静地分析理解恶性循环的入口——“失败体验”本身。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艾米·埃德蒙森教授将系统中常出现的失败分为以下三种:
1. 可以预知的失败;
由于忙碌或是睡眠不足导致精神无法集中,粗心失误,或者没有按照固定步骤或惯例执行而出现的失败。做好事前准备,完成该完成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和麻烦。
2. 不可避免的失败;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存在于前景模糊、存在不确定性的工作项目中。失败的原因在于情况的复杂性,工作步骤、决策步骤比较复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种失败大多是自己无法掌控的,背负罪恶感是不理性的行为,在自责的基础上反省自身,避免造成更大的失败,不要过度自责内疚。
3. 智慧型失败。
主要发生在实验性的领域,比如说证明方案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或是探求革新性知识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就算出现失败,人们还是会褒奖一句“这次失败很有价值”。
新业务的开发、新产品的设计、新药品的研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智慧型失败”。实验性的项目失败并不是什么坏结果,这种失败可被归类为“好的失败”。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转换为经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锻炼自己的坚韧性格和聪慧头脑。
最大的经验来源于最大的失败。因此,我觉得失败是上帝的恩赐。——《哈佛商业评论》2011年7月刊
感觉到恐惧不是问题,感觉不到才是问题
失败→消极情绪→不愉快的体验→回避会引起不愉快体验的动作行为。
这就是“行为回避”的消极态度的生成机制。
消极情感和压力要在当日解决,这样晚上才能安稳酣睡,神清气爽地迎接第二天。
解决消极情绪的4个建议:
1. 运动;
一旦发生纠纷,心情焦躁的话,为了不伤害对方,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就要马上离开现场去“快走散步”。有害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徘徊,肝脏处理它需要90秒左右。只要去散步,保证这90秒内不再发怒就好。
2. 呼吸;
当人呼吸舒缓、精神安稳时,大脑就会分泌出被称为“抗压秘药”的血清素。血清素的别名是“治愈荷尔蒙”。它有镇定大脑、产生幸福感、降低压力的功效,并且可以抑制不安焦躁,减少失眠,甚至预防抑郁症。
3. 听音乐;
4. 写作。
包括自由书写,反省记事,写日记等写作练习,把心里的苦书写出来,也是另外一种排解方式。
发挥自我优势:
一般抗压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的人,都能做到以下三点:
1. 把握自己的优势;
2. 坚强磨炼自己的优势;
3. 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们的工作方法是聚焦于自己的长处。
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自我优势,弱点不能促进自我成长。——彼得·德鲁克
在不适合发挥优势的公司工作,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获得幸福。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去寻找那些能够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岗位。
漫漫人生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他人是自我幸福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与信任的人分享痛苦体验可以起到缓解消极情绪的治愈效果。著名的积极情感研究博士弗雷德·布莱恩特认为,治愈的原因在于“对话行为本身是喜悦快乐的体验”。喜悦和愉快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会抵消原有的消极情绪。
家人、朋友、同事、恩师等重要的人会在我们遭遇困难、精神低落时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鼓舞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除了来自他人的帮助,我们自己也需要常怀感恩之心。
保持感恩情绪可以给心灵、情感、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益处:
1. 提高幸福度;
2. 中和消极情绪;
3. 促进身体健康;
4. 有利他主义精神;
5. 使人积极主动。
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普遍都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现在拥有之物,而不是早已丧失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
1. 写感恩日记;
睡前想想自己的好事情,把好事情记在日记本里,尽可能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好事情,然后满怀着感恩之心合上日记本。
2. 想三件好事;
3. 写感谢信。
公众号:姚先生快乐进步营
2018-12-17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提到失败,很多人认为是消极的。但拿破仑·希尔给“失败”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他说:“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失败’与‘暂时挫折’之间的差别,因为,那些经常被我们视为是‘失败’的事在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阻止我们向不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让我们选择新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的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成功者都相信,“失败”是大自然的计划,它用这些“失败”来考验人类,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他们的工作。“失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格考验,它借此烧掉人们心中的残渣,使人类这块“金属”因此而变得纯净,变得坚硬。
经过大自然的洗礼,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意志坚强,备尝艰辛、异常顽强的人们!人们在对成功者头上的光环顶礼膜拜的同时,不禁悄悄地哀叹:成功者如此之少。什么时候,成功之神才能对自己特殊关照几分呢?就这样,在自艾自叹的消极心态中,他们早已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机会。
在失败面前,至少有三种人:
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被失败一次性打垮的人。
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只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便成功,通常也是昙花一现。
另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己,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卷土重来。成功常常莅临在他们头上。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分析,并非是哀叹成功不易,只是希望从中发现避免失败的秘诀。我们研究失败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成功,超越失败则必然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只有敢于正视失败,正确地面对失败,才能超越失败、走向成功。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小的时候,父母或幼儿园的阿姨也这样告诉我们。并且还列举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政治家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例子来加以证明。于是,“失败并不可怕”的种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扎下了根,并且随着岁月的沉淀和滋养发了芽。到了中学,老师又告诉我们:“失败是成功的踏脚石。”于是,我们无形中有了这样一种潜意识:失败是成功的先兆,只有经历过失败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因而失败非但不该是一种令人沮丧的事情,反倒可喜可贺了。于是我们不畏失败,跌倒后爬起来再勇敢地奋进,而结果却是悲壮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
这是为什么呢?是上天对我们不公平,还是我们命中注定不能成功?
其实不是,屡战屡败只是我们潜移默化地在失败和成功的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心理误区,存在着一个心理症结。我们扭曲了失败与成功的母子关系;认为由“失败”必然推得“成功”,而没有去深入想一想“失败”在这句话中的潜在意义。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非失败必是成功之母,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母子关系。如果在失败后,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摇摇头,忘了过去,一切从头再来”,那么,失败可能只是成功的继母。
其实,你只要回过头去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了。诸多失败者的失败原因虽然具体情况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认真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没能从中吸取宝贵的教训。
很多人之所以屡战屡败不能成功,除了他们没有认真反省这一主观原因外,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那就是失败和挫折通常是以一种“哑语”的形式来向人们说话的,如果你不去认真对待它、琢磨它,你是不会理解的。同样,“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是以这种“哑语”的形式来告诉人们它的真正含义的。所有历经失败和挫折而终获成功的人们,都是用他们的心认真地从失败中读懂了这哑语的意思,他们的失败才引导着他们走向了成功。
真正的强者,他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战胜失败,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更加坚强,让自己更加成熟。
因此,你没有必要惧怕失败,你的生命如果是一把劈荆斩棘的“刀”,那么失败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生命的“刀”更锋利些,勇敢地面对失败的磨砺吧!
- 官方电话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努力就精彩!
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
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
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
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
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
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
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
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
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
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人生下来就是要经过酸甜苦辣的,当我们过了多少年后再回想起往事时,那也是一道人生的美丽风景
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想想这些回忆,都将是美好的回忆